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黄夏年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8月,410千字,599页。宝庆丛书之一。本书收集了与中外佛教人物有关的32篇论文,其中多为学术界现在少于研究的人物。例如陕西法门寺文物出土以后,碑文里提到显赫一时的人物。但是在佛教专门记载著名高僧的人物传记书里,都没有记载。作者通过考证与研究,认为此与高僧传的立传原则“以德为本”有关。又如,在中国明代佛教史上,传灯大师中兴了天台宗,重修了智者大师的幽溪道场,再建了高明寺。作者指出了传灯大师指斥儒家人性论的理论基础是“世间教”和“世间法”。主张“约修以论性”,强调性与修一味,不可分离。

  • 标签: 佛教人物 人物论 宗教文化出版社 智者大师 文物出土 人物传记
  • 简介:微型小说的人物美是微型小说艺术美质和创作规律的集中体现。本文立足于微型小说的美学意识和审美特征,从勾勒性格的亮点、摹写心灵的震颤以及折射理念的火花三方面,探索了微型小说在自身文体特征的限制中塑造人物形象的美学个性

  • 标签: 微型小说 人物美 性格 理念
  • 简介:“起初,神创造天地”。神说:“我与你们和你们和你们的后裔立约,并与你们这里的一切活物,就是飞鸟、牲畜、走兽,凡从方舟里出来的活物立约。”

  • 标签: 《雅歌》 诗意 人类 悲剧
  • 简介:含笑走过每一天:人生总要一天天走过去,与其哭丧着脸走过,何如含笑走过每一天。历史经验告诉我,含笑面对生活的乐观主义者往往会获得更多的人生自由,获得更好的人生发展机会。试想想,古今由平凡小人物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如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仙李白,如“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青年毛泽东等,哪一位是哭丧着脸走过其漫漫人生路的?乐观主义是将他们推向峰顶的神奇助推器。

  • 标签: 小人物 人生哲学 乐观主义 青年毛泽东 历史经验 人生自由
  • 简介:在西方法律传统的演变中,法律信仰的转型是伴随着人的主体性的凸显而发生的。基督教理论承认人的有限自由意志,在上帝之下,君主必须服从神法和以神法为依据的法律,个人意志可以高于君权,由此形成了神权保护民权、对抗王权的局面。在自然法理论中,自由意志被理性所取代,人依赖理性就可以制定出符合神法和自然法的世俗法。理性主义则认为,人不再需要神的帮助,仅凭理性的命令就可以制定出符合理性本身的法律,获得对法律的信仰。西方法律信仰的转型经历了从自由意志到理性主义的演变历程。当代中国法律信仰的基础是理性主义,将“公平”、“正义”等法治观念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对处于目前文化境遇中的中国人来说是必然的选择。

  • 标签: 法律信仰 主体性 自由意志 自然法 理性主义
  • 简介:<正>史学家陈直提出:春秋战国至秦汉,医学分两大派系。一是秦医学派,以医缓(左成十年传)、医和(左昭元年传)等是;一是齐医学派,则以秦越人(扁鹊)、公乘阳庆、淳于意等人为代表。在治则方面,秦派重针灸,齐派重汤药(陈直:《玺印木简中发现的古代医学史料》,科学史集刊,1958年)。对齐医学派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疾药界和医史学界的广泛关

  • 标签: 淳于意 医学成就 扁鹊 范行准 秦越人 中国医学史略
  • 简介:  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上的一座高峰.而善于组织故事情节,特别是对重大的历史事件,宏大的斗争场面,作者的安排、布局从容有序,曲折多变,惊心动魄,引人入胜,成为其最突出特色.……

  • 标签: 三国演义情节 人物刻画 刻画艺术
  • 简介:雷茵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Niebuhr,1892—1971)是.二十世纪美国最著名的神学家、思想家,是新正统派神学的代表,是基督教现实主义的奠基人。本文着眼于尼布尔思想中的三个重要概念——人的自由、罪与爱——的分析,并简略地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自由是人的本质属性,罪因自由而成为可能,确定了罪的不可避免性。同时,人的自由又展现出爱的可能性。在尼布尔思想中,人的自由、罪与爱三者彼此纠缠,处于巨大的张力之中。

  • 标签: 雷茵霍尔德·尼布尔 自由 罪爱
  • 简介:北宋四大书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不同程度皆濡染佛禅,其中苏黄为最,但真正看得破放得下成就正果的却是有洁癖、有书画癖、有砚石癖的米芾。黄庭坚虽然亦学佛有成,但其摆脱尘俗、洒脱自如之禅风远不如米芾,苏轼当然更在其次了。

  • 标签: 黄庭坚 苏轼 人物 佛禅 米芾 北宋
  • 简介:众所周知,小说的中心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西游记》作为一部著名的古典小说,当然也为我们完整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但这些艺术典型的塑造与一般文学作品的塑造方法有着极大不同。一般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都是有着七情六欲的完整的人,而《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却完全不是如此,

  • 标签: 《西游记》 文学作品 艺术典型 古典小说 人物形象塑造 唐僧
  • 简介:早就想写一点介绍元朝被忽略的两位景教名人巴梭马和马居斯的故事,却因心性疏懒,忙于事务而搁笔。4月27日读到《参考消息》第13版的"他与马可·波罗逆向而行——中国探险家发现了欧洲"一文,再次触动了我写这两个人的激情。该文最早于4月14日登载在

  • 标签: 马可·波罗 国教会 景教 十字寺 也里可温 巴格达
  • 简介:道教绘画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内中许多精品杰构,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殿堂中的瑰宝,历来备受推崇。可惜的是,明清以至近现代,道教绘画艺术停止了发展的步伐,罕有原创佳作问世。深可庆幸的是,际此国运昌盛时代,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戴敦邦道教人物画集》,在空前的高起点上,填补了这数百年的空白,为道教绘画艺术发展史续书了精彩厚重的一页。

  • 标签: 画集 人物画 绘画艺术 绘画创作 原创 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