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心为一身之主宰,要想长寿,首先必须懂得“养心”的重要性,更要学会“养心”的方法。现介绍道门有关方法供朋友们学习、参考、实践。

  • 标签: 养心 长寿 道教 首先 实践
  • 简介:中国的佛教发展到唐代遇到了时代契机,特别是中唐以来禅宗的开创及发展。参禅学道风靡于社会,渗透到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禅宗发展的大动力。

  • 标签: 漫话 佛教发展 禅宗 道风 禅学
  • 简介:近年来马亭老阿訇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曾几次住院治疗,处于病危,在真主的襄助下都转危为安了。1992年新年伊始,又听到马老病危的消息,我随即赶到宣武医院探视,在马老的病榻前我称呼了几声,老人的双眼很吃力的微微一动,似乎想睁又睁不开的样子,我预感到这位声誉遐迩闻名的老阿林恐怕要离我们而去,复命归真了。当时我忍痛念了,并参加了伊协负责人同家属商议老人的后事安排后,我

  • 标签: 牛街清真寺 中国伊协 宣武医院 古兰经大义 者那则 庞士谦
  • 简介:1953年农历6月19日下午,南丰县佛协筹委会秘书戒全法师暨客单无可法师来宝峰寺,转交一封虚云公来示。略云:

  • 标签: 江西 佛教 佛协 参礼云公
  • 简介:《周易同契》(下文简称《同契》)可以说是道教中影响最大的丹经,被尊称为“万古丹经王”。作者魏伯阳,正史无传,其生平最早见于葛洪的《神仙传》,称其为“吴人也,高门之子而性好道术,不肯仕宦,闲居养性。时人莫知其所从来,谓之治民,养生而已。”记载的主要事迹是魏伯阳带领三弟子人山炼丹,丹成,试弟子。一弟子坚信,服食后假死,事后成仙;二弟子惊恐犹豫,不敢服食,终究功败垂成。传末云:“伯阳作《同契》、《五相类》凡二卷,

  • 标签: 《周易参同契》 《参同契》 弟子 丹经 道教
  • 简介:本稿是本刊以前刊出的(南宋初期《同契》文献实态的考察(上)(下))的续篇。一般认为,丹经《同契》为东汉魏伯阳所撰,并以现在所知的文献形态传承至今。可是,前出论文考察了南宋初期《同契》文献的实态,认为从隋唐五代至南宋初期,《同契》文本实际上一直处在与《龙虎经》《潜通诀》等丹经、丹诀互相混同的不安定状态中,当时,冠以《同契》之名却与现行本不同的《同契》文本大量存在,《同契》也没有获得可为一般人认同的共同解释方向,一般认为最早带有内丹倾向的《同契》注本——五代彭晓注本,也直到南宋初期才逐渐为人所知。本稿在上述论考的基础上,继续考察了南宋中、后期《同契》文献的实态。笔者从考察中看出,一般所说的起源于《同契》丹学思想的先天学理论,实际与《同契》无关,所谓的先天易学实际上是建立在李之才、邵雍所述的先天卦变说基础上的。笔者还认为,在宋代易学史和《同契》文献演变史中,实际上是朱熹第一个提出了先天学起源于《同契》丹学思想的论说,朱熹为了把与《同契》旧本(如《道藏》所收无名氏注本、阴注本和郑焕校正本所见彭注本等)不合的先天学理论导入到《同契》思想解释中去,删除和更改了《同契》旧本的经文,作成了所谓的《同契》定本(《同契考异》本)。从南宋后期的《同契》文献的基本情况来看,可以说,是《同契考异》的刊行,才结束了持续到南宋初期和中期的《同契》文献的不安定状态,朱熹《同契考异》,对宋末元初的《同契》注本、刊本产生很大的影响。到现在为止的道教研究,一直没有充分认识和探讨过朱熹《同契考异》对南宋以来道教内修思想演变史和《同契》文献演变史所�

  • 标签: 《参同契》 朱熹 经文 南宋初期 演变史 文献形态
  • 简介:《周易同契》以《周易》卦爻象数作为符号,既说明外丹炉火,又隐含内丹修炼。“乾坤”多数学者认为就是比喻外丹炉鼎和内丹人身,本文认为还比喻金丹练就的形象以及阳极盛和阴极盛之时的火候。“坎离”主要指外丹的铅汞药物和内丹的元精(元气)、元神,而没有表示火候的涵义。“八卦”主要用于表示火候。实际上只用六卦(除去坎离二卦)。“十二消息卦”表示人身能量流的阴阳变化,即炼丹火候的阴阳消长变化。《同契》巧妙地借用了《周易》卦爻符号表示火候,从而解决了时空、质量、场的转换问题,构成时空统一的、可顺可逆的四维模式,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

  • 标签: 卦爻 内丹 外丹 《周易参同契》
  • 简介:魏伯阳的运用西汉及东汉早期的象数易学,通过观象、立卦、"拟诸其形容",使无形的不易感触的微观的运动,摆脱感观的局限而诉诸于形容,将丹道与易道结合,以推阐还丹之理,使丹术得以升华,同时又引导道教完成了由外丹向内丹的转化.正是的丹术对原理的精妙运用,使它通过神仙方术和炼丹术的形式,接续了中国文化所固有的传统理念,承转了中国文化的慧命,故而使在中国道教史、易学史和科技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 标签: 参同契 周易 易学 道教 易道 内丹
  • 简介:本文以彭晓《周易同契分章通其义》为研究对象,着重挖掘《周易同契》中外丹炼制的原理、要素、过程和功效。“鼎室中自是一天地”、“同类相从”思想和“三五与一”的模型是《周易同契》中外丹炼制的原理。以太一炉为鼎炉,以铅汞为药物,以“修丹与天地造化同途”为火侯,是《周易同契》所建构的外丹炼制的三大要素。其外丹炼制的过程为:1.“以金为堤防”,筑固炉鼎;2.用“六一泥”“固塞其际会,务令致完坚”;3.采药归炉;4.炼黄丹和灵丹;5.伏食制玄黄。服食外丹的功效有:强身健体、发掘人体潜能和修道成仙等。

  • 标签: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 外丹炼制方法 黄丹 道教文化
  • 简介:《周易同契》全书均为韵语。古无韵书,《三百篇》即为韵书。孔子传《易》,亦不能改方音。所以,通过用韵来判断《周易同契》作者的籍贯,是十分可靠的方法。为此,我们为传世本《周易同契》作了厘定韵例、编制韵谱的工作,并从中分析出这部书用韵的特点。再根据已有的秦汉方音研究成果参校比勘,说明《周易同契》一书具有十分明显的齐鲁方音的特点,进一步证明它应该是齐鲁作者所著。

  • 标签: 周易参同契 音韵 齐人 徐真人 淳于叔通 魏伯阳
  • 简介:高风昭伊苑,丰功垂教坛。穆民盼期颐,忽惊辞尘寰。少时怀壮志:宏扬伊斯兰。孜孜探教义,经书得两谙。负笈豫鲁冀,沧海扬云帆。麦加寻真谛,开罗访时贤。孤诣以求索,锲镂废寝餐。

  • 标签: 大阿訇 教坛 扬云 育英 福德 谢赫
  • 简介:五台山是一座宝山。单从植物资源看,这里“嘉木森森,千峦弥布”,“虽寒风劲冽”,“积雪夏飞”,却是“瑞草争芳”,“名花竞发”(《清凉山志》),野生植物数百种,大部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中的中草药长,就是一种灵药。长,因其叶如松针,功可长生寿年而得名。别名仙茆、海松。其科属尚未确

  • 标签: 清凉山志 五台 长松 古清凉传 瑞草 野生植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在美国历史上,尼克是一位十分重要而又极有才华的总统。他在位期间,内政、外交都取得了不少成就,要不是因为“水门事件”,尼克很有可能与美国历史上那些负有盛名的总统们并驾齐驱。尼克是一个应时势要求脱颖而出的领袖,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心理特征顺应了当时的美国人对总统的期待。一般而言,政治家往往凭着自身的心理结构,知识结构和认知经验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之中表现出独特的行为模式和个性特征,这种独特的行为模式和个性特征可称之为政治家人格。尼克的人格特征十分复杂,时而果断,时而踌躇。既富于理想,又十分务实。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尼克的人格:不断进取的驴,狡猾的狐狸和难缠的刺猬。

  • 标签: 政治人格 人格特征 “水门事件” 共和党人 行为模式 人格魅力
  • 简介:古人说:“青山无语叹人亡,朝露风灯闪电光;人归何处青山在,总是南柯梦一场”!读来令人心伤落泪。“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生,自己生;死,自己死;生生死死无有穷尽,轮回路上独自伤悲;因缘果报如影随形,悠悠岁月何时转身?!

  • 标签: 佛教 宗教信仰 修炼方法 心性观
  • 简介:略论“证史事”的杨万里易学傅荣贤杨万里(1124~1206),南宋诗人,易学家。杨万里的易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其二十卷解易著作《诚斋易传》(简称《易传》)之中。此外,他的《庸言》、《诚斋集》对《周易》经传也有零星的解释和阐发。《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

  • 标签: 杨万里 《周易》 易学 形式化 “象” 《易传》
  • 简介:行秀《请益录》是其继《从容录》后模仿圆悟克勤《击节录》而成的另一部文字禅著述,成于南宋绍定三年(1230)九月。广征博引,述多作少;不限宗门,兼收并蓄;解释细微,开示绵密,是其显著的几个特色。该书对宗门后世的影响颇大,几与圆悟克勤《碧;占录》相提并论。

  • 标签: 万松行秀 请益录 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