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儒佛关系问题是中国文化史、思想史上备受关注的问题。作为两种不同文化型态的儒学与佛学,在佛教传入伊始就处于一种既相互冲突又相互吸收、融合的关系之中。在这种复杂的演变关系中,佛教面对本土文化的排斥和打击,吸取儒家的伦理道德等思想,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逐渐站稳了脚跟、并渐渐融入到传统文化之中,且在中土与儒、道两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成为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标签: 佛教传入 佛学 儒学 儒家 思想史 批判
  • 简介:<正>历经磨难的易老汉苦尽甘来易老汉大名易成,1932年生在四川高县的一户地主家,为易庄的第3个小老婆所生,尽管易家家境殷实,但易成从未体会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其母在他3岁时跟一个长工私奔,而那个长工则是易成的生父,这个秘密被易庄得知后遂迁怒于易成,经常责骂他。转眼间,易

  • 标签: 李霞 恍然若失 于易 躯体形式障碍 父子俩 补肾汤
  • 简介:本文关注了德国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布鲁诺·陶特(BrunoTaut)在一战及其后一段时间里富于远见性的艺术行为。陶特发展了一系列新建筑类型,它们并非仅仅是一种对新建筑或新都市主义的想象,而是一种生产乌托邦式'新人类'的完整空间计划的概要。他平衡了现代都市和工业城市的高度组织性、空间性,日常经验中建造和功能在布置上的一体性,以及现代都市无秩序、未规划的扩张,还艺术性地预示了被异化和分隔的城市与乡村的再联合,并最终拉近了所有那些被分隔开的个体人、自然、宇宙。最后,作者思考了一种更宏大的外在语境条件,它支撑了这种表现主义的建筑乌托邦,并导致陶特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突然完全放弃这一主张并转而支持更为冷峻、功能主义的建筑方案,直到其去世。

  • 标签: 布鲁诺·陶特 表现主义 乌托邦 玻璃建筑
  • 简介: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的影响价值。方法:100例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随机从2019年8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使用随机抽号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就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0例,集束化护理)的血流感染率、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展开比较。结果:观察组纳入对象的血流感染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且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相较对照组更少,(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流感染率,减少患者治疗费用开销,可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具临床广泛推荐之价值。

  • 标签: 集束化护理;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血流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