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周易·剥卦》爻辞中的“剥床”同《楚辞·天问》中的“击床”,讲述的是商人先祖王亥被杀的场景,爻辞中的“足”、“辨”、“肤”俱指王亥身体的部位,“蔑”为“斫断足胫”之义。《剥》卦爻辞对这一事件的记录运用和遵循了爻位与爻辞内容相关联的易学体例,同时也体现了上古史实作为《周易》卦爻辞来源之一的特征,对探究卦爻辞本义具有启发意义,同时也可以补充顾颉刚先生的《周易》研究。

  • 标签: 剥床 王亥 《天问》
  • 简介:胡适是“新文化运动”中打倒“旧道德”和提倡“新道德”的思想先锋,他的“无后主义”是其反传统伦理的一个极端表现。这种主张虽然在“五四”时期尽显新异,但是却包含着难以克服的内在困难。胡适以似是而非的理由批评儒家的“后代”观念,通过否定生儿育女和传宗接代的观念提倡社会不朽,以一个娶妻生子并且躬行孝道的形象宣扬无后主义和否定孝道。无论胡适的无后主义还是非孝思想都是一种错位的思考,不仅他的学说本身内含无法化解的矛盾,而且他的理论与实践也相互冲突。

  • 标签: 胡适 无后主义 非孝 不朽
  • 简介:由雕塑界现状观之,多元开放的艺术创作环境促进了雕塑艺术的繁荣,但同时也带来了雕塑审美价值的偏离现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雕塑应有其特有的审美特征与学科属性。通过对雕塑审美价值偏离现象的表现及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引人深思,这对雕塑的发展大有裨益。

  • 标签: 当下雕塑 审美价值 偏离
  • 简介:党内法规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而其逻辑起点和首要问题即是建立党内法规本体研究的法理范式。党内法规由"党规概念""党规规则""党规原则"三要素构成。党内法规确认和调整党内关系的结果便是"党规关系"。

  • 标签: 党内法规 党规关系 党规概念 党规规则 党规原则
  • 简介:社会必须集结凝聚一切向善的人们及力量,以祛除为害社会的种种邪恶的势力。具体的善虽有特殊性,但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可以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善的价值整合也是与时其进的,在科学技术大力进步的今天,各方善价值的整合必须应对由科技被“恶”意使用而带来的后果,经济的一体化和人类发展的全球化为善的价值整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可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善价值整合的强大推动力量。

  • 标签: 价值整合 智能时代
  • 简介: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执行不仅是其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手段,更是其遵循人民至上之"善"、权力运行之"真"、关系协调之"美",变革社会现实、改造社会关系、协调社会运行、实现社会蓝图的有力武器。在中国共产党博大精深的政策执行思想和改天换地的政策执行实践中,始终贯穿着人民性、合意性和协同性的基本逻辑。人民中心、依靠人民和人民获得的"人民本色"化解了政治与行政割裂的风险;强制性约束、技术性智识和理想性担当形成的"合意"合力克服了地方政府的"选择性执行";组织、观念和保障的系统协调破解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落实难题。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政策执行 逻辑
  • 简介:“斯宾诺莎是否是无神论者”是西方近代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在斯宾诺莎生前还是在其身后都有许多人认为他是无神论者,但是斯宾诺莎生前坚决拒绝这一称谓。他不仅通过其哲学论证神的存在,论证人的最高幸福在于对神的理智的爱,还通过其生活方式来证明自己不是无神论者。通过考察批评者的观点、斯宾诺莎的著作以及无神的含义,我们看到关于“斯宾诺莎是否是无神论者”的争论,既源于人们对神与无神所具有的不同观念,也源于他们对斯宾诺莎著作的不同解读。由于不同人心中神的观念可能不同,对斯宾诺莎哲学的理解也可能不同,人们对斯宾诺莎是否是无神论者仍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会不断促进人们对斯宾诺莎哲学的理解与研究。

  • 标签: 斯宾诺莎 无神论
  • 简介:在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系统工程中,健全的体制保障提供了基础性支撑,有效的机制是使传播系统协调统一和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从具体操作层面而言,为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首先需要通过确立领导体制引领、民主体制助推、法律体制辅助的相互关联的制度体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构建完善的体制框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传播领域各要素结构及运行规律的研究,探索建立合力凝聚与递升、舆论调研与反馈、媒体资源整合与互动、网络信息管理与干预等协同作用机制。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播体制 传播机制
  • 简介:市民社会正义是一种底线道德权利要求,旨在确保社会成员互不伤害,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马克思从互利、自主和自我实现三个方面对其展开了批判。从互利来看,市民社会的生产领域呈现的是资本财富的增值与工人阶级的贫困,权利与权利相对抗;从自主来看,人与人的关系通过商品等物的形式中介发生关系,这一关系呈现为类似自然界的盲目运动规律,物支配人;从自我实现来看,工人在生产领域屈从于资本的强力,受到必然时间的限制,劳动成为谋生手段,人的自我实现理想成为梦幻。在马克思这里,市民社会正义问题不再单纯是个体道德问题,本质上是伦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交织的问题,是与共同体命运相关的问题,是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相统一的问题。

  • 标签: 马克思 市民社会正义 互利 自主 自我实现
  • 简介:邓小平城市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城市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搞好城市建设,必须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把城市建设放在应有的地位;必须将城市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此作为城市建设遵循的最高准则;城市建设应坚持从实际出发,考虑经济、实用和美观;城市建设必须解决好住宅问题,推动建筑业大发展,促进城市建设多样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重温与探析邓小平城市建设思想,对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以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我国城市建设发展、推动城市建设转型升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改革开放 邓小平理论 城市建设
  • 简介:在康德的美学与实践哲学中,“崇高”概念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本文将指出,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加以考察,“崇高”概念却因其自身的多重性与复杂性而导致诸多理解上的困难,主要是,崇高感是愉悦的还是不愉悦的?而与这一问题直接相关的是:作为道德情感的“敬重”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感受?或者说,道德行为者应该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本文首先通过考察美与崇高的关系,指出二者对于道德情感具有同等的促进作用;其次,针对崇高感与道德情感的复杂关系,指出必须认识到二者的本质性区别;第三,就其道德动机与情感体验而言,综合康德不同时期的观点,本文认为,“道德平静”才是康德伦理学中道德主体最应该具有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它是一种“消极的愉悦”,而且,这种复杂的心理状态也为崇高感所蕴涵。

  • 标签: 敬重 崇高 愉悦
  • 简介:马克思不是一个唯名论者,而是一个唯物主义实在论者。唯物主义实在的根据是抽象辩证法。马克思的抽象辩证法不仅是认识中的抽象,还包括现实中的交往抽象和历史抽象(即现实抽象),是交往抽象和历史抽象的经纬相织,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在此基础上,自然史和人类史得到真正的统一。

  • 标签: 抽象辩证法 交往抽象 历史抽象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唯物主义实在论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青年发展和青年工作提出一系列新论点新论断新要求,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建设什么样的共青团、怎样建设共青团等时代课题,深化了对新时代青年工作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是系统论述新时代青年工作规律的重要理论成果,为新时代青年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

  • 标签: 习近平 青年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简介:批判的语境经验主义将社会和规范方面融入对科学的理解中,实践实在也使文化和规范方面在理解科学时发挥重要作用。对二者的比较分析表明,前者可作为实在的一种形式。二者的结合可发展出“多元社会实在”这一新的实在形式。在讨论了地图类比、目标导向的经验主义对不充分决定性问题的分析之后,通过借助海伦·朗基诺的最近研究可得出,多元社会实在尽管可能,但由于缺乏上帝视角,它在为不充分决定性问题提供决定性解决方案时并不乐观。

  • 标签: 目标导向的经验主义 批判的语境经验主义 实在论 不充分决定性
  • 简介:艾思奇《大众哲学》并没有'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等概念。至今未发现毛泽东读《大众哲学》的'批注和摘录'。毛泽东《矛盾》的主要矛盾理论与艾思奇《大众哲学》无关。科学研究要言必有据,实事求是。

  • 标签: 毛泽东 《矛盾论》 《大众哲学》 实事求是
  • 简介:为深入批判以巴枯宁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和反权威主义,科学阐明无产阶级政党的权威原则,并及时澄清对"维护党中央权威"的种种质疑和误解,恩格斯写作《权威》一文。在《权威》中,针对无政府主义提出"一切权威都是有害的"谬论,恩格斯强调无产阶级权威原则特别是维护中央权威的必要性;针对巴枯宁分子"权威意味着强制服从"的观点,恩格斯科学辨明强制服从与自觉服从的本质区别;面对"任何权威都束缚自由"的绝对自由主义观点,恩格斯全面阐明中央权威与地方自治的辩证关系;面对"强调权威就是鼓吹独裁"等对党中央权威的无端质疑和误解,恩格斯深入阐述维护党中央权威的科学内涵并澄清其中的理解误区。进入新时代,重读这部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经典文献,对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 标签: 恩格斯 巴枯宁 党中央权威
  • 简介:社会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系,其目标是优化社会结构,关键在于改善社会民生,基础是夯实基层社区,途径是创新社会治理.内核是改革社会体制。新时代社会建设的价值遵循体现为人民性的主旨、正义性的诉求、适当性的标准、法治性的规范与精准性的锚定。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上要“清”.深刻认识到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布局上要“全协同发展各类社会民生事业;体制上要“破”,改革体制机制激发社会活力;机制上要“实”,以五大机制切实保障社会建设的稳步进展。

  • 标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建设 社会治理
  • 简介:政党的政治形象是政党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和集中展示,是政党的政治实践内化为文化的重要表现,更是政党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党的形象问题,他关于党的建设的系列理论表述和实践举措,使党的形象更加丰满完美、更加健康向上。

  • 标签: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的形象 习近平
  • 简介: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反对第二国际和苏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济决定论式的解释,强调应当在近代哲学的断裂点上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他们从探索西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这一目的出发,要求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批判功能,由此形成了西方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其理论主题主要集中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新变化和西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由此提出了诸多新的理论论题,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受研究范式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我国学术界对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强化对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 理论论题 理论贡献 理论效应
  • 简介:得知已是米寿高龄的木斧仍在写诗,很多人都会感到惊叹;也有不大关切前辈作家生态的人甚至讶然发问:木斧先生还在呢?听到这样的话,我总是会心一笑,并不感到对诗人有哪般不敬;相反,它只是侧向地说明了木斧诗名的弥久。想来确乎如此,民国即已成名的那一代诗家,健在于世者恐不多矣;仍在写着诗的,就更难见。人们无外是觉得依文坛辈分、声望推测,木斧该是很老很老、老到不能再老的人了;而实际上,木斧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样年长,造成误解的原因或许只是:木斧的成名实在是太早了。

  • 标签: 诗歌创作论 木斧 诗心 钻石 写诗 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