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新兴宗教是有别于正统教会的非传统宗教团体,与现实社会秩序存在种种张力,与之相关的冲突及暴力事件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学术界探究了NRM与外部世界如政府权威间的张力、冲突与相互作用的机制,为考察NRM与社会组织之间对抗的复杂性提供了解释框架。大卫·布罗姆等人注重分析NRM"组织的"动态性,采用"资源动员"模式解释了NRM及反运动组织的关系,认为NRM暴力事件首先是一种集体暴力,批判了NRM具有暴力倾向的社会观念"迷思",提出了解释NRM暴力事件的"戏剧结局"范式。

  • 标签: 大卫·布罗姆利 NRM 暴力
  • 简介:《耶米哀歌》(下文简称《哀歌》)在《圣经》中是哀歌的杰出代表之一。在国破家亡之时,先知通过哀歌抒发苦情。他们通过追述、肯诉、哀求,将他们的痛苦、哀怨、焦虑、失望等情绪全然表现出来。同时,《哀歌》生动地运用了人格化(personification)的对话体叙述方式,表述他们的苦难之情。值得注意的是,在《哀歌》出现的众多声音中,上帝却保持沉默。上帝的沉默是否意味着上帝在《哀歌》中缺席,进一步追问,上帝的沉默给他子民的信仰带来什么意义?《哀歌》用一种戏剧性的方式,表达上帝的子民在悲痛中行走,在苦境中自省,藉此在信仰中成长,活出新生命。另外,通过《哀歌》,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在苦难中挣扎,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存的勇气。

  • 标签: 《耶利米哀歌》 沉默的上帝 苦难
  • 简介:朱子学研究者尝试从不同视域探究朱熹“道统”的微言大义,其中陈荣捷与余时对“道统’’的诠释之异尤为典型。陈荣捷以哲学形上学言说“道统”,将朱熹作为“道统”论的集大成者及后世传续“道统”的内涵终结者,从“理学家”身份阐扬朱熹“道统”的哲学价值。余时从社会政治历史的角度审视朱熹“道统”,将“道统”视为内圣外王兼收并蓄的助推器,从“士大夫”的身份呈现朱熹“道统”的政治旨趣。他们对朱熹“道统”的诠释,既追溯哲学内蕴又体现史学关怀,既呈现差异又彰显互补,是探究朱熹“道统”意义的不同尝试与努力。

  • 标签: 陈荣捷 余英时 道统 朱熹
  • 简介:焦虑是人类心理生活中普遍而恒久的话题,伴随着人类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过焦虑的体验,经历过焦虑带来的困扰和威胁。随着人类进入科技信息时代,现代性引发的焦虑阴影仍旧挥之不去并且严重困扰着现代人的生活。目前人们对焦虑的研究多集中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不同领域,然而不同理论系统对焦虑问题展开的多样见解使至今对焦虑本质的认识仍旧众说纷纭。本文尝试从焦虑的概念出发,通过心理学与宗教学对焦虑本质理解的比较,以宗教神学家保罗·蒂希的观点为例来探讨人类焦虑问题的本质、焦虑和宗教信仰之间的关联以及信仰在解决焦虑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和意义。

  • 标签: 焦虑 蒂利希 本体论 人类困境
  • 简介:《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古典著作,与世界各国一样,也一直给日本带来很大影响.本文对二战前日本《共产党宣言》的各种日译进行分类,整理出三条主流:初期社会主义者的翻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翻译以及国家机构的翻译,并做以概论.尤其对第一条主流——堺彦(枯川)和幸德傅次郎(秋水)执笔的相关翻译与当时社会主义运动的相互结合情况做以详细论述,力图判明日本马克思主义普及史上的一个重要侧面.

  • 标签: 《共产党宣言》 堺利彦 幸德傅次郎 河上肇 栉田民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