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GC-MS)联用分析,从超临界CO2萃取孢子油中鉴定出18种脂肪成分,包括6种不饱和脂肪、7种饱和脂肪、2种环链脂肪,以及己酸、辛酸、壬酸等短链脂肪.GC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灵芝孢子油中检出9种已知脂肪,不饱和脂肪总量为73.6%;其中,主体成分油酸(C18:1)、亚油酸(C18:2)和棕榈(C16:0)等含量分别为57.5%、13.4%、19.6%;此外,不饱和脂肪十六碳烯(C16:1)、亚麻(C18:3)等不饱和脂肪含量为2.2%、0.5%.

  • 标签: 灵芝孢子 超临界CO2萃取 油脂 脂肪酸 气相色谱分析
  • 简介:分析结果表明,香菇的菌柄与菌盖中蛋白质氨基均为18种,缺少谷氨酰胺(Gln)和天冬酰胺(Asn),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菌柄为11.03mg/gDW,菌盖为12.57mg/gDW)。菌盖与菌柄均含必需氨基、半必需氨基10种,其中精氨酸含量(菌柄为10.73mg/gDW,菌盖为11.84mg/gDW)。必需氨基的含量十分接近于非必需氨基的含量(比率为1.00:1.04),无论总氨基含量还是必需氨基含量,菌盖中的皆略高于菌柄中的。

  • 标签: 食用菌 香菇 蛋白质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 游离氨基酸
  • 简介:测定了樟芝发酵菌丝体中游离氨基和结合氨基的含量。结果表明,樟芝菌丝体中含有丰富的8种人体必需氨基、支链氨基和谷氨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含量是FAO(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的5.55倍,而芳香族氨基的含量却很低。在测定过程中,由于采用了水解,菌丝体中的色氨酸被破坏,而其余17种氨基均被测出,含量极其丰富。尤其是支链氨基的含量远大于廿酪蛋白、卵蛋白和大豆球蛋白。

  • 标签: 樟芝 菌丝体 氨基酸
  • 简介:测定了4个杏鲍菇新品种子实体的氨基含量,结果表明,4个新品种的子实体中含有丰富的8种人体必需氨基、支链氨基和带有胍基的精氨酸,而芳香族氨基的含量却很低.在测定过程中,由于采用了水解,子实体中的色氨酸被破坏,而其余17种氨基均被测出,含量极其丰富.尤其是精氨酸、谷氨酸的含量接近于α-酪蛋白、卵蛋白和大豆球蛋白.

  • 标签: 杏鲍菇 氨基酸 子实体
  • 简介:目的获得东方田鼠的特异DNA序列.方法Aβ基因使用PCR,基因克隆,斑点杂交,DNA序列分析,生物信息学技术.结果根据小鼠MHCⅡ外显子2及其两侧序列,合成引物并扩增东方田鼠基因组DNA,将PCR产物回收、测序后,分别设计内引物扩增东方田鼠基因组DNA,其中一对引物可得到特异性扩增带,将得到的DNA片段插入PGEM-Teasy载体,进行序列分析.用这对引物扩增人、昆明小鼠、BALB/c小鼠及C57BL/6J小鼠基因组DNA,均无扩增产物.以东方田鼠特异性扩增产物为探针进行斑点杂交,除东方田鼠基因组DNA外,其他几种动物基因组DNA均为阴性结果.进一步对该DNA片段进行了BLAST同源性搜索和外显子预测,在Genbank中没有发现高度同源序列,并且找到一个可能的外显子,该外显子由69个氨基组成.结论获得的DNA片段为东方田鼠的特异片段,这将为从分子水平深入研究东方田鼠的遗传背景、生物进化规律以及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的机理奠定基础.

  • 标签: 东方田鼠 扩增 外显子 DNA片段 斑点杂交 引物
  • 简介:对玉米黑粉菌(UstilagomaydisDC.Corola.)孢子粉的无机元素和氨基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玉米黑粉菌孢子粉含有丰富的无机元素,其中铁、钙、镁、磷、锌、锰含量分别为100μg/g,3561μg/g、1382μg/g、3500μg/g、101μg/g和24μg/g;同时含有8种必须由食物蛋白质提供的氨基,以苏氨酸含量最多,为340.18mg/100g。

  • 标签: 玉米黑粉菌 无机元素 氨基酸
  • 简介:根据已发表的植酶基因phyA序列(GI:4815609和GI:22901877)设计引物,以米曲霉(AsperillusoryaeCohn,编号:ACCC30155)的总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得到目的片段.将此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PIC9K的EcoRⅠ酶切位点构建重组质粒,通过电转化方式将重组质粒转化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检测结果表明,植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得到了表达.

  • 标签: 米曲霉 植酸酶基因 PCR 毕赤酵母 基因表达 饲料添加剂
  • 简介:多不饱和脂肪(PUFA),尤其是n-3系的PUFA,可以降低脂肪以甘油三酯形式的沉积,同时促进脂肪氧化和葡萄糖合成糖原。其具体机制是PUFA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活化增生因子受体α(PPARα)来控制氧化途径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而其对脂肪合成途径中有关基因的抑制则是通过降低能传递胰岛素和碳水化合物信息的转录因子与DNA的亲和力和转录因子的核内丰度。尤其是PUFA抑制了类固醇空单元结合蛋白-1(SREBP-1)的核内丰度和表达,降低了核因子Y(NF-Y)、Sp1和肝核因子-4(MNF-4)与DNA的亲和力。

  • 标签: 多不饱和脂肪酸 过氧化物酶体活化增生因子α受体 类固醇调控单元结合蛋白-1 转录
  • 简介:单核苷多态性(SNP)是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微卫星标记之后的第三代分子标记,通常呈双等位基因多态.本文从SNP的特点、SNP的发现与检测、SNP数据库、SNP的频率及其与表型的关系等方面简述了SNP在鸡遗传变异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 标签: 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变异
  • 简介:研究寡核苷芯片的重复性与间隔臂(spacer)和探针长度之间的相关性.设计12条不同长度的带有不同spacer的探针,与749bp荧光标记靶序列杂交.扫描分析三次杂交结果,用Quantarray定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随探针长度的延长,杂交信号的变异系数逐步降低.15mer的探针杂交的信号较弱,杂交不够稳定,重复性也相对较差.20mer、25mer、30mer的探针的变异系数逐渐降低.spacer为15时变异系数最小.说明选择spacer为poly(dT)15的25mer和30mer的探针可以获得较好的重复性.

  • 标签: 间隔臂 探针长度 寡核苷酸芯片 相关性 杂交重复性 变异系数
  • 简介:目的了解SD大鼠对营养物质消化特点,研究不同结构日粮营养物质的可消化性,为筛选适合SD生长大鼠的日粮营养物质水平和日粮配方提供科学参数。方法采用饲养试验结束时的90d龄体重相近的90只SD大鼠,分为9个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笼、每笼5只,采用全收粪法对9个配方日粮进行5d消化试验,测定9个日粮的能量和6种常规营养物质以及17种氨基(从)的表观消化率。结果以第3组日粮的可消化性为最好,它的总能(GE)、粗蛋白(CP)、粗纤维(CF)、粗脂肪(EE)、无氮浸出物(NVE)、钙(Ca)、磷(P)和17种氨基的表观消化率(%)依次分别为85.7、88.0、29.5、89,2、90.0、47.6、35.7和85.0(17个氨基从平均值);这些营养物质在9个组的总平均表现消化率(%)依次分别为82.1、79.1、24.7、84.9、88.4、37.1、33.1和81.5,结果表明,生长期SD大鼠对不同结构的日粮,不同水平的营养物质的可消化性不同,不同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差别较大,以第3组日粮配方及其营养水平较适宜于生长期SD大鼠,它的DE、CP、EE、CF、NFE、Ca和P水平依次为14MJ.kg-1、18%、4.5%、4.0%、55.0%、1.00%和0.66%,它的苏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水(%)依次为0.74、0.38、1.00、0.40、0.93、1.65、0.62、0.94、1.00、0.58和1.22,它的可消化氨基水平(%)依次为0.60、0.29、0.84、0.31、0.76、1.45、0.52、0.82、0.87、0.52和1.12。结论日粮能量具有较高的可消化性,对于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有正效应影响。

  • 标签: 日粮营养 营养物质 可消化性 生长期 EE 表观消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