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丝素蛋白生物材料具有制备工艺条件温和、力学性能可控、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在组织工程材料等领域中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丝素蛋白应用在组织工程用药物释放支架材料中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中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 标签: 丝素蛋白 组织工程 药物释放 支架
  • 简介: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材料在带给人们巨大福祉的同时,其潜在的生态毒性效应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并在大量的研究中得到证实.本文首先从粒径、表面特征、溶解性、吸附性能、催化活性、光学特性和暴露途径方面,论述了影响纳米材料生态毒性的各种可能因素,其次综述了纳米材料生态毒性的作用机理,包括氧化胁迫、配位效应、遗传毒性、机械损伤和遮光效应等,最后分析了今后研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 标签: 纳米材料 生态毒性 影响因素 毒性机理
  • 简介:目的:构建一种能结合钛表面的载药纳米粒及钛-载药纳米复合材料的组装和性质研究。方法:(1)多巴胺修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多巴胺-泊洛沙姆188(Dop-Poloxamer188)的合成和检测;(2)Dop-Poloxamer188作为表面活性剂、PLGA作为油相基质,制备纳米粒及纳米粒载药和表征;(3)钛片的预处理及钛片与修饰后的纳米粒的结合;(4)纳米粒修饰后的钛表面的表征。结果:新合成的Dop-Poloxamer188在285nm左右有紫外吸收峰,说明多巴胺成功的修饰在Poloxamer188的两端;Dop-Poloxamer188能和PLGA制备出很好的纳米粒,平均粒径在110nm左右,PDI小于0.1;多巴胺修饰的纳米粒与钛片通过简单的浸渍过程结合后,通过水接触角、场发射扫面电镜(Fe-SEM)、荧光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仪器检测都显示多巴胺修饰的纳米粒成功且牢固的修饰在钛片表面。结论:成功达到钛表面的载药纳米粒修饰的目的,为钛种植体的载药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多巴胺 泊洛沙姆188 纳米粒
  • 简介:目的了解实验所用常见致病真菌能否在常用医用原材料上生存及生存时间。方法选择8种常见致病真菌,活化后将它们分别接种在5种常用的医用原材料上,接种后及以后的每24h将接种有真菌的医用材料放入巯基乙酸盐液体培养基中并观察能否生存,记录存活时间。结果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在棉布、纸板、铁皮、玻璃表面存活25~28d,在地板胶表面存活14~15d;新生隐球菌在棉布、纸板、铁皮表面存活24~27d,在玻璃和地板胶表面存活14~18d;茄病镰刀菌在上述5种材料上存活22~27d;石膏样小孢子菌在棉布、纸板、铁皮和玻璃表面存活20~27d,在地板胶表面存活8d;申克孢子丝菌在棉布、纸板、玻璃和地板胶表面存活17~24d,在铁皮表面存活10d;白念珠菌在棉布、纸板、铁皮和地板胶表面存活15~20d,在玻璃表面存活4d;犬小孢子菌在棉布、纸板、铁皮、玻璃和地板胶上存活时间分别为10d、9d、3d、2d和1d。结论实验所用各种真菌在医用原材料上都能存活,其时间长短不仅与菌种有关,还与所存在的材料有关。真菌在吸水性强、表面粗糙的材料(棉布、纸板)上的平均存活时间长于在吸水性差、表面光滑的材料(玻璃、铁皮和地板胶)。

  • 标签: 真菌 生存时间 材料
  • 简介:介绍了几种保存大型真菌分子生物学实验材料的方法,用这几种方法所保存的材料提取的基因组核糖体脱氧核糖核酸(DNA)质量适于系统生物学及其他分子生物学研究之用.

  • 标签: 大型真菌 脱氧核糖核酸 分子生物学 材料保存
  • 简介: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雄性猕猴桃16个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0条引物用于ISSR扩增,共扩增出17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40条,多态性百分率为81.4%;经POPGENE1.32软件分析结果显示,16个雄性猕猴桃材料的遗传距离在0.1503-0.5128之间,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416,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048;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4处可将供试材料分成4类,第Ⅰ类为中华和美味猕猴桃,第Ⅱ类为阔叶、毛花猕猴桃,第Ⅲ类为魁绿猕猴桃,第Ⅳ类为四萼猕猴桃。结果表明ISSR可用于雄性猕猴桃遗传多样性研究,该研究结果可为猕猴桃种质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信息。

  • 标签: 猕猴桃 雄株 ISSR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 简介:甘薯(Ipomoeabatatas(L.)Lam.)作为世界上一种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及新型能源作物,从有性生殖F1选择优良实生系进行选择育种一直是甘薯育种的重要方式。为了优化甘薯杂交育种方法,合理选配杂交组合,提高育种效率,本试验利用SSR标记研究了甘薯杂交群体基于SSR标记及13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得到了群体内的聚类图,并且筛选出了甘薯的高产株系。群体SSR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群体材料与各亲本遗传距离比较远,被聚为3类,而亲本单独聚在另外一类。13个农艺性状的聚类将亲本与部分群体材料聚在了一起,且将群体材料和亲本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时,其遗传距离的变异高达30%以上,远远高于SSR标记所获得的遗传变异系数。

  • 标签: 甘薯 群体材料 遗传多样性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被研究出来并且广泛地运用,纳米材料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新型材料,它的出现使很多领域中的难题得到了解决.纳米作为一种直径极小、灵敏度以及选择性超高的特殊材料,已经被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发当中,本文将对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传感器的研制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纳米材料 电化学 生物传感器
  • 简介:通过对引自国际马铃薯中心的甘薯实生种子、高代品系进行生产力、抗病性、品质分析等性状的全面鉴定,筛选出抗病高干特异资源材料徐781,并对其不孕群别、砧木适合性、遗传特点等进一步评价,结果表明徐781具有与国内常用亲本亲缘关系远、高干率、高抗茎线虫病、易开花、结实率高、后代入选率高等特点,是国内现有育种材料中罕见的很有利用价值的优异育种材料.

  • 标签: 抗病 资源材料 徐781 不孕群 茎线虫病 亲本筛选
  • 简介:目的评价聚羟基脂肪酸(polyhydroxyalkanoates,PHA)、聚乳酸(polylaceticacid,PLA)和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三种膜性高分子材料在兔眼部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PHA、PLA、PCL为实验组,材料植入兔右眼结膜下。假手术组结膜下钝性分离,但不植入任何高分子材料。使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并记录植入后不同时间手术眼的反应并评分。裂隙灯下观察材料的吸收时间。术后4周和16周取眼球,行HE染色、Masson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分别定性观察组织结构和炎症细胞、胶原纤维和胶原纤维的亚型与排列方向。结果术眼刺激性评分等级各组均不高于"轻度刺激性"。结膜下吸收时间PHA、PLA和PCL组分别是16周,12周和大于16周。组织学观察术后4周PHA、PLA和PCL组均形成材料包裹囊腔,囊壁以纤维组织为主,伴有毛细血管形成和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胶原纤维染色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以Ⅰ型和Ⅲ型为主,大致呈平行排列。术后16周PHA和PLA组材料已不可查及,包裹囊腔结构不规则,而PCL材料整体可查及,包裹囊腔规则。各组未见毛细血管,偶见淋巴细胞浸润。胶原纤维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以Ⅰ型和Ⅲ型为主,仍大致呈平行排列。结论PHA、PLA和PCL三种膜性高分子材料在兔眼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膜下吸收时间分别是16周,12周和大于16周。

  • 标签: 聚羟基脂肪酸 聚乳酸 聚己内酯 生物相容性 结膜下
  • 简介:营林生产质量统计主要是针对在营林生产活动中的具体营林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类方式主要有按当年造林面积分类、按造林方式分类、按用途分类、按是否速生丰产林分等类。并对这些分类中的苗木壮苗率、I级苗率、合格苗率等进行统计。并进行营林经营成果与效益统计,统计的指标主要内容包括:森林覆被率、企业森林覆被率、林木覆被率、单位面积蓄积量、单位面积林木生长量以及营林经济效益指标。通过对这些技术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就可以进一步了解营林生产中的作业效率、营林企业的生产效益等与营林生产质量相关的关键指标。本文就是对这些统计相关的指标做深入的探讨。

  • 标签: 营林生产 质量统计
  • 简介:目的探究本课题组研发的亲和吸附材料特异清除肠源性内毒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运用阑尾结扎穿孔的方法建立犬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模型,进行灌流治疗。实验过程中选取多个时间点,监测生命体征,采血检测内毒素含量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灌流吸附1、2h后内毒素含量为(0.49±0.22)、(0.034±0.00)Eu/mL,与灌流开始(7.25±1.18)Eu/m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灌流2h后平均清除率R=99.52%。灌注治疗后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肌酐指标均有所下降,与灌流开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值均在正常值范围。灌流过程中犬的生命体征平稳。结论本课题研发的亲和吸附材料能高效清除实验犬血液中内毒素并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 标签: 内毒素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血液灌流 亲和吸附材料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根管填充材料在根管治疗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ZOE糊剂作根管填充材料;研究组采用Vitapex糊剂作根管填充材料,对比两组患者实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通过采用Vitapex糊剂作根管填充材料进行根管治疗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显效40例(80%)、有效7例(14%)、总有效47例(94%),明显优于对照组25例(50%)、13例(26%)、38例(76%),临床治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对比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过程中,采用Vitapex糊剂作根管填充材料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根管填充材料 乳牙牙髓病 根尖周病 ZOE糊剂 VITAPEX糊剂
  • 简介: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方法对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直肠癌患者100例,根据术后采取的干预措施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早,且住院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抑郁、焦虑及偏执等心理状态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7.4%,对照组为88.7%,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对老年直肠癌手术患者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直肠癌 护理 老年患者 干预效果
  • 简介:目的:对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实施免疫学检验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收集整理,从临床标本、试剂及仪器等可能导致免疫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因素入手,探讨出控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有效方法。结果:通过分析可知,标本质量、仪器设备、人员素质以及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等都是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在临床上,影响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对实验室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注意检验中存在的细节,从而有效的确保检验质量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有效方法 控制效果
  • 简介:甲真菌病是一种很常见而顽固的皮肤病,以往认为本病只是一个美容问题,而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社会活动的日益广泛,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要求亦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甲真菌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其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患者生理功能及日常生活,患者精神情绪及心理状态,患者社会活动及家庭活动等。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的患者生活质量受影响的程度不同。不同部位、病程、范围的甲真菌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也不同。

  • 标签: 甲真菌病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究消毒供应室在医疗器械方面清洗和质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月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的清洗资料给予分析。结果:供应室在医疗器械的清洗方面存在折一定的问题和隐患,分别采取良好的清洁措施和严格的质量检测,促进合格率的提高。结论:消毒供应室为医院重要的基础部门,清洗和消毒质量会对医院的感染情况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清洗力度和质量的检查,减少院内感染。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医疗器械 清洗和质量检测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复方山豆根颗粒剂的生产与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复方山豆根颗粒剂中的山豆根、黄芪、鱼腥草.结果生产工艺具有可行性,质量可以控制且有保证.结论实验研制出的复方山豆根颗粒剂生产工艺与检验方法,可靠性高,可控制产品生产与质量.

  • 标签: 复方山豆根颗粒剂 制备与质量 控制
  • 简介:在当今高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对生物等科目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厚,因而产生了严重的偏科现象.因此,如何提高高中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成为生物教师需要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当今高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有关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和措施.

  • 标签: 高中生物 教学质量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