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羽菊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Folin-Ciocaheu法测定羽菊水提物和醇提物中的多酚含量,并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定其黄酮含量;通过总还原力测定法、Fenton法、改良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过氧化脂质测定、亚硝酸盐清除率测定和亚硝胺合成阻断率测定,分别对羽菊提取物的总还原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清除亚硝酸盐自由基和亚硝胺阻断率进行测定。结果:羽菊水提物和醇提物中含有以黄酮类为主要成分的多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活性,且醇提物的作用高于水提物;二者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达47%以上;羽菊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亚硝酸钠和阻断亚硝胺合成的能力,水提物对亚硝酸盐的最大清除率为60.4%,醇提物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为86.6%。结论:羽菊醇提物可作为抗氧化剂和防癌剂,用于清除机体内自由基、抗脂质氧化、延缓机体衰老、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癌症的发生。

  • 标签: 顶羽菊 提取物 自由基 抗氧化活性 亚硝胺阻断
  • 简介:香蕉束病毒(BBTV)是香蕉生产中的严重病害之一,主要通过感病材料和香蕉交脉蚜等昆虫进行传播,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本研究以感染BBTV的巴西蕉(MusaAAACavendish)为材料,研究了感染BBTV的巴西蕉离体再生和超低温保存技术条件,表明离体茎尖在MS+6-BA4.0mg/L+NAA0.4mg/L的培养基上分化不定芽较好;采用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保存带有BBTV的香蕉茎尖,再生后植株BBTV脱除率达到60.6%,而常规的茎尖培养对BBTV的脱除率仅为26.7%。

  • 标签: 超低温保存 玻璃化法 香蕉束顶病毒 脱毒
  • 简介:【背景】黄菊是近年来人侵我国的一种有害杂草,其竞争力强,给自然界造成了严重危害,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生物质资源。作为一种杂食性昆虫,黄粉虫易于饲养,可以用于多种生物质资源的转化处理。【方法】本研究分别以黄菊、小白菜和西瓜皮作为青料,与麦麸等配制成人工饲料后,对黄粉虫进行定期饲喂,研究其对黄粉虫幼虫、成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黄粉虫幼虫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黄菊与添加小白菜相比,虫体生物量增长率较低,饲料利用率和死亡率较高;成虫饲料中添加黄菊与添加西瓜皮相比,黄粉虫平均寿命延长,单雌产卵量减少,且差异均显著,体长略有减小。【结论与意义】本研究对利用黄粉虫转化处理黄菊的效果做出了初步评价,即黄粉虫能够取食黄菊,但转化处理效果不太理想。

  • 标签: 黄顶菊 入侵植物 黄粉虫 资源转化 青料 生长发育
  • 简介:【背景】黄菊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和竞争能力,可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进而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下降。【方法】选取黄菊入侵域的4种伴生植物益母草、苘麻、马唐、反枝苋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入侵植物黄菊与这4种植物竞争生长过程中的光合特性,并研究施肥对不同植物与黄菊竞争生长过程中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的影响。【结果】竞争生长对黄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与本地植物种类密切相关,施肥促进了黄菊的净光合速率;竞争生长显著抑制了益母草、马唐和反枝苋的净光合速率,促进了苘麻的净光合速率,施肥增强了这4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竞争生长对益母草和苘麻蒸腾速率的影响显著,而对其他2种植物的影响较小;与苘麻、益母草和反枝苋竞争生长过程中黄菊的蒸腾速率显著降低;施肥显著降低了单种处理中黄菊的蒸腾速率。与益母草、苘麻和反枝苋竞争生长过程中黄菊的胞间CO2浓度明显降低,施肥处理对黄菊的CO2利用率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与意义】施肥影响黄菊的光合特性,与不同本地植物竞争生长对黄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不同。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揭示黄菊的入侵机制及其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入侵生物 黄顶菊 光合特性 施肥 竞争生长
  • 简介:【目的】外来植物黄菊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造成了严重危害,了解黄菊与3种不同本地植物种植生长对丛生菌根(AM)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造成的影响,可以从土壤微生物角度进一步解释黄菊的入侵机制。【方法】通过同质园小区试验模拟黄菊入侵的生态进程,以黄菊和3种本地植物狗尾草、藜、黄香草木樨为研究对象,采用AM真菌的形态学鉴定方法,研究黄菊与3种本地植物不同种植方式对AM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1)黄菊根际土壤聚集的AM真菌种类与其伴生本地植物种类有关:黄菊与狗尾草混种处理中优势种为网状球囊霉和根内球囊霉,而黄菊分别与藜、草木樨混种处理中优势种均为网状球囊霉、根内球囊霉和缩球囊霉;(2)黄菊分别与狗尾草和黄香草木樨混种处理中AM真菌种类既高于本地单种处理,也高于黄菊单种处理,说明随着黄菊的入侵和地上植物多样性的改变,AM真菌种类也发生改变;(3)与3种本地植物单种相比,黄菊各混种处理和黄菊单种处理中黄菊根际土壤根内球囊霉的重要值均增加,表明黄菊入侵有利于根内球囊霉的生长和发育。【结论】黄菊入侵改变了根际土壤AM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AM真菌的改变既与本地植物种类有关,也与入侵程度有关。

  • 标签: 黄顶菊 丛枝菌根真菌 竞争 多样性
  • 简介:在全国上下喜庆中国首次成功举办奥运会后的日子里,中国生理学会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的生理学会联合举办的“2008北京国际生理科学学术大会”,于2008年10月19日至22日在北京西郊宾馆顺利召开,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生理科学 北京 学术 国际 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