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对小刺猴头过滤掉发酵液的发酵菌丝,水提和碱提后获得的均一组分多糖HMP-w1.1和HMP-a1.1进行结构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HMP-w1.1是分子量为36.3kD的α型吡喃糖,单糖组成为甘露糖(Man),葡萄糖(Glc),半乳糖(Gal),岩藻糖(Fuc);HMP-a1.1是分子量为42.8kD的β型吡喃糖,单糖组成为甘露糖(Man),半乳糖醛酸(GalUA),葡萄糖(Glc),半乳糖(Gal),岩藻糖(Fuc)。综合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的试验结果,推断HMP-w1.1的糖苷键构型可能为1→、1→4、1→4→6、1→6、1→2、1→2,6;HMP-a1.1的糖苷键构型可能为l→6、1→2、1→2,6。

  • 标签: 小刺猴头菌 菌丝体多糖 结构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治疗侧裂区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脑侧裂区胶质瘤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均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术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术后病理证实,本组脑侧裂区胶质瘤患者以星形细胞瘤为主,占67.3%,手术切除以全切除为主,占61.8%,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4%。病理分级为1~2级的患者术后1年、3年及5年生存率均高于病理分级为3~4级的患者,病理分级为1~2级的患者术后1年能正常工作及生活的概率高于病理分级为3~4级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侧裂区胶质瘤患者,显微手术治疗创伤面积小,全切除率高,并且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生存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更多还原

  • 标签: 脑胶质瘤 侧裂区 显微手术
  • 简介:应用梯度提取、反复重结晶及硅胶色谱法分离和纯化,采用NMR等谱学方法鉴定结构对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卸i施)菌丝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析。从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6,8(14),22(23).四烯一3一酮一麦角甾烷(1)、麦角甾醇(2)、p谷甾醇(3)、麦角甾醇过氧化物(4)、啤酒甾醇(5)、甘露醇(6)和1.油酰基-2.亚油酸-3-棕榈酸甘油(7),并对其石油醚提取物中的油状组分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其中主要为亚油酸(9,12.十八碳二烯酸,含量41.949%)、反油酸(反9-十八碳烯酸,含量为27.696%);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麦角甾醇的含量,与海鲜菇、杏鲍菇、香菇、金针菇、滑子蘑、平菇等食用菌子实体比较,结果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中麦角甾醇含量为15.65mg/g,平菇为21.43mg/g,杏鲍菇为10.16mS/S,香菇为13.34mS/S,金针菇为9.48ms/g,滑子蘑为10.43mg/g,海鲜菇为14.42mg/s。

  • 标签: 蝙蝠蛾拟青霉 化学成分 麦角甾醇
  • 简介:目的:探讨B超联合FISH实验室诊断技术分析胎儿稽留流产与染色非整倍体关系并对其他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方法:采用FISH技术对广西267例B超诊断为稽留流产孕妇的胎儿绒毛组织行13,16,18,21,22,X,Y染色数目检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采用SPSS13.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7例稽留流产胎儿绒毛组织中,染色数目异常95例,异常率35.6%,数目异常以三最常见,其次为四,少见部分单体;异常病例样本中存在多种染色混合嵌合体现象,如混合嵌合三(2n+1/2n),混合嵌合四(2n+2/2n),混合嵌合单倍体、三、四(2n-1/2n+l/2n+2/2n)等;稽留流产与患者年龄、流产史、孕周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染色数目异常与染色混合嵌合均是稽留流产的重要原因,同时稽留流产发生与患者高龄、多次流产史、早期妊娠密切关系。

  • 标签: 稽留流产 FISH技术 染色体非整倍体 高龄孕妇 流产史 早期流产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瑞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类患者224例,基于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作均等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对照组患者接受"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的实际麻醉效果。结果:在麻醉效果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瑞芬太尼具有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不仅有助于患者尽快尽好恢复,同时还具有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的优点。

  • 标签: 瑞芬太尼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麻醉效果 观察分析
  • 简介:目的以分子生物学方法为“金标准”对两种商品化酵母真菌鉴定产品RapidIDYeastPlus(简称RapIDYST)及API20CAUX(简称API20C)的鉴定效能进行评估.方法从2010年中国医院侵袭性真菌感染监测网菌株库中筛选酵母真菌25种,共计194株.其中,包含临床最常见的5种酵母真菌(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共130株,占研究总菌株数的67.0%.所有菌株已经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准确鉴定至种水平.菌株复苏分纯后,严格按照产品操作指南,平行进行RapIDYST和API20C鉴定.结果所研究菌株中,有181株(18种)在RapIDYST鉴定菌种数据库中,所有在库菌株种及复合体鉴定正确率为87.8%(159/181).相比,API鉴定菌种库包含菌株174株(18种),在库菌株种及复合体鉴定正确率为92.0%(160/174).RapIDYST与API20C对于5种临床常见的酵母真菌的种鉴定正确率分别为93.1%和97.1%.对于库外菌株,RapIDYST的鉴定错误率分别为23.1%(3/13),相比API20C的鉴定错误率为60.0%(12/20).综合此次评估结果,二者对酵母真菌的鉴定效能无显著差异(McNemar检验,P>0.05).结论两种商品化产品对酵母真菌的鉴定效能基本一致;相较而言,RapIDYST在操作便捷性、检测时间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 标签: 侵袭性真菌病 酵母样真菌 RAPID ID YEAST PLUS
  • 简介:目的:探讨BNP和D二聚对老年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关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心功能不全程度分为无症状组、心功能不全II级、III级、IV级3,另取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比较各组间BNP、D二聚水平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各患者组BNP和D二聚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BNP与心功能不全分级、LVEDD、LAD呈直线正相关关系(P〈0.05),与LVEF呈直线负相关关系(P〈0.05);D二聚与心功能不全分级、LVEDD呈直线正相关关系(P〈0.05),与LVEF呈呈直线负相关关系(P〈0.05),与LAD直线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BNP水平1000pg/mL以下治疗有效率80.2%,疗效优于1000pg/mL以上者(Riditz=15.245,P=0.000),D二聚5μg/mL以下者治疗有效率85.4%,疗效优于5μg/mL以上者(Riditz=26.354,P=0.000)。结论:BNP和D二聚与老年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和超声心动图指标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疾病预后预测。

  • 标签: 脑钠肽 D二聚体 心功能不全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