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细菌感染对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排除影响G试验结果的干扰因素后,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血培养细菌阳性及血培养阴性患者各40例,采集血清进行G试验检测结果40例血培养细菌阳性标本中革兰阳性菌22例,革兰阴性菌18例,其中只有1例大肠埃希菌的G试验结果为阳性,4例在灰区,其余为阴性。40例血培养阴性标本3例G试验结果在灰区,其余为阴性。血培养细菌阳性组与血培养阴性组G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细菌感染对G试验检测干扰较小。

  • 标签: (1 3)-β-D-葡聚糖 菌血症 交叉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常见检出模式与血清HBV-DNA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定量检测血清HBV-DNA,与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常见检出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HBeAg阳性、HBeAb阴性模式中,HBV-DNA阳性率为96.63%,其中HBV-DNA拷贝数〉5.0×107/ml占67.34%.在HBeAg阴性、HBeAb阳性模式中,HBV-DNA阳性率为45.23%,其中HBV-DNA拷贝数〉5.0×107/ml占8.45%.在HBeAg及HBeAb均阴性模式中,HBV-DNA阳性率为62.79%,其中HBV-DNA拷贝数〉5.0×107/ml占15.12%.结论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尚不能完全反映病毒复制情况,不管何种检出模式,建议最好结合血清HBV-DNA检测作临床分析和判断.

  • 标签: 乙肝病毒 HBV-DNA 荧光定量 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 简介:股癣是由皮肤丝状菌所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为了解股癣病原菌的流行分布情况,我们对1998—2004年来我院门诊就诊的2648例股癣患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股癣 病原菌 鉴定结果分析
  • 简介:VidieraNsDNucleicSampleDetectionPlatform平台用于全自动的测定核酸,是一个用毛细管电泳分离DNA分子和结合软件的一个高效和高适应性的平台,它可使用96孔板,使研究人员灵活的快速改变辅助材料,像分离胶手毛细管阵列,降低建立时间,它还可以用于血液学,肿瘤学,心血管健康和遗传疾病的分析。

  • 标签: 核酸检测 毛细管电泳分离 DNA分子 辅助材料 研究人员 建立时间
  • 简介:甲真菌病是甲及其周围组织的真菌感染,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甲病,占甲病的50%。致病真菌包括皮肤癣菌、念珠菌等酵母菌及非皮肤癣菌性霉菌等。其中,红色毛癣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约占90%。本文对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月皮肤科门诊甲真菌病患者的菌种分布和体外药敏试验做一回顾性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用药依据。

  • 标签: 抗真菌药 体外敏感性试验 甲真菌病 红色毛癣菌
  • 简介:ProteomeScan是一个高解析图像扫描仪,可以在数秒内生成高质量的2-D凝胶图像。ProteomeScan扫描仪具有图案提示软件和允许使用者选择他们想要的类型而连择扫描解析度、压缩和扫描速度。使用者可以转换透射模式或反射模式,还可以对不同颜色的样品进行扫描,可以非常容易的扫描不同染色的凝胶.

  • 标签: 检测仪 图像扫描仪 斑点 超级 凝胶图像 反射模式
  • 简介:降钙素原是降钙素前体物质,作为炎性标志物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可作为多种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指标,现就降钙素原与某些疾病的临床检测运用进行综述.

  • 标签: 降钙素原 感染 诊断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Ca2+和Na+诱导细胞凋亡的最佳浓度及时间,并用甲基绿一派诺宁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的形态变化。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梯度及时间梯度的Ca2+和Na+胁迫处理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得诱导的最佳浓度及时间;用甲基绿一派诺宁染色法检测诱导凋亡的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大蒜根尖细胞和鸡血红细胞的形态特征变化。结果:诱导处理的最佳Ca2+和Na+浓度为0.4mol/L,最适时间约为8h,且CaCl2的诱导效果较NaCl好;经甲基绿一派诺宁染色,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大蒜根尖细胞、鸡血红细胞凋亡细胞的细胞核均呈蓝紫色,细胞质呈红色。结论:找出了诱导细胞凋亡的最适Ca2+和Na+浓度和时间,并检测到细胞凋亡。

  • 标签: 细胞凋亡 离子胁迫诱导 甲基绿-派诺宁 洋葱鳞茎内表皮 大蒜根尖 鸡血红细胞
  • 简介:人类在血型检测中遇到的百年难题,终于破解。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人ABO血型纳米磁珠检测技术与试剂开发”,在理论、技术与工艺三方面获得突破,解决了红细胞不能长期保存的国际性难题,并将结束我国血型检测长期以来只能测定一半血型的局面。

  • 标签: ABO血型 检测技术 破解 基金项目 企业创新 长期保存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由于微生物毒素所导致的食品污染问题.在当前涉及的所有食品安全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微生物污染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鉴于此,使用科学的方法准确、快速地对食品微生物进行检测,对于有效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至关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检测食品微生物的相关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主要包括传统的PCR检测技术、电阻电导测定法、快速测试片法、重量分析稀释计和理化检测法等.

  • 标签: 食品微生物 检测方法 食品安全
  • 简介: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等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真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由于不同病原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能否准确诊断病原菌直接影响药物的选择。及时准确地检测真菌感染以及确定菌种,在临床治疗中尤为重要。该文对真菌感染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真菌感染 病原菌 检测方法
  • 简介:植物病害诊断是通过病菌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等步骤实现的。在过去的10年里用于细菌鉴定的基因组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简化和促进了病菌的检测和鉴定,但是DNA分子检测方法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培养检验和表型检验方法。文中介绍了未显示病害症状的植物或植物产品中已知细菌的免疫检测和基因组DNA检测方法,以及细菌病害诊断鉴定的新方法。

  • 标签: 病原细菌 免疫检测 DNA分子检测 基因组探针 多相分析诊断
  • 简介:利用SSR标记分析陆地棉野生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对材料间相似系数的变异系数进行显著性测验和矩阵相关性测验,探讨引物和多态性位点数对研究结果准确性的影响。90对多态性引物在42份供试材料间共检测出530个等位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440个,占83.01%。多态信息含量范围为0.046~0.888,平均为0.649;Shannon多样性指数在0.113~2.289之间变动,平均为1.248。显著性测验显示,当引物按PIC值降序排列时,利用25对引物或者150个多态性位点即可获得较准确的结果;升序排列时,至少需要50对引物或200个多态性位点才能获得较准确的结果。矩阵相关性测验显示,降序时20对、升序时50对引物或者达到150个多态性位点聚类即可达到90对引物时的精度。此外,在引物量较少时,扩增位点数较多的引物所提供的信息量更大,随着引物量的增加,这种差距趋于不明显;等位位点总数较少时,引物数量更重要,随着位点数的增加,引物信息含量的重要性已高于引物数起主导作用。综上,若要客观反映出42份陆地棉野生种系的遗传关系,有必要选用多态性引物30对,扩增多态性位点150个以上,增加引物到50对以上为佳。

  • 标签: 陆地棉 野生种系 SSR 引物 多态性位点 聚类
  • 简介:【背景】小麦叶疫病菌于20世纪60年代入侵我国后,迅速传播扩散并在局部区域造成严重危害,对我国小麦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方法】设计出检测小麦叶疫病菌的特异性引物,建立快速检测该病菌的PCR方法。用真菌通用引物ITS4/ITS5对小麦叶疫病菌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使用DNAMAN软件设计出检测该病菌的特异性引物LJY1和LJY2,优化PCR反应体系。【结果】建立了该病菌的PCR检测方法,PCR反应体系:25mmol·L^-1MgCl22.5μL,10mmol·L^-1dNTP1.0μL,10μmol·L^-1引物各0.5μL,DNA模板8ng,最佳退火温度57.6℃。【结论与意义】该方法可以准确地将小麦叶疫病菌与其他链格孢属的真菌区分开。本研究结果为小麦叶疫病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依据,能够有效防止该病菌在小麦进出口贸易中传入我国。

  • 标签: 小麦叶疫病菌 PCR 体系优化 引物LJY1和LJY2
  • 简介:目的比较实验大鼠泰泽菌检测方法─nested-PCR、IFA、免疫抑制诱发试验-触片染色镜检和组织病理学诊断.方法根据泰泽菌16SrDNA合成引物,对16个菌株作nested-PCR扩增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试验、验证.将此PCR应用于20只免疫抑制Wistar大鼠和5只非免疫抑制SD大鼠泰泽菌检测,并作IFA、常规细菌学检测和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nested-PCR中仅有泰泽菌出现196bp特异性扩增条带;而15株非泰泽菌均未出现此扩增条带.该PCR能检出10pg泰泽菌DNA.将此PCR应用于大鼠泰泽菌检测,结果未检出阳性样品.nested-PCR与常规细菌学检测、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相一致.采用IFA方法,以购得的大鼠泰泽菌抗原片对上述25份大鼠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有6份血清产生非特异性反应.结论采用IFA对动物群进行筛查出现阳性结果,须采用免疫抑制诱发试验、PCR和组织病理学诊断技术组合进一步验证.本研究建立的nested-PCR方法,特异、敏感、快速,结合组织病理学诊断技术对实验动物泰泽菌感染可做出精确诊断.

  • 标签: 大鼠 泰泽菌 芽孢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荧光抗体技术 检测方法
  • 简介:目的分析粪便中检出念珠菌孢子或假菌丝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08年4月住院患者送检的粪便标本,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鉴定念珠菌菌种,并记录患者粪便常规及临床资料。结果其间共检测1011份粪便,有86份(8.51%)有真菌生长;其中念珠菌阳性76份(7.52%)。60岁以上老年人阳性者33份(占43.42%)。基础疾病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三者为著(占31.58%)。有21例患者(27.63%)粪便性状有异常,以糊状便为主。结论粪便中检出芽生孢子和(或)假菌丝对诊断念珠菌性胃肠道感染有重要价值,尤其要关注抗生素应用患者。

  • 标签: 粪便 念珠菌 孢子 芽生孢子 假菌丝
  • 简介:生物芯片是上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种微量分析技术,因具有准确、快速、信息量大等特点而发展迅速。简要介绍了生物芯片的基本原理、种类及其X-作原理与应用前景,并深入探讨了生物芯片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包括对转基因食品、食品微生物、食品营养成分、食品原料等的检测;对现今生物芯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前景做了分析展望。

  • 标签: 生物芯片 食品检测 应用 展望
  • 简介: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生物大分子,与一切揭开生命奥秘的重大研究课题都有密切的关系。蛋白质的分离与检测是蛋白质研究的主要技术之一。我们就蛋白质检测的常规方法、电化学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电泳法和质谱法等进行了简要综述。

  • 标签: 蛋白质 检测 方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