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无论是在教室、图书馆还是公交车上,我们常常会遭遇别人的“抖腿神功”。其威力不可小觑.往往使人心神不宁、坐立不安。想改掉抖腿这种不由自主的习惯怎么办?

  • 标签: 初等教育 漫画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感应类从》的作者问题存有争议,《说郛》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均定作者为张华;而天一阁钞本前有陈星南题词,认为其作者可能是狐刚子,且书名应为《感应类从谱》;《四库全书总目》亦认为题作者为张华是依托。结合古人对待图书的随意著录甚至删改以至变更书名,以及《博物》一书在后世遭删改、部分与地理相关的内容被摘录并被名为《张华博物记》《张华博物地名记》等情况来看,《感应类从》可能是从《博物》中摘录出来的有关物类相感的内容。从具体内容来看,《感应类从》与《博物》有较多相近甚至雷同的说法,所以《感应类从》应该是《博物》的一部分。

  • 标签: 《感应类从志》 《博物志》 物类相感
  • 简介:西晋张华所撰《博物》既是博物怪类小说的集大成者又是博物怪类小说的终结者,其哲学思想在汉谶纬神学与魏晋玄学的影响下体现出天人合一、重视实践、神秘主义等倾向,成为研究魏晋哲学思潮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 标签: 《博物志》 张华 哲学思想 小说
  • 简介:《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显然并非成书于一时,也不是一个作者写的。《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 标签: 《山海经》 神话传说 地理知识 参考价值 民间传说 大禹治水
  • 简介:博物》是魏晋时期的一部重要典籍,就其体例看,当属杂家;就其部分内容看,则具有小说的特点;对后世文学与小说创作有着深远影响,作者本人及历代学者都为其撰写了序跋。本文通过对众多序跋的深入分析,论证了《博物》的性质、佚文及传播情况。

  • 标签: 博物志 序跋 性质 传播
  • 简介:博物》作为西方艺术史早期的一部重要文献,记载了公元一世纪之前的西方古典世界的传统思想与艺术脉络,有所侧雩地描述了古罗马人在艺术收藏与赞助领域的趣味与智性世界。其中,肖像作为古罗马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艺术品,其表现形式、艺术风格与社会功能都带有古罗马世界深深的烙印。本文以梳理老普林尼的《博物》为出发点,通过探寻古罗马肖像艺术所处的历史情境,蓟析老普林尼笔下的肖像艺术传统与具有写实倾向的罗马式肖像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从而试图还原历史的语境来理解肖像艺术在老普林尼时期以纪念性为主的社会政治功能。

  • 标签: 《博物志》古罗马 肖像 写实 纪念性 功能
  • 简介:博物》地理博物体的形式使它的内容无所不包,类似于当时的百科全书,但它并不是纯知识性的介绍,还有很浓的故事性、趣味性,它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设置,它所开拓的很多题材和内容都在后世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充实,为后来小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 标签: 博物志 地位 影响
  • 简介:对观众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包括对观众的描述性研究、心理及行为特点研究、观众参观体验的长期影响三大板块,其中观众心理及行为特点研究具体包括了观众参观行为的动机需求和认知规律两方面内容。以上内容依次回答了“谁参观博物馆”、“为什么参观博物馆”、“如何参观博物馆”、“长期影响怎样”的问题。该方法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是一个从探求观众的表征特性到其参观内在能力的研究过程。

  • 标签: 博物馆 观众 系统研究
  • 简介:中国古代“博物”观念及其相关工具书具有鲜明的人文特征,反映了中国传统的知识结构和分类体系。西方学科分类意义的博物学概念在近代传入中国,据此,中国编辑出版了新式博物学教科书和辞书。考察中国博物观念及其工具书从古代到近代的演变,比较中西知识结构和分类体系的不同.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

  • 标签: 博物学 工具书 类书 知识结构
  • 简介:博物》34~36卷收录了丰富的古希腊罗马艺术品信息和艺术家轶事,成为今天我们管窥古代艺术的重要材料。尽管它们经常成为艺术史研究的材料,但也并非是单纯的艺术文献,而是在罗马帝国中心论支配下组织起来的包罗万象知识的一部分。

  • 标签: 古罗马 《博物志》 艺术部分 罗马帝国中心论
  • 简介:2017年5月6日至17日,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主办,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文联、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承办的“南风北韵——郭光艺术作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一厅隆重开展,共展出郭光先生近几年来精心创作的60余件大写意花鸟画巨幅作品,充分展现了郭光在积极探讨花鸟画书写与表现的新形式和新方法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受到了首都美术界专家学者及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 标签: 花鸟画 郭志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昆明警察博物馆创建于2001年7月12日,2002年4月1日正式开馆。陈列面积2219.73平方米,展厅面积1011.45平方米,展出藏品2379余件。设置:序厅、昆明警察历史厅、交通管理厅、消防管理厅、侦查破案厅、治安管理厅、后勤装备厅、禁毒馆、英烈厅。现藏的四千余件展品,均为史料征集实物中精选出来的精品,记载了近百年的沧桑历史和职能演变。

  • 标签:
  • 简介:中国消防博物馆(国家防火防灾教育基地)是由公安部消防局筹建,2010年11月9日向社会开放的消防行业唯一的国家级主题博物馆。馆内收藏、陈列有北京山顶洞人用火遗迹化石、甘肃大地湾建筑火灾木炭、商代火灾记录甲骨残片、汉代'东井灭火'井栏陶器、唐代琉璃鸱吻、清末水会灭火器具、近代消火栓、不同时期的消防员装备等反映各个历史时期人们识火、用火、治火和重大火灾的历史遗存。

  • 标签:
  • 简介:甘肃警察博物馆于2017年6月30日正式开馆,场馆总建筑面积为2800平方米,由'历史回眸''南梁烽火''创业发展''守望平安''鱼水情深''陇原铁警''剑胆琴心'七个展厅组成,主要展示甘肃警察诞生、成长、变迁、发展的辉煌历程。甘肃警察博物馆展陈实物1000余件、图片800余幅、视频100余部、场景15处、圆雕15件、浮雕3处、多媒体67台、展柜103个、互动体验29项。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惠州市警察博物馆是由广东省惠州市公安局始建于2005年6月,占地面积2810平方米,展陈面积1350平方米,现有藏品2000余件。有常设展和专题展。常设展《中国(惠州)警政发展史》分为3个展区:中国(惠州)古代警政展区、中国(惠州)近现代警政展区、惠州当代公安展区。专题展设惠州公安近期工作、专项工作和警察文化等展区。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