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正>上海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了郭豫适的《红楼研究小史稿》。该书是一本十三万字的阐述关于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研究历史的学术著作,是作者十多年来教学与科研的成果。二百多年来,围绕《红楼梦》进行的评价、讨论和辩难,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中的重要组成部

  • 标签: 红楼梦 研究历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 文学名著 学术著作 研究资料
  • 简介:宁波位于浙东,与绍兴接壤,通称"宁绍平原"。宁波是我国重要港口城市,远在唐代即为对外贸易主要港口之一。宋代设有"市舶司"。宋、元时一度成为海外贸易重镇。明代末年,海运远及西洋。1942年辟为"五口通商"之一。辖有鄞州、慈溪、奉化、象山、宁海、余

  • 标签: 甬昆 宁波 演出剧目 昆剧 昆山腔 饰演
  • 简介:王来咸,字征南,浙江鄞县人。先世居奉化,自祖父居鄞,至来咸徙同春,从同里单思南受内家拳法。内家者,起于宋武当道士张三峰,其法以静制动,应手即仆,与少林之主于搏人者异,故别少林为外家。其后流传于秦、晋间,至明中叶,王宗岳为最著,温州、陈州同受之,遂流传于温州。嘉靖间,张松溪最著。松溪之徒三四人,宁波叶继美为魁,遂流传于宁波。得继美之传者,日吴昆山、周云泉、陈贞石、孙继槎及思南,各有授受。思南从征关白,归老于家,以术教,颇惜其精微。

  • 标签: 《清史稿》 文摘 太极拳 拳式 起源
  • 简介:<正>本书作者山东师大安作璋教授、华中师大熊铁基副教授,是著名的秦汉史专家。安作璋教授很早就致力于秦汉史研究,著述甚多,五十年代就出版了《汉史初探》、《两汉与西域关系史》;熊铁基副教授近年出版了《秦汉新道家略论稿》。二位合作研究秦汉官制史,对不同地区学者之间的合作研究开创了良好的风气,提供了示范。

  • 标签: 秦汉史 汉史研究 中朝官制度 地方官制 关系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 简介:对照校勘中华书局点校本《清史稿·西藏传》发现其部分内容主要是依据魏源的《圣武记》编写,未加查核即照抄转。根据藏、汉文史料和现代藏学家的科研成果,考证两书均有违史实之误,现加以订正,供历史研究参考。

  • 标签: 《清史稿》 西藏 《圣武记》
  • 简介:作为前清遗老,金梁虽入民国,依然心恋旧朝,参与的政治活动,具有深刻的政治目的和动机。金梁并非清史馆的首聘馆员,仅参与了《清史稿》后期的校刻工作,但他与《清史稿》的关系却非同寻常。他几乎执掌校刻史稿的全部职权,在史馆校勘史稿。北伐胜利之际,他趁时局混乱,私自对未刊史稿进行了增写和改动。虽然金梁的行为有违史书撰述原则,但这部清代史料著作得以保存下来,他起的作用不容忽略.

  • 标签: 金梁 《清史稿》 清史
  • 简介:一、引言《地理志》为廿四史常设的志书之一,共有十六部之多(或称《郡国志》、《州郡志》、《地形志》、《郡县志》、《职方考》)。这十六部《地理志》就其文献性质而言,其实是最後成书的定本。至於定本如何形成,纂修人员又如何组成,由於档案文献尤其是原始稿本的缺乏,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多还粗略。

  • 标签: 地理志 纂修 清史 文献性质 档案文献 定本
  • 简介:前言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我国古代社会,也和古代希腊一样,不但整个学术辉煌灿烂,而且逻辑思想丰富多采。春秋战国时期,惠施、公孙龙、荀况、韩非都各具有自己的逻辑思想。特别是墨家后学,它作为一个学派,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撰写了具有百科全书式的逻辑专著《墨经》。及至两汉,中国的逻辑界仍然名家辈出,各有创新,《淮南子》一书发展了中国的古典归纳逻辑,桓谭、王充发展了中国古典的论征逻辑,魏晋南北朝时期,“名辩”之风又复昌盛。就整个来说,虽然魏晋人的“名理”之学,不免流

  • 标签: 逻辑思想 《墨经》 魏晋人 荀况 春秋战国时期 白马论
  • 简介:清中期文人和瑛,宦海浮沉五十余年,在边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清史稿》有传,然其《传》多有载述衍误、纪年错误、承袭疏漏等瑕疵。以史籍与新出档案参证,进一步探讨《清史稿·和瑛传》的几个问题:一,姓氏、字号问题;二,有无担任安徽布政使;三,为驻藏办事大臣时间;四,离任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时间;五,任大理寺少卿时间。

  • 标签: 清史稿 和瑛传 新证
  • 简介:《清史稿》李鸿章传原文约六千余字,由于撰稿者观点的偏颇、资料的短缺以及时代的局限,错漏舛误之处不少.以一窥全,属于《清史稿》人物列传中共同存在的问题,主要可归纳为四方面:一、结构失调,偏重政治、军事,而忽略其他方面.

  • 标签: 《清史稿》 李鸿章 人物列传 军事 晚清 资料
  • 简介:民国初年桐城派学人马其昶、姚永朴、姚永概等入史馆参与编修清史。他们久居史馆,主修列传,辅以书志,为成一代名史而兢兢业业。他们将"辞章、考据、义理"与"才、学、识"相联系,在编修清史过程中注重史料的搜集、运用,追求史事真实,在文辞上颇守家法。他们所修史稿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未被《清史稿》收入,但不能抹杀他们所付出的辛勤努力。

  • 标签: 桐城派 《清史稿》 马其昶 姚永朴 姚永概
  • 简介:<正>近日见到邵敬敏先生装帧精美的新著《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11月,以下称《史稿》),开卷展读,一气看完,不由赞道:一部不可多得的史书!简要说来,《史稿》至少在史料、史论、溯源三个方面颇具特色。

  • 标签: 汉语语法学史 三个方面 史料 语法教学 现代汉语 语法研究
  • 简介: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武作成先生《〈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一书,共收《清史稿·艺文志》未收之清人著述一万余种,为研究者提供了较准确、可靠的文献资源信息和检索途径,对于研究清人著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因各种原因偶有纰缪之处,如书名著录错误、作者姓名错讹等。该文指出其著录失当之处,以便使这部工具书更加准确完善。

  • 标签: 《〈清史稿·艺文志〉补编》 清史 史志目录
  • 简介:本文简述了“二十四史”所含各书及其形成,《清史稿》的主要内容及其版本概况,辨析了“二十四史”与《清史稿》的关系。同时,也叙及民国新史学产生以来,史学界对被封建社会列为正史的“二十四史”等传统史料价值的认知变化。

  • 标签: “二十四史”《清史稿》
  • 简介:<正>中华书局点校本《清史稿·地理志六》桐城县下有:“东南:大江自怀宁入,东流,经县西南练潭驿为练潭河。”此说明显错误,当有脱漏。首先,大江并不经过练潭驿。据康熙《安庆府志·地理志》记载,练潭在桐城县南七十里,“其西受怀、潜二邑之水,北连白兔河,南达枞阳入

  • 标签: 地理志 清史稿 桐城县 校补 点校本 中华书局
  • 简介:中华书局标点本《清史稿》卷61《地理八》(1976年版)山东临清直隶州下云:“初沿明制,为东昌属州,领县二。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直隶,割武城、夏津、丘还隶,而馆陶还东昌。”此处“夏津”与“丘”间标点可资商榷。

  • 标签: 中华书局标点本 《清史稿》 地理志 正误 “丘” 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