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南中环桥东殷家堡小区东门俄罗斯大学留学服务中心咨询电话:0351—56025660351—4048266机构简介海国教育是由圣彼得堡希望国际文化传播公司与山西海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组建而成,是全国在中俄文化教育科技交流领域专业的公司之一,也是全国专业从事中俄教育文化交流的公司。

  • 标签: 图志教育 海国图志
  • 简介: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六月的一个夜晚,被发配新疆伊犁充军的林则徐路经京口(今江苏镇江)。在与两江总督裕谦幕客魏源会晤时,将自己在广州主持翻译的《四洲》书稿交付之,并郑重嘱托他进一步广泛收集资料,编撰一部更为详尽、可靠的史地全书,以助制定抗敌御侮良策。

  • 标签: 《海国图志》 《四洲志》 两江总督 收集资料 林则徐 道光
  • 简介:1852年,百卷本《海国》终在扬州杀青付梓。刊刻行世。这部在中国近代史乃至亚洲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著述虽然由魏源署名.却凝聚着林则徐的心血.可以说两人同为它的编著者。

  • 标签: 《海国图志》 林则徐 魏源 中国 近代史
  • 简介:魏源写作贯穿着鲜明的经世致用精神,故在编撰上具有与传统历史地理著作不同的特色."以西洋人谭西洋"的史料方法,撰写世界历史地理著作的综合体例,以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为重点的丰富内容,使之成为中国近代最早、最有系统地研究世界各国历史、地理、文化的划时代著作.

  • 标签: 《海国图志》 魏源 编撰
  • 简介:19世纪中期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史地的著作《海国》东传日本,对促进日本了解世界以及之后的明治维新都具有相当的积极作用,对近代日本的政治和思想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海国》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当时日本的情况,对该书带给近代日本在思想上和意识形态上的几点影响进行阐述,以期对近代中日在思想文化上的交流有一个更生动的认识。

  • 标签: 《海国图志》 日本 影响
  • 简介:缘起:魏源接力林则徐《海国》的原本为林则徐主持编辑的《四洲》,而《四洲》来源于英国人慕瑞编著的《世界地理大全》。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但历史没有留给他足够的时间。1841年6月,承担鸦片战争失败责任的林则徐被流放新疆,途经现在的镇江时,正在此地的老朋友魏源尽地主之谊,热情款待。林则徐预感自己可能没有机会继续编写《四洲》了,遂将书稿交给魏源,希望他在此基础上编写一部合乎中国人需求的世界概览。魏源没有辜负老友的期待,在此后1年时间里,魏源以林则徐《四洲》为基础,广搜新旧资料,成《海国》50卷,1843年初版于扬州。

  • 标签: 《海国图志》 《四洲志》 世界地理 林则徐 近代中国 鸦片战争
  • 简介:魏源是我国清末著名爱国学者和思想家,他知识渊博,著述甚广,其中尤以他所编著的《海国》闻名于世。《海国》是魏源在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的基础上扩充编写而成的。从1842年至1852年十年间,该书增补刻印三次,由50卷约57万字和地图对幅、洋炮图式8页,增加为100卷88万多字和各种地图75幅、西洋船炮器艺等图式对页。由于《筹海篇》编在全书之首,且在书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人们一般认为此书主要是谋划海防建设的。有人甚至认为它是一部海访全书;书中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各国地理、历史情况,其宗旨也是为了使人们在了解世界格局和形势发展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重视我国的海防建设。笔者认为,这样的估价仍不够全

  • 标签: 《海国图志》 国家安全 魏源 国家安全战略 军队建设 情报意识
  • 简介:<正>以罪恶的鸦片贸易作为“唯一的‘开门的芝麻’”,并以罪恶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大门向西方侵略者“永恒”、“体面”地敞开,19世纪中叶西方经济军事势力的大规模入侵,把原来闭关自守的中国强行挟进近代世界的潮流.中国人开始面临一个史无前例的历史课题:在强大的西方经济军事侵略面前,中华民族怎样才能生存下去并发展起来?

  • 标签: 《海国图志》 魏源 中国近代 19世纪中叶 西方侵略 鸦片战争
  • 简介:研究者通常认为国际法领域的现代汉语语词之发展肇端于丁韪良(WilliamA.P.Martin)翻译的惠顿(HenryWheaton)《国际法要素》(ElementsofInternationalLaw),这本书于1864年在总理衙门资助之下由崇实馆刊印。丁韪良将书的标题译为“万国公法”,

  • 标签: 国际法 《海国图志》 万民法 中国 汉译 编纂
  • 简介:海国是由靺鞨人建立的中国古代东北地方政权,公元698年由大祚荣建国,926年被辽灭亡,传15世,229年。渤海国强盛时期疆域包括我国东北大部、朝鲜半岛北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渤海国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对我国乃至东北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被誉为"海东盛国"。金毓黻把此前散见于中外各种典籍中的渤海史料汇集在一起,编成了研究渤海历史的集大成之作——《渤海国长编》,此书是一部记载渤海历史的通史,史料真实性强,成为研究渤海历史的主要著作,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在渤海史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标签: 金毓黻 渤海国志长编 体例 史学价
  • 简介:摘要:《渤海国长编》是金毓黻历经10年心血所写的一部关于渤海国史的重大著作。渤海国政权在历史上影响比较大,因此,对于它的研究也一直是中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研究渤海国的历史和文化对于研究中国东北部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及汉文化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传播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金毓黻 渤海国志长编 历史地位
  • 简介:王廷鼎著《杭防营》稿抄本,原三多旧藏,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由于王廷鼎和杭州旗营诸人往来频繁,所以书中保留了很多有关杭州旗营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当中人物传记部分,是对清代杭州旗营驻防历史,乃至清代杭州地方历史和八旗历史的一大补充,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 标签: 《杭防营志》 王廷鼎 文献价值
  • 简介:澳门地标之一的大三巴牌坊是当年圣保禄教堂的前壁。这个教堂1602年奠基,1637年竣工,1835年,被一场大火烧毁,只剩前壁。在圣保禄教堂边,曾是远东第一所西式大学——圣保禄学院。许多东来的西方传教士,曾在此停留、学习,然后进入中国或亚洲其它地区传教。澳门,曾经是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的第一站,这个南中国沿海小城,曾在中西文化交流吏

  • 标签: 西方传教士 澳门 郎世宁 清代宫廷 圣保禄学院 中国传统绘画
  • 简介:图学是中国古代科技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和图样名词的厘定映射了中国古代图学的科学成就。这些有关图学的名词,所涉学科甚多,门类甚广,表现了极为深远的图学社会化内容。文章以此为题,探讨了中国古代地图、建筑图、机械制图等图学名词的历史源流。

  • 标签: 图学 地图 建筑图 机械图 耕织图 源流
  • 简介:每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都有历史的连续性,形成文明程度的标志。中国传统图案,特别是传统中经典的图案,是上下八千年文明积累的结果,图案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直到成为广大民众普遍认同和接受,是经受了时代变迁、文化融合以及移风易俗的长期考验后的文化积淀,它们会变化,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所致,有生命力的东西变化或转型是必然的,否则就成了死水一潭,俗话说“流水不腐”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同样适用于中国的图案文化。从装饰的角度看,我国的传统装饰所不同于西方者,是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渗透于人民大众的精神生活之中,是伟大民族复兴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内容之一。它不但没有陈旧和过时,历史证明是与时俱进,具有强盛的生命力。

  • 标签: 图案 图像 装饰 内涵与寓意
  • 简介:海国作为我国唐代的一个地方少数民族政权和属国,在立国200多年间与唐朝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对唐代东北地区的开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渤海国与当时的邻国新罗和日本也有着十分密切的接触和交往,为将盛唐文化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本文选取渤海国早期历史中比较重要的王族渊源、营州反叛与震国建立的关系、渤海王国诸称谓之寓意源流3个问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考释和探讨。

  • 标签: 渤海 契丹 唐朝 震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