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循证护理对 ICU患者下肢静脉发生的影响。 方法: 选择自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到本院 ICU 进行治疗的病患参与研究,根据研究的标准从中选取 20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均 100 例病患。参照组病患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病患采取循证护理方式。对比两组病患下肢静脉的发病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病患的下肢静脉发病明显低于参照组病患( P<0.05 );研究组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病患( P<0.05 )。 结论: 对 ICU 病患展开循证护理,能够用很大程度上避免下肢静脉发生,有效控制其发病,并且大大提升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进医患、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ICU 下肢深静脉血栓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术前双下肢静脉发生及危险因素。方法:于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本院收治的 1000例髋部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统计术前双下肢静脉发生,并分析高危因素。结果:髋部骨折患者 1000例中有 60例术前双下肢静脉( 6.00%)。非双下肢静脉者与双下肢静脉者的骨折类型、术前纤维蛋白原、术前 D-二聚体、合并内科疾病、性别无差异( p>0.05);但是在骨折到手术时间、术前红细胞、术前血红蛋白、年龄存在差异( p<0.05)。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超过 60岁、骨折到手术时间超过 7d为髋部骨折术前双下肢静脉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骨折到手术间隔时间越长、年龄越大的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静脉的风险更高,临床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髋部骨折 术前 双下肢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ABO血型患者下肢闭合骨折后下肢静脉形成(DVT)发生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8月至2018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 951例下肢骨折患者,男924例,女1 027例;年龄中位数为63(46, 78)岁(16~102岁)。按照血型分组:O型组572例,A型组564例,B型组609例,AB型组206例。入院12 h内常规行双侧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比较所有下肢骨折患者、膝关节以近骨折患者、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膝关节以远骨折患者,以及< 60岁骨折患者、≥60岁骨折患者不同血型组的DVT发生。结果O型组、A型组、B型组、AB型组下肢骨折患者DVT发生分别为26.75%(153/572)、28.72%(162/564)、34.32%(209/609)、29.61%(61/206),其中B型组DVT发生显著高于O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膝关节以近骨折患者按ABO血型分组后DVT发生分别为28.74%(98/341)、28.99%(100/345)、39.45%(144/365)、30.97%(35/113),其中B型组DVT发生显著高于O型组和A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8)。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膝关节以远骨折患者及<60岁患者ABO血型分组后DVT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患者按ABO血型分组后DVT发生分别为30.99%(97/313)、33.33%(108/324)、45.22%(156/345)、34.74%(33/95),其中B型组DVT发生显著高于O型组和A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不同ABO血型下肢骨折后DVT的发生不同,B型血DVT发生最高。血型对于下肢骨折后DVT发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膝关节以近骨折和60岁以上的患者。

  • 标签: 下肢 骨折 血型 静脉血栓形成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脑出血昏迷患者下肢肿胀发生下肢静脉发生及肺栓塞发生的影响。方法择选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79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40)。常规护理干预于对照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于观察组实施,对两种护理方式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下肢肿胀、肺栓塞、下肢静脉发生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均明显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将综合性护理干预于其临床护理中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脑出血 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患者术后全方位护理在下肢静脉发生中的护理价值进行研究。方法:用对比研究,选2022年3月-2023年3月间骨科手术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设置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用全方位护理,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对比患者下肢静脉发生,评价护理价值。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发生为2.5%、护理依从性为97.5%;对照组下肢静脉发生为27.5%、护理依从性为7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观察组护理优势明显。结论:骨科患者术后存在明显的下肢静脉发生,适当应用护理措施能够改善这一现象。全方位护理能够对患者术后进行更加全面的护理,对控制下肢静脉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骨科患者 术后护理 全方位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外科术后优质护理干预对下肢静脉(DVT)发生的影响。我们假设,通过实施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DVT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方法:1. 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2.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一系列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包括:a) 早期活动指导;b) 健康饮食建议;c) 定期下肢肌肉按摩;d) 实时监测下肢静脉流情况。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72小时、一周、两周时的下肢肿胀程度,以及DVT的发生。结果:1. 实验组患者下肢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术后下肢水肿。2. 实验组DVT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约为10%,而对照组则高达30%。结论:本研究表明,外科术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下肢静脉发生,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这一结果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表明优化护理措施对于预防DVT的重要性。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不同护理措施对DVT预防效果的影响,以及患者个体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 标签: 外科术后 优质护理干预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对脑出血昏迷患者下肢肿胀发生下肢静脉发生及肺栓塞发生的作用。方法观察13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不同护理方案的疗效,拟定此研究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对照组65例与观察组65例,以常规护理为对照,分析综合性护理价值。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较对照组快,且下肢肿胀、下肢静脉及肺栓塞发生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对降低下肢肿胀发生下肢静脉发生及肺栓塞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脑出血 昏迷 下肢肿胀 下肢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科创伤静脉发生及危险因素。方法对64例骨科创伤静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脉发生为13.94%。多部位(≥2处)骨折患者DVT发生远远高于单部位骨折患者,差异显著(χ2=8.309,P=0.004)。DVT发病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DVT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制动时间比非DVT患者长。结论骨科创伤患者中具有一定的静脉形成发生。DVT形成与患者的年龄、病史、骨折部位、手术时间和术后制动时间等有关系。临床医生应注意这些危险因素并采取措施降低DVT的发生

  • 标签: 骨科创伤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术后预防下肢静脉发生情况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护理提供经验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收治72例脑出血行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为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方式,观察护理期间两组患者下肢静脉发生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对该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发生下肢静脉例数为1例,发生为2.78%低于,对照组有4例发生下肢静脉发生为11.11%,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44%远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常规护理,对脑出血术后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能有效的控制和预防下肢静脉的形成,有利于护患关系融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 集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静脉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另实施静脉前瞻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2周后下肢静脉发生以及出院4周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发生为3.8%,对照组为2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4周后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情绪、心理健康、活力、疼痛、社会功能以及总体健康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可有效降低下肢静脉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经验值得借鉴。

  • 标签: 脑卒中 前瞻性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产期护理对产妇剖腹产下肢静脉发生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剖腹产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产期护理,并将两组的下肢肿胀发生下肢静脉发生以及产妇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剖腹产产妇的下肢肿胀发生下肢静脉发生以及产妇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产期护理可有效减少产妇剖腹产下肢静脉发生,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围产期护理 产妇剖腹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静脉形成(DVT)发生的影响。方法 以100例脑出血手术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下肢DVT发生。结果 观察组下肢DVT发生为2.00%(1/50),低于对照组12.00%(6/50)(P<0.05)。两组干预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延长,观察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栓知识宣教、血管转向护理、防护技能指导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49/50),高于对照组84.00%(42/50)(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可降低脑出血患者下肢DVT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恢复,改善机体的凝血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脑出血 手术患者 下肢深静脉 血栓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静脉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 2 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脑出血患者 92例,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下肢静脉发生状况、凝血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总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下肢静脉发生更低( P < 0.05 );干预前两组 AT-Ⅲ、 D-D、 TT凝血指标水平无可比性差异( P > 0.05 ),干预后研究组各凝血指标均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出血手术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下肢静脉几率,可考虑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脑出血手术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脑出血手术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下肢静脉的作用。方法:通过双盲法将在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参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均有41例;参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和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发生。结果:在护理干预之后,相比于参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下肢静脉发生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的实施对降低和预防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静脉发生具有显著作用,可有效促进最终手术效果的提高,该种护理模式存在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脑出血手术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静脉发生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手术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各50例,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下肢静脉发生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静脉发生,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脑出血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出血偏瘫患者下肢静脉发生情况的影响,并探究其发生的概率。方法:以2022年1月至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地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的患者以常规的治疗,而对观察组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的治疗外,还实行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对疾病知识的知晓、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指数(Barthel指数)、两组患者出现下肢静脉的概率。结果: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大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也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干预措施 脑出血偏瘫 下肢深静脉血栓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于下肢骨折术后静脉发生下肢浮肿以及患者心理状态的临床治疗影响。方法通过选自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90例患者,按照随机抽查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45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之后仍然使用常规性的术后护理方法,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施加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从而对两组患者的静脉发生下肢浮肿以及心理状态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相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发生相较对照组患者明显较低,两组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下肢浮肿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相较对照组患者明显较好,两组具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对下肢骨折患者在术后施以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静脉发生以及下肢浮肿,还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的恐惧、疼痛心理。

  • 标签: 心理护理 深静脉血栓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患者下肢骨折术后并发静脉发生影响分析。方法选择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80例纳入研究,均接受下肢骨折手术治疗。以数字随机分方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术后并发静脉发生情况、手术指标及相关知识掌握度。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静脉发生(0.00%)低于对照组(?2值=9.4697,P值=0.0021;)。结论对患者下肢骨折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