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AIRBBB与假性RBBB的鉴别诊断。方法对105例常规ECG的V1导联呈rSr'型的患者,进行3个不同层面的胸导联ECG与VCG记录,得出两者的形态特征差异。结果AIRBBB与假性RBBB在ECG特征上,当V1导联有r''''时,SI、v5相对增宽≥0.05s,最具有明显差异性(P<0.01)。在VCG的特征上,AIRBBB37例,3个层面横面终末向量均在右后、右后跨右前为主,终末延缓时限为30ms-60ms。假性RBBB67例,3个层面终末向量除1例呈右前附加环外,右前、右后均无典型附加环。终末延缓时限均<30ms。结论当V1导联呈rSr',SI、v5时限相对增宽≥0.5s时有利于AIRBBB的诊断。VCG特征为:(1)QRS环时限<0.12s,(2)附加环多在右后或不典型,(3)终末传导延缓时限≥30ms,可作为AIRBBB与假性RBBB的鉴别诊断依据。

  • 标签: 非典型不完全性有束支阻滞 鉴别诊断 假性右束支阻滞 终末向量 心电图
  • 简介:患者xx,男,75岁,因发作胸骨后憋痛、气短2年、加重6小时,于2007年6月17日上午7时10分入院,病人无高血压病史,患糖尿病10年,有烟酒嗜好,入院当天病人休息时,出现胸骨后憋痛、气短,舌下含化硝酸甘油不缓解,查体:血压128/78mmHg,神志清晰,口唇微绀,无颈静脉充盈,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

  • 标签: 房性早搏未下传 右束支阻滞 交替现象 高血压病史 心律 等频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79岁.主因发作心前区闷痛2竽,活动后气短5年余,拟诊为冠心病,陈旧前间壁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早搏,间歇完全传导阻滞,心功能4级入院.患者1995年10月8日心电图出现间歇完全传导阻滞(图1),之前为正常心电图(图2).1995年10月9日始表现为持续完全传导阻滞,其后共行心电图检查12次,均表现为完全传导阻滞(图3),并于1996年10月9日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亦表现为持续完全传导阻滞.

  • 标签: 心电图 临床分析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心室肥厚伴完全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左心室肥厚伴完全传导阻滞 2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左心室肥厚 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通过 X射线、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诊断,根据其诊断结果确认单纯左心室肥厚和左心室肥厚伴完全传导阻滞。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各项指标:其中以左室电压最高值为计算标准,测量并计较其 QRS时间、 Rx+Sz、空间 QRS向量以及 RV5(V6)+SV1(V2)。结果:两组患者的 Rx+Sz、空间 QRS向量以及 RV5(V6)+SV1(V2)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 QRS 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 P<0.05)。结论: QRS时间延长可以作为诊断左心室肥厚伴完全传导阻滞的重要诊断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左心室肥厚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 特征
  • 简介:患者男,22岁,农民,3d前因受凉而感咽痛、头痛。1d前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静滴“白霉素60万u,地塞米松5mg”。输液完后约3h逐渐出现双下肢无力,至当晚发展至双下肢麻痹,但无心慌、心悸等。在外院未经处理,于次日早急送我院就诊。入院时查体:体温:37.5℃,脉搏:102次/min,

  • 标签: 地塞米松 就诊 低钾性麻痹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诊断 白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完全传导阻滞(CLBBB)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电图诊断准确。方法对首次发现CLBBB的40例患者进行追踪观察,急查心肌酶检出10例AMI者,1例为尸检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将余下29例单纯CLBBB患者的心电图与CLBBB合并AMI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对比,分析CLBBB合并AMI的ECG特征改变。结果完全传导阻滞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多样。结论新出现的完全传导阻滞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 标签: 左束支传导阻滞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描记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借鉴契约经济学上的不完合同理论,认为合同的不完产生合同漏洞,合同漏洞补充适用的范围就是因交易条件的不可观察和不可证实而产生的不完合同。通过诚信原则使合同关系扩大,使当事人之间的交易关系处理更有效率、更为公正,合同漏洞补充是建立在合同关系扩大化基础上的。经济学里的公平分配合同剩余利益与损失的建议方案也值得合同漏洞补充方法的借鉴。

  • 标签: 不完全合同 合同漏洞 合同关系 诚实信用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讨不完川崎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科(8)例不全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不全川崎病的主要表现及治疗。结论不完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不完,做出临床诊断很困难,临床儿科医生需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心脏彩超,尽早做出临床诊断,并使用人免疫球蛋白及阿司匹林治疗,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程度。

  • 标签: 不完全性 川崎病 人免疫球蛋白 阿司匹林
  • 简介:间歇完全阻滞(CLBBB)在临床上不多见,常被误诊为室心律失常,应当对这种心电图异常有足够的认识。本文就两份心电图进行分析。

  • 标签: 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心电图 病例分析
  • 简介:23例患儿只具备KD诊断标准6项中的2~3项,早期超声心动图检查也有助于不完KD的早期诊断,  本组23例中有21例发病早期WBC升高[(12.3~25.7)×109/L

  • 标签: 不完全性川崎 临床分析 例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不完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特征,探讨此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通过分析36例不完川崎病的临床特征,与34例典型川崎病进行比较,总结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治方法。结果对两组病例临床实验室数据进行分析,两者无明显差异性。结论不完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具有相同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化验、检查,有助于诊断此症。

  • 标签: 川崎病 不完全性 临床特征 诊断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完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常见症状、体征出现的几率,辅助检查异常点,为临床诊断不完川崎病提供诊断依据及方法,力争本病能够早诊断、早治疗。

  • 标签: 不完全性川崎病 临床特点 诊治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不完唇裂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23例双侧不完唇裂患者,观察患者术后效果,将术后效果分为3个等级,术后效果佳15例;术后效果一般7例;术后效果差1例。结论双侧不完唇裂修复术后效果佳,可以适用临床。

  • 标签: 双侧不完全性唇裂修复 双侧唇裂 术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诊断不完流产。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2012年间B超室收诊断的不完流产者367例;患者膀胱适当充盈后,平卧位,于下腹部作纵、横切面检查,观察子宫大小及宫内情况。结果本组367例患者中单纯不全流产者355例,不全流产伴宫内节育环者5例,双子宫其中一侧怀孕不全流产者3例;子宫肌瘤伴不全流产者4例;不全流产者停经6周~19周。结论不完流产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采用B超检查对人身体无创伤无痛苦,方便简便宜行,诊断迅速,并且具有较高的分辨力,直观强等优点。

  • 标签: B超 不完全性流产 分析
  • 简介:哥德尔不完定理是20世纪逻辑和数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必在哲学上引发巨大的思考空间和反思力度。首先,既然"真"与"可证"不能等同的,那么"真"是否可定义的?"真"与"可证"两个概念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其次,它是否意味着我们的知识是不确定的,如果能表明知识不是确定的,那我们是不是在知识的可靠上要承认彻底的怀疑主义?再次,在人工智能化的今天,人的主体性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那是否意味着如后现代主义哲学家所说人的主体性将被抹去?等等。

  • 标签: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可证 怀疑主义 主体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完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方法。总结我们2008年1月~2013年10月收住院的19例不完川崎病病例,回顾分析KD早期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在临床表现不典型时,WBC、PLT、ESR、CRP呈进行升高,HB下降,可作为不完KD的早期诊断。

  • 标签: 不完全性川崎病 实验室检查 早期诊断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