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医专业开设《备要》课程构想中医药学的特色和优势,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桥梁,是融理、、药于一体的中医应用体系,将对缩短中医院校毕业生的适应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亦是提高临床医生辨证论治水平的有效手段和措施之一,因此高等中医专业开设《备要》课程是十分重要的、必要的。

  • 标签: 中医学,课程设置,临证治则,临证治法,构想,思路
  • 作者: 王洪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8-05-15
  • 出处:《医师在线》 2018年第5期
  • 机构:千百年来,中药对于防病、治病,康复保健,保障人的身心健康起了重大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其药味甚多,功效复杂,在使用过程中,常有混淆。古往今来,记载甚多,某些常用中药药名相近相似,更有张冠李戴互相替代。不时有报道,贻误病情引起众多不良反应,甚者伤害性命。本人根据临床现状,择其药名相似相近者,予以辨析,仅供同道者参考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根据月经周期阴阳、气血、冲任、胞宫的盈亏消长周期规律,模仿中药调周,采用针灸疗法调理月经周期,运用针刺与艾灸的不同特点,合理选择毫针刺、温针灸、隔姜灸治疗月经病。

  • 标签: 针灸 调周法 月经病
  • 简介:摘要通过4个临床病例的诊疗过程,揭示首诊乏效的应对策略包括问诊要细致,要善于抓主;处方要严谨,药物要足量足疗程;医者要能守方守法,要有定力;除了药物之外,饮食调护,情绪调养对疾病恢复同样有非常重要作用。

  • 标签: 证治体会 阳虚漏汗 前列腺炎伴增生 呃逆排气 反流性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治疗的经验。方法本次32例研究对象选自2017年2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显效者有19例、好转者有11例、无效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随访6个月无死亡者,再次入院率为3.13%。结论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更好的控制病情,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和再次入院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中医辨证治疗 难治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 简介:摘要不寐临床俗称“失眠”,是以经常不易入寐为特征的一种候,常包括就寝难以入寐,有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或时寐时醒,寐而不熟,甚至整夜不能入寐等,临床医疗中较为常见。有着广泛应用参考价值。

  • 标签: 不寐证?中医药?辨证论治 中医饮食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多涎症是指唾液分泌过多,频繁吞咽或吐出,甚至自行流出口外的病症。唾液又叫口液、口水、口津、唾沫,其中较清稀的称作涎,较稠厚的称作唾。《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九》[1]云:"津液各走其道。目为泣道,腠理为汗道,廉泉为涎道,鼻为涕道,口为唾道也。"由此可见,涎、唾略有不同.

  • 标签: 多涎症 病机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虚寒型失眠病人施行中医内科的疗效。方法选出2015年7月—2017年8月这一期间因患虚寒型失眠进入我院就诊的病人97例,依照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将全部病人分为调查治疗组(49例)、对比治疗组(48例),调查治疗组向病人给予中医内科;对比治疗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两组疗效后,评价中医内科的运用价值。结果调查治疗组总有效率(97.96%)高于对比治疗组(79.17%),组间对照差异较大(P<0.05)。结论将中医内科用于虚寒型失眠病人的治疗中,有助提升总体疗效,且病情不易复发。中医内证对治疗虚寒型失眠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虚寒型 失眠 中医内科证治 疗效
  • 简介:摘要半夏泻心汤出于《伤寒论》,主治寒热错杂之心下痞,因其疗效卓著,后世将其广发运用于诸类脾胃病。方中半夏、干姜辛开;黄芩黄连苦降;人参、大枣、甘草益气和胃,诸药合之,温补并用,攻补兼施。需灵活运用。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脾胃病 治疗体会
  • 简介:虚弱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是以脏腑虚损、精气血津液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衰弱候的总称.从《黄帝内经》论述来看,引起虚弱常见的病因病机有衰老、感受邪气、情志所伤、饮食劳倦、汗泄及脱血、误致虚等六个方面.《内经》中的虚弱病可以分为脏腑虚、经络虚、精气血津液虚、上中下虚、四海虚等五类.《内经》对虚弱性疾病总的治疗原则是“虚补之”.“虚补之”,既可以用甘温补气和厚味填精之品以补益虚弱,又可以用呼入吸出、徐入疾出等针刺补虚.

  • 标签: 黄帝内经 虚弱病证 证治
  • 简介:支气管扩张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目前对其治疗主要集中在急性加重期,而对稳定期了解不多。现代医学强有力的治疗手段在其急性发作期可迅速控制感染,缓解症状,但依然有很多患者在短期内就反复发作或者对抗生素的治疗不敏感,从中医角度来讲,体质是其重要的内因。中医体质与其发病和均密切相关。结合患者的不同体质,在诊疗过程中因人制宜,能减少支扩的发作次数,缩短病程。从体质学角度来探析支气管扩张.为其稳定期的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 标签: 中医体质 支扩稳定期 调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感染后咳嗽患者在使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8例感染后咳嗽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成治疗1组与治疗2组,44例治疗1组采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另44例治疗2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的影响。结果治疗1组治疗总有效率(97.73%)相比治疗2组(84.09%)明显较高(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显著,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感染后咳嗽 苏黄止咳胶囊 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 简介:抑郁症属中医郁证范畴,中医对抑郁症的治疗有着独到的经验与疗效。据有关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出现烦躁的频率很高,仅次于情绪低落,某些阶段患者的烦躁症状会尤为明显,甚至出现冲动轻生的可能,严重影响着自身和家人的生活质量。而目前对于此症多从气郁化火与阴虚火旺的角度来论,鲜有虑及肾阳亏虚与心脾两虚者。

  • 标签: 抑郁症 烦燥 丹栀逍遥散 天王补心丹 归脾汤 甘麦大枣汤
  • 简介:中文摘要 :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溢饮的概念,指出:“饮水流行,归于四肢……谓之溢饮”。导师江泳教授认为溢饮,顾名思义乃洋溢之饮,既可溢于四肢,也可泛溢于卫表、肌腠、关节,甚至还可以循脉入血,形成各类相关疾病,表现出不同的候特点。临床除需遵仲圣“当以温药和之”的总原则外,还应根据溢饮所侵病位不同,分别采取发汗散饮、开腠消饮、温阳涤饮、温阳消脂等法治疗。本文结合导师临床诊疗经验,剖析仲景溢饮理论,以飨同道。

  • 标签: 溢饮病位浅深 发汗散饮 开腠消饮 温阳消脂 温阳剔饮
  • 简介:摘要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由龙胆草、黄芩、车前子、栀子、柴胡、生地、当归、泽泻、木通、甘草组成。有泻肝火,清下焦湿热之功,临床主更用以治疗肝胆湿热。马有度教授对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皮肤病的有显著特色。笔者有幸成为名老中医马有度教授传承工作室弟子,现特将其论皮肤病的经验进行研究并介绍如下。

  • 标签: 马有度 皮肤病 龙胆泻肝汤 风疹 湿疹 皮肤瘙痒
  • 简介:《伤寒论》在辨证的层次上可以分为主、次与兼。主与次都是核心病机的反映,其中主不可缺失,是确定何种“”的关键,也是与其他“”相鉴别的重点;次虽反映主要病机,但其并不是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兼在《伤寒论》中多由主体病机其中的一部分发生变化所致。明辨三者关系,才能更好地辨证,从而指导治疗。重点抓主,主用主方,次随主方,兼需加减,是由三者关系得出的治疗方法,也是辨证论思想在《伤寒论》中的体现。

  • 标签: 伤寒论 主证 次证 兼证 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