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各行各业回首改革开放30年之路的时候,实力传播在中国也走过了它不平凡的12年。1996-2003领头羊率先进驻中国实力传播于1996年进入中国,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专业媒体代理。目前旗下有实力媒体(ZenithMedia)和突破传播(Optimedia)两大品牌,为客户提供从传播策略发展、媒介策划到谈判、购买、执行等全方位的媒介传播服务。

  • 标签: 传播策略 中国 实力 专业媒体 改革开放 媒介策划
  • 简介:2013年3月22日至30日,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等四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这是新一任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国际亮相,世界瞩目。

  • 标签: 中国 软实力 国家领导人 最高领导人 国家主席 坦桑尼亚
  • 简介:城市是不是一个好东西——这个西方争论多年的话题,在中国急剧的城市发展和扩张中,也开始为人们所关注。城里的人们,开始体验"城市病":交通拥堵、资源紧张、环境恶化、贫富落差,还有人情淡薄和无根的漂泊感;而城外的人们,还在纷纷涌入。

  • 标签: 城市软实力 城市管理 城市形象 城市文化 城市发展 调查
  • 简介:日前美国麦肯锡调查报告说,中国中产阶级正在崛起,2011年左右,仅下层中产阶级人口就达2.9亿,2025年,上层中产阶级人口5.2亿;届时,单是其城市家庭消费,每年就高达20万亿元人民币。换言之,如果这个预测实现了,到时候中国单是中产阶级一年花的钱,就等于现在新加坡全民拼20年的生产总值。

  • 标签: 中国 软实力 中产阶级 家庭消费 生产总值 麦肯锡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巨大转型,社会中随之凸显出了诸多危机与挑战,与此同时,当前国际社会正处大变革大调整,也纷纷表现出不确定性因素及各种新安全因素威胁,为了解决前进步伐中的内外矛盾,就需要国家大力增强并优化运用除硬实力资源以外的软实力资源,以期达到突破国内外发展的瓶颈。本文阐述了中国国家软实力资源的重大意义,对中国国家的软实力资源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中国国家软实力资源的发展前景。[关键词]中国实力资源引言20世纪90年代,在当时风行一时的美国“衰落论”的大辩论中,约瑟夫·奈却认为美国的实力并没有衰落,只是美国实力的本质和构成正在发生变化。他认为:“军事力量与经济力量都是有形的、能起到支配作用的力量,可以用来促使他人改变立场。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间接使用力量的方法。在国际政治中,一个国家达到了它想达到的目的,可能是因为别的国家想追随它,崇尚它的价值观,学习它的榜样,渴望达到它所达到的繁荣和开放程度。在这个意义上,在国际政治中制定纲领计划和吸引其他国家,与通过威胁使用军事和经济手段迫使它们改变立场一样重要。这种力量——能让其他人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我称之为软实力。”①本文认为软实力是国家利用资源(Resources),通过一定的行为或行动(Acts)作用于受动国家而形成的互动关系,并使受动国家做出效应的结果(Outcomes)所体现出的合力。所以,国家软实力的生成是由资源、对资源的柔性运用及其产生的结果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我们得出软实力是国家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后衍生的力量。软硬实力的区别应是运用资源的行为手段,即是“柔性的”运用方式,国家运用软实力资源的最终目标或运用效果则依赖于双方的互动程度,而一个国家软实力生成的基础还应是有较强的软实力资源......

  • 标签: 中国国家 国家软实力 资源探析
  • 简介:本文对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的基本要点进行了梳理,论证了软实力的四个来源。并借鉴软实力理论,从内政和外交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目前不断增长的软实力。同时,作者认为,目前中国的软实力还很薄弱,提升中国的软实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标签: 约瑟夫·奈 软实力理论 中国软实力
  • 简介:布热津斯基在为戴维·蓝普顿的新书《中国力量的三面——军力、财力和智力》作的推荐中说:“美国不仅应更多地了解中国,而且应更多地学习中国,唯其如此,美国才更有可能与崛起之中国维持建设性关系。戴维·蓝普顿富有远见,他的指教非常及时。”

  • 标签: 中国 戴维 美国
  • 简介:【英国《金融时报》3月16日】在美国外交的对象看来,人们嘲笑杰拉尔德·福特(GeraldFord)总统的话(“无法同时走路和嚼口香糖”)有时似乎也适用于美国外交机器。自2001年9月11日以来,对伊斯兰恐怖主义长达3年的执着关注,已经使国际上更倾向于认为美国没有能力同时关注两项海外事务。

  • 标签: 妖魔化 2001年9月 伊斯兰恐怖主义 实力 中国 《金融时报》
  • 简介:《巨龙的隐形翅膀:中国如何利用软实力崛起?》一书探讨了中国崛起与软实力学说之间的联系,向读者提供了一个能够更加全面理解中国实力及其崛起过程的新视角,但是仍然不免落入对软实力进行现实主义解读的窠臼,这种解读容易使得国家之间的软实力“零和博弈”成为顺理成章的结局.

  • 标签: 中国软实力 利用 隐形 中国崛起 现实主义 零和博弈
  • 简介:实力评估可分为量化统计与问卷调查两个路径,中国实力在量化统计的排名中垫后,但在问卷调查中的表现与美国不相上下。研究发现,量化统计存在选择指标偏向西方标准,忽略反应中国实力的指标以及所选择数据不能体现人的情感作用等问题。问卷调查结果更为直观,调查发现中国在文化、价值观、制度方面皆具特色,受到不同国家民众的喜爱。然而,目前,中国人因受西方中心主义影响而缺乏文化自信,这不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文化相对论”对于扭转这一状况具有启示意义。

  • 标签: 量化统计 问卷调查 软实力评估 中国软实力 文化相对论
  • 简介:在国际关系互动的大格局下,真正制约、阻碍甚至会威胁国家稳定和安全的,恰恰是中国与主要西方国家之间的“软实力逆差”.消除这种“软实力逆差”,中国需要在硬件上有大动作,更需要在软件上有大创新.为此,中国没有必要“不高兴”,应平静看待“妖魔化中国”.根本途径在于中国需要打造、构筑和推销“中国梦”.

  • 标签: 中国梦 软实力 逆差 扭转 国际关系 国家稳定
  • 简介:关于中国崛起的分析和争论几乎完全着眼于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然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来自“软”性因素,包括文化、政治和外交的力量是其大国地位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奇怪的是,软实力这个话题在有关中国的讨论中要么无人提起要么被人滥用。虽然中国在施展这种实力时会受到种种制约,但其软实力资源颇为可观,应当引起注意。

  • 标签: 中国崛起 软实力 和局 军事力量 大国地位 经济
  • 简介:中国拥有丰富的软实力资源。近年来,中国重视开展文化传播,注重发展模式的国际交流,积极开展负责任的大国外交。软实力资源的成功运用极大改善了中国国家形象,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和国际威望。但总体而言,中国实力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软实力建设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需要建立综合、连贯的外交哲学和大战略,高度重视软实力建设。

  • 标签: 中国 软实力 发展模式 和平崛起
  • 简介:传统的文化资源只有经过创造性转化,才能够实现它的文化价值。进而言之,国家的软实力并不是一种自我确认、自我命名的文化属性,而是一种需要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与能量转化、并且通过广泛传播之后才能够实现的文化力量。

  • 标签: 文化软实力 影视 中国 文化资源 创造性转化 文化价值
  • 简介:2008,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一方面,1月中旬到2月上旬,中国南方地区连续遭受4次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的袭击;3月14日,“藏独”分子在拉萨等地组织骚乱;然后是奥运火炬传递在部分西方国家受阻,西方媒体掀起一股新的反华浪潮;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对人口、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环境、历史文物等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另一方面,2008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 标签: 中国 软实力 坦诚 南方地区 西方国家 火炬传递
  • 简介:陈正良在2008年第2期《浙江社会科学》撰文指出,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具有丰富资源和良好基础,同时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与问题。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当代中国强国使命所在。(一)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荟萃世界多元文化精华,凝结民族文化精神,建设生机勃发的当代中国新文化,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 标签: 中国文化 软实力 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精神 中华文化 中国新文化
  • 简介:恐怖威胁距离中国有多远?哪些恐怖势力威胁中国安全?中国的反恐实力到底有多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意识到:恐怖威胁并不是与中国无关,中国需要关注反恐问题。《21世纪环球报道》就此进行了多方位的采访和调查。

  • 标签: 中国 反恐怖主义 恐怖组织 定义 劫机事件 反恐部队
  • 简介:去年,我作为公派对外汉语教师在泰国工作了一年。在泰国期间,我深深感到泰国人民对中国的友好,但同时也发现他们对当代中国并不那么了解和认可,甚至连不少长期生活在泰国的华侨也不能客观、如实地认识中国。在他们看来,中国是一个有着光辉灿烂文明的古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而且对此肃然起敬。然而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情况,除那些亲自到过中国或对中国特别关注的人以外。绝大多数人却知之甚少。

  • 标签: 当代中国 对外汉语教学 软实力 对外汉语教师 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