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模式在门诊用药咨询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药房2021.06-2021.12月未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模式的18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另选取2022.01-2022.06月已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模式的18例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对两组用药咨询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门诊用药咨询效果、不合理用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用药咨询中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模式,可有效提升用药咨询效果,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出现。

  • 标签: 门诊用药咨询 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模式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类药品的种类也迅速增加,由于临床医嘱和处方用药也随之药物的复杂发生着变化,根据医生的水平和用药的习惯不同,一些不合理用药引起的药源性疾病和与药物疗效事故也时有发生,给药剂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工作任务也十分艰巨,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熟练掌握各类药物的性质、适应症、不良反应等,积极配合医生合理用药。因此,宣传合理用药,加强临床用药管理,建立完善临床用药监督制约体系,提升临床药物治疗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

  • 标签: 药房管理 临床用药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合理用药审核的工作模式。方法随机抽选本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于2018年1月—12月期间调配的各科室静脉用药共5000份药物处方设为研究对象。将合理用药实施前药方设为对照组,将合理用药实施后药方设为研究组,各组方剂均为2500份。对比两组处方审核率及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相较对照组,研究组经合理用药审核后的处方审核率获得显著提高(P<0.05);且研究组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合理用药审核工作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的开展,有助于从处方审核角度入手,在有效提升合理用药性的同时,减少不良用药事件的发生,对于治疗安全性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 合理用药审核 工作模式
  • 简介: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患者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人们对药物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国内外新药品种(包括生化药品)不断增加,新剂型不断推出,复方制剂大量上市,使临床用药日见复杂,加上药品营销队伍不断壮大,大量的药品信息进入医院,为医生正确选择药品提供了依据,但同时抗生素的滥用、多种药物的合并使用也成为常见现象,不合理用药较为普遍,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增加。我国不合理用药临床用药的12%~32%,

  • 标签: 合理用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自从合理用药提出至今,全球每年约有近1/3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而非疾病本身,不合理用药已经成为医疗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促进合理用药临床药师的工作重点,也是难点。临床药师应切实履行自身的职责和任务,积极参与药学监护并深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临床 药师 合理用药 药物
  • 简介:摘要:随着医药科学的不断发展,在临床使用的药品种类和数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 标签: 临床 不合理用药 规范措施
  • 简介:摘要通过了解目前我国儿科临床用药的现状,介绍儿科临床用药的自身特点,阐明儿科用药的潜在风险及主要注意事项,促进我国儿科医师根据我国国情指导儿科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 标签: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儿科患者在临床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而儿科药物治疗又是儿科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通过了解目前我国儿科临床用药的现状,介绍儿科临床用药的自身特点,阐明儿科用药的潜在风险及主要注意事项,提出儿科合理用药的具体措施。

  • 标签: 儿科 临床 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利用PDCA循环工具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临床应用。方法研究数据为2016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所审核的800例处方,临床药师通过执行医院所制定的相应制度以及所制定科学合理用药方案,并对处方进行审核、点评、反馈,合理运用PDCA循环工具,检查不可理用药情况,并统计不合理处方的所占比,以及所涉及药物的类别与干预成功率。结果临床合理用药指标明显有所改善,而且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也有所提高,临床效果较为显著。结论利用PDCA循环工具可以有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PDCA 临床合理用药 审核 反馈
  • 简介:摘要探讨临床药学工作实践经验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管理办法,为临床临床提高用药信息,开展临床药学培训工作,深入临床查房,监管合理用药,同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制定合理用药相关的制度,保障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临床药学 合理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实践经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应用药物治疗的9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管理流程,实验组实施药师干预,对比两组不合理用药情况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用法不合理用药不适宜、用量不合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5.83%)高于对照组(83.33%),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到患者的用药过程中,可明显降低不合理用药情况,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临床药师干预 合理用药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用药合理用药因素以及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门诊未经过药师干预的处方120份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取经过药师提出干预意见的门诊处方120份进行不合理用药研究,分析临床用药合理用药因素并探讨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结果临床用药合理因素主要包括给药时间不合理、给药次数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给药剂型不合理、药物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合理、重复给药等,其中主要是联合用药合理,其次是给药剂型不合理。药师干预后,临床用药合理因素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合理用药现象的增加导致临床合理用药因素的增多,通过药师干预能有效的减少临床合理用药因素,保证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 标签: 临床不合理用药因素 药师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用药干预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方法在我院随机选取200例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0例、研究组100例。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正常治疗的基本上再进行用药干预,对患者住院天数、用药总费用以及用药总类做出合理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用药总费用上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使用时间上明显缩短,且在药物的使用种类上研究组的平均水平比对照组少,经对比实验数据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药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并且可以减轻普通薪资家庭的经济负担,减少用药时间,增加患者用药的满意度,在临床用药上要进行推广。

  • 标签: 合理用药 用药干预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各个机能在逐渐下降,身体素质较差,而且患病类型较繁杂,所以临床用药也较多,并且不良反应症状出现几率较高。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药物不良反应、药物过敏反应、致突变作用、畸形和癌变作用。本文主要针对老年人临床用药现状与合理用药进行综述。

  • 标签: 老年人 用药现状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的工作方法和促进医院合理措施,为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药师的工作方式和内容,为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临床药师工作方式以参与全院查房、会诊以及检查病历为主;临床药师应扎实理论基础,端正态度积极参与临床用药实践。结论床药师只有熟悉临床医师的用药习惯和用药意图,掌握药品的动态消耗规律,不断检测和总结药物治疗的相关因素及所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指导临床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患病人经济负担,从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 标签: 临床药学 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