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为急性心肌梗死导致泵衰竭后,合并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的患者应用主动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针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低血压及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患者,安装主动泵进行治疗,记录观察与护理全过程。结果通过主动治疗,能明显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减轻心脏后负荷,减少心脏作功及耗氧,增加心排血量及有效循环血量。结论加强患者的术后护理特别是股动脉穿刺处及导管的护理,有效管理机器运转、各项参数指标,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心力衰竭 观察与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主动治疗病人产生焦虑心理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对26例行主动治疗病人产生焦虑心理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主动治疗病人产生焦虑心理主要因素是疾病本身因素、对治疗不熟悉、陌生的环境、较高医疗费等。[结论]针对病人产生焦虑心理的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可解除病人的焦虑,有助于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焦虑 护理
  • 简介:[摘要]主动术在我国心内科被广泛应用,其特点是通过一种特殊的装置来辅助左心室,提高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情况,改善机体的心肌缺血情况,从而减轻心脏负荷,达到改善心功能以及稳定血压水平的目的。目前临床上常将此方法应用于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高危冠心病患者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虽然主动术对治疗急危重症的心脏病患者有着非常好的效果,但是整个治疗护士对患者的护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现有公开发表文献的回顾分析,总结主动术在我国临床内科的应用现状以及护理相关的进展,为后续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内科临床应用 护理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主动(IABP)是把一根导管从一侧股动脉穿入到降主动,使其顶端正好在左锁骨下动脉起点的下方。在舒张期气囊充气,在心脏收缩前气囊放气,然后将与病人心电图同步的泵相联,通过调节泵的工作时间与容量,使病人血压和心输出量获得最佳效果,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增加心肌供氧的目的。IABP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的应用可明显提高左心室舒张期冠脉血流灌注(增加10%~20%灌注),并增加体循环流量,可有力地降低因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严重心力衰竭、不能脱离体外循环等病人的死亡率。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后应用 护理 左锁骨下动脉 冠状动脉血流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主动术(IABP)辅助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急诊人院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共计30例,其中IABP组14例,均在IABP辅助下行急诊PCI术;对照组16例,应用升压药后行急诊PCI术。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后3天及6个月时超声心动图及血浆肌钙蛋白(cTnI)、B型脑钠肽(BNP)水平。结果IABP组与对照组人院时左心室功能指标及血浆删、BNP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发病3天及6个月IABP组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发病第3天IABP组血浆cTn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功能指标IABP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ABP辅助PCI能显著改善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观察主动(IABP)在冠脉搭桥术后(CABG)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冠脉搭桥术后应用IABP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0例患者康复出院,1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无使用IABP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IABP是改善心功能的有效措施,应用IABP期间,严密监测各项监护指标,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尽早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冠脉搭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主动是治疗缺 血性心脏病的机械循环辅助方法,在严重冠心病围手术期可发挥良好辅助作用,放置时机的选择尚无统一标准,如何能缩短血运重建时间,降低死亡率及保护左心室收缩功是临床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因此本文主要对主动不同应用时机的研究进行综述,皆在为临床主动不同应用时机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主动(IABP)相关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IABP的主要血流动力学获益来自减少心脏后负荷,增加舒张期的冠状动脉灌注,减少心肌氧需。防治IABP的并发症是护理工作的关键,熟知各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并能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并发症,注意观察病情,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IABP的功能,使危重患者渡过难关,起到“生命之桥”的作用。

  • 标签: IABP 心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主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主动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TIMI血流分级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中3级占比80.0%较对照组60.0明显较高,且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较对照组72.0%明显较高,且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应用主动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心功能,还能提升其预后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主动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效果。方法:针对60名接受了主动术辅助治疗的病人进行研究,并随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30名病人。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接受主动术辅助治疗的时间、非计划性拔管出现率以及病人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接受主动术辅助治疗的时间短于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出现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导管 非计划性拔管出现率 综合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主动术(IABP)在治疗高危冠状动脉等相关疾病的中的应用及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10例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用主动术治疗并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在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心功能明显改善,心率下降、尿量增加。结论对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用主动治疗,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并发症少,积极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则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高危冠状动脉疾病 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