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正常主动瓣口面积为2.6~3.5cm2。轻度主动狭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当瓣口面积减少到<1cm2时左心室排血明显受阻,为重度狭窄。在我国,风湿性心瓣膜病仍然是主动狭窄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老年人退行性钙化病变和先天性二叶瓣畸形等所导致的主动狭窄也逐渐增多。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为了探究在经导管主动瓣置换术治疗主动狭窄的过程中护理的具体措施和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名主动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对这8例患者在导管主动瓣置换术治疗的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观察其治疗效果。统计结果显示,这8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为治疗有效,所占比例为25.0%,6例患者为治疗显效,所占比例为75.0%,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这表明在经导管主动瓣置换术治疗主动狭窄的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狭窄 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导管主动瓣植入术治疗重度主动狭窄的护理效果。方法:抽取2023年3月30日起在我院进行为期一年治疗的重度主动狭窄患者5例纳入研究,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案,并观察患者经导管主动瓣植入术治疗后的术前、术后超声参数与心功能指标。结果:术后,患者的超声参数中Vmax(最大流速)、maxPG(最大压力梯度)、meamPG(平均压力梯度)较手术前有所下降,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手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重度高危主动狭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的恢复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预后,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度高危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主动狭窄超声心动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检查并依据图像进行诊断。结论正常瓣口面积约4cm2,当瓣口面积正常时,瓣叶两侧的平均压差小于5mmHg。当平均跨瓣压差为20mmHg,峰值压差为30mmHg,瓣口面积为1.0~1.5cm2,为轻度狭窄;当平均跨瓣压差为25~50mmHg,峰值压差40~80mmHg,瓣口面积为0.7~1.0cm2,为中度狭窄;当平均跨瓣压差大于50mmHg,峰值压差大于80mmHg,瓣口面积小于0.7cm2,为重度狭窄,此时临床上出现心绞痛、呼吸困难和晕厥等症状,又称为临界性狭窄。临床上多认为流速峰值大于3m/s时,才具有较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意义,并确认有狭窄存在。研究表明,平均跨瓣压差定量意义较峰值压差大。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超声心动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主动移植术应用于解除主动弓部畸形对气管或支气管造成压迫的疗效分析。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共应用降主动移植术矫治主动弓部畸形导致远端气管或近端支气管狭窄11例,术前均行心脏CT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位年龄55(23~540)天,中位体质量4(2.1~9.0)kg。其中特殊类型血管环导致气管或支气管狭窄5例(左弓右降2例、右弓左降3例);外院主动弓离断行传统弓部手术后造成左主支气管外压性狭窄2例;主动缩窄术后左主支气管狭窄1例;主动缩窄术前即有左主支气管狭窄3例;手术方式:左锁骨下动脉远侧离断降主动,近端缝闭,远端从右肺动脉及气管隆凸下方穿过,与升主动右后侧行端侧吻合,并同期矫治合并心内畸形,如气管狭窄受压解除后无改善同期行气道成形术。结果全组无死亡,中位体外循环180(136~337)min;中位主动阻断51(30~84)min;中位降主动阻断34(21~50)min。5例气管受压有效解除,6例因压迫时间长,解除压迫后气管仍软化狭窄、同期行气道成形术,术后均顺利撤离呼吸机,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消失;1例出现降主动移植后吻合口狭窄,暂未手术,其余吻合口通畅。随访(18.0±9.4)个月。结论降主动移植术能有效解除主动弓部畸形对气管或支气管造成的压迫,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 标签: 婴儿 气管狭窄 外科手术 主动脉缩窄 主动脉弓离断 降主动脉移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导管主动瓣置换术治疗主动狭窄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5.1-2017.1收治的经导管主动瓣置换术治疗主动狭窄的患者1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例。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模式下临床疗效。结果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2.272,P<0.05)。结论对经导管主动瓣置换术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狭窄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经导管主动瓣置换术(TAVR)对比外科主动瓣置换术(SAVR)治疗主动狭窄的预后。方法检索 PubMed、Embase、Scopus、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发表于2012年1月至2022年2月的文献,筛选对比评估TAVR和SAVR治疗主动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局指标包括术后1个月及1、2、5年的全因死亡率、卒中发生率、再手术率及并发症(起搏器置入、心房颤动)发生率。采用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17篇文献,共11 712例患者,其中接受TAVR治疗者6 007例,接受SAVR者5 705例。高质量研究4篇,中等质量研究13篇。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接受TAVR和SAVR治疗后随访1个月,TAVR组新发心房颤动率低于SAVR组(RR=0.28,95%CI 0.21~0.38,P<0.001),全因死亡、卒中、起搏器置入与再手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AVR和SAVR治疗后随访1年,TAVR组的全因死亡率(RR=0.85,95%CI 0.74~0.97,P=0.01)及新发心房颤动率(RR=0.28,95%CI 0.20~0.39,P<0.001)低于SAVR组;但起搏器置入率高于SAVR组(RR=1.79,95%CI 1.11~2.89,P=0.02),而两组的卒中发生率及再手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AVR和SAVR治疗后随访2年,TAVR组的起搏器置入率高于SAVR组(RR=2.23,95%CI 1.28~3.86,P=0.004),新发心房颤动率低于SAVR组(RR=0.46,95%CI 0.38~0.56,P<0.001),两组在全因死亡、卒中及再手术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AVR和SAVR治疗后随访5年,TAVR组的起搏器置入率(RR=1.89,95%CI 1.13~3.17,P=0.02)及再手术率(RR=3.64,95%CI 1.75~7.58,P=0.000 5)均高于SAVR组,而新发心房颤动率低于SAVR组(RR=0.45,95%CI 0.37~0.55,P<0.001),两组在全因死亡及卒中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AVR术后全因死亡率和新发心房颤动发生率均低于SAVR,对于主动狭窄患者其为一种优选治疗方式。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随机对照试验 荟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狭窄的超声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45例主动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主动狭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主要取决于狭窄的程度。结论主动狭窄用超声心动图来诊断是最为方便的方法。

  • 标签: 主动脉狭窄 超声表现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瓣置换术(TAVR)对主动狭窄患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TAVR治疗的主动狭窄患者。依据术前1 d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纳入患者分为4组:>90 ml·min-1·1.73m-2组、>60~90 ml·min-1·1.73m-2组、>30~60 ml·min-1·1.73m-2组和≤30 ml·min-1·1.73m-2组。术后72 h再次检测eGFR,按照术后肾功能变化将患者分为急性肾功能恢复(AKR)组、急性肾脏损伤(AKI)组和肾功能无变化组。其中AKR定义为TAVR术后72 h的eGFR值增加>基线值的25%,AKI定义为TAVR术后72 h的eGFR值降低>基线值的25%。比较各组的相关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AVR术后肾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7例因主动狭窄行TAVR治疗的患者,年龄(76.7±7.4)岁,其中女性86例,胸外科医师学会评分为(9.5±5.8)分。>90 ml·min-1·1.73m-2组(n=19)、>60~90 ml·min-1·1.73m-2组(n=116)、>30~60 ml·min-1·1.73m-2组(n=70)和≤30 ml·min-1·1.73m-2组(n=12)术后达AKR者所占比例分别为0、30.2%(35/116)、58.6%(41/70)和75.0%(9/12);共3例(1.4%)患者发生AKI,其中>30~60 ml·min-1·1.73m-2组2例,>60~90 ml·min-1·1.73m-2组1例。eGFR<60 ml·min-1·1.73m-2患者中AKI发生率为2.4%(2/82)。纳入的217例患者中,AKR组85例(39.2%)、AKI组3例(1.4%)、肾功能无变化组129例(59.4%)。3组的体重指数(BMI)、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术前eGFR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OR=5.54,95%CI 1.04~29.58,P=0.045)、术前LVEDD(OR=1.22,95%CI 1.09~1.38,P=0.001)及术前eGFR(OR=2.23,95%CI 2.04~2.55,P=0.004)是术后非AKR的危险因素。结论TAVR术后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肾功能不变或者改善,TAVR术后肾功能的变化与BMI及术前LVDD、eGFR相关。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肾功能 急性肾功能恢复
  • 作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1-22
  • 机构: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 北京市 10002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导管主动瓣植入术治疗重度主动狭窄的护理措施。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重度主动狭窄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好转,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主动狭窄患者实施经导管主动瓣植入术治疗时,实施护理干预,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护理干预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主动狭窄患者接受经股动脉球囊扩张式主动瓣置换术(TF-TAVR)中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则应用优质护理配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7.69%,对照组为30.77%,P<0.05。结论:对于行TF-TAVR术的主动狭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配合可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并降低并发症率。

  • 标签: 球囊扩张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置换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瓣置换术(TAVR)对重度主动狭窄(AS)患者心肌做功的影响。方法单中心连续入选2018年3月至2021年8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TAVR治疗的重度AS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左心室压力-应变环评估左心室整体心肌做功,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重度AS患者TAVR术前、术后的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整体做功效率(GWE)的变化。结果共纳入26例因重度AS行TAVR治疗的患者(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69.1±7.3)岁,胸外科医师学会(STS)评分为[4.2 (1.1,9.2)]%。以主动瓣平均跨瓣压差加外周收缩压估测的与心导管测得的左心室收缩期内压高度相关(r=0.918)。TAVR术后组舒张压、左心房容积指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主动瓣峰值流速及平均跨瓣压差均低于TAVR术前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TAVR术前组(均P<0.05)。心肌做功指标,校正后TAVR术后组GWW低于TAVR术前组,而GLS、GWE高于TAVR术前组(均P<0.05)。结论通过主动瓣平均跨瓣压差加外周收缩压这一无创方法能可靠地评估重度AS心肌做功。TAVR治疗后GWE显著提高,其中以GWW减少为主。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心肌做功
  • 简介:摘要探讨主动狭窄患者的介入治疗手术的方法和手术步骤。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28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阐述。介入治疗心脏病科学的发展之快,经皮腔内球囊主动瓣成形术(PBAV)已经成为一种行之有效、可靠的选择,该介入手术给心脏病患者带来了希望。

  • 标签: 主动脉狭窄 介入 心内 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