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不同产地间交趾黄檀种子形态与和发芽率间的差异,以期初步选出优良种质,为进一步的遗传改良提供基础。分别对引自泰国5个、柬埔寨4个以及中国1个次生产地的交趾黄檀种子进行形态测定和播种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交趾黄檀种子的长变异幅度为6.09~7.19mm,宽3.84~4.28mm,厚0.98~1.19mm;千粒重变幅为20.68~33.76g;发芽率最高的是泰-5达87%,最低的是泰-1为39%。不同产地的交趾黄檀的种子形态、发芽率均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引种来源有必要进行选择。

  • 标签: 交趾黄檀 产地 种子形态 发芽率
  • 简介:为研究交趾黄檀不同家系在三亚地区生长的差异,以期初步选出优良种质为进一步的遗传改良提供基础。以来自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26个家系的交趾黄檀幼苗为研究对象,在三亚地区开展生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监9n,41年后,26个交趾黄檀家系在三亚地区均能正常生长,家系2、4、9、16和18苗木成活率较高;家系1、10、11、13和22苗木生长量较快,苗高净生长量在0.9m以上,地径净生长量在12mm以上。聚类分析将26个交趾黄檀家系分为4类,可用其成活率、生长量作为交趾黄檀引种衡量因子之一。

  • 标签: 交趾黄檀 家系 生长 红酸枝木
  • 简介:天保口岸位于中国云南省麻栗坡县南部的老山脚下,盘龙河沿岸,中越边境二段12号至13号界之间,是麻栗坡县海拔最低的地方,只有107米,与越南清水河口岸对接。天保又名船头,法国人侵占越南时期,帆船沿盘龙河而上进行勘探,到了此地,因为河水湍急,无法再顺河上行,因此命名为船头。天保有6个村委会,72个自然村106个村民小组,有7个边境村寨。居住着壮、苗、瑶、汉、彝、傣、蒙古、仡佬等8种民族。

  • 标签: 口岸 古道 交趾 麻栗坡县 中越边境 村民小组
  • 简介:含羞草叶黄檀:蝶形花科,黄檀属。别名:象鼻藤、小黄檀。民间又称小叶合欢。英文名:DalbergiamimosoidesFranch

  • 标签: 盆景 含羞草叶黄檀 特征 习性
  • 简介:葛洪因早年平贼旧功,东晋时被再荐重任。因仰慕交趾富产丹砂和仙药,心系丹鼎的葛洪贱求勾漏令,希求在交趾"炼丹以祈遐寿"。葛洪远赴交趾的丹道之行由于史载不一而历来颇有争议。根据《太清金液神丹经》中的《抱朴子序述》及前人相关研究成果,葛洪在晚暮之年确曾不顾鄙俗毁誉而南下交趾弘道传教,对丹鼎派道教南传越南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 标签: 葛洪 勾漏令 道教入越
  • 简介:交趾陶历史久远,风格独具,特别是在建筑装饰中的运用,曾遍及闽南和台湾两地。如今的交趾陶风行台湾,在日本、东南亚等地也颇具影响。

  • 标签: 交趾 台湾地区 手工艺 建筑装饰 东南亚
  • 简介:由于旺盛的需求,主要原产于中国海南的降香黄檀原生树已在中国绝迹,商业意义上灭绝。说不定过几年,缅甸花梨和缅甸花枝就会像海南黄花梨一样,有价无市。

  • 标签: 中国 商业意义 黄花梨 海南 缅甸
  • 简介:随着卢氏黑黄檀在我国大量使用,对卢氏黑黄檀的在红木中的归属纷争不断增加,为了讨论其在红木中的归属,试从木材解剖学、紫外光变色、紫外光照下官能团变化特征的傅立叶红外光分析和热变色四个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鉴定。实验结果表明,卢氏黑黄檀的解剖学特征、紫外光变色的色度学变化趋势、热变色的色度学变化均与檀香紫檀一致,而与黄檀属黑酸枝类树种差别显著。本研究可为红木标准的逐步修正与完善提供参考。

  • 标签: 卢氏黑黄檀 木材解剖学 紫外光变色 热变色
  • 简介:降香黄檀(DalbergiaodoriferaT.Chen),别名花梨、降香檀、香红木、花榈、香枝、花梨木、黄花梨,商品名SCENTEDROSEWOOD(香红木)。海南本地还分油梨和糠梨,前者心材比例大,棕褐色,后者心材比例小,红棕色至紫棕色,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海南5种特类材之一,也是我国国家标准5属8类34种红木之一,排位仅次于檀香紫檀和酸枝木,是我国最常见的珍贵红木品种。降香黄檀是我国海南特有乔木树种,在海南西部及西南部海拔400以下平原或丘陵地区分布较多。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也有引种栽培,但数量不多。降香黄檀不仅木材和药用价值非常高,而且耐干旱耐脊薄,是一个很值得推广的珍贵乡土树种.

  • 标签: 红木树种 降香黄檀 海南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花梨木 国家标准
  • 简介:降香黄檀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然物种,其木材是制作贵重家具和雕刻精关工艺品的上等材料。经过多年的非理性利用,天然资源已趋枯竭,对降香黄檀进行引种栽培试验,总结栽培技术,可以为这一珍贵树种的造林推广提供参考。

  • 标签: 降香黄檀 生物学特性 引种栽培
  • 简介:黄檀垌村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蕴含的古村落建筑群,这个沉淀已久的山村古村落,入选了中国首批15个景观村落。此村始建于宋代宝庆年间,面积20.7公顷,全村350户,1400多人。黄檀硐位于乐清城北乡的最北端,若驱车前往,下了高速,穿过乐城镇,向西北再行驶近20公里便到了。

  • 标签: 古村落 黄檀 乐清 温州 建筑群 城北乡
  • 简介:[目的]研究降香黄檀土壤微生物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特征,可为降香黄檀栽培技术的完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比较分析降香黄檀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三大类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的季节及垂直分布情况。[结果](1)降香黄檀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均表现为春季细菌、真菌数量较多,冬季细菌数量较少,秋季真菌数量较少;非根际土壤放线菌冬季数量较多,秋季数量较少。(2)细菌的根际效应最为明显,其R/S为0.12-62.96;真菌次之,其R/S为0.22~2.46;放线菌的根际效应较小,其R/S为0.32-1.01。(3)降香黄檀上层土(0-20cm)的微生物数量普遍高于其他土层;随着土层加深,微生物数量表现为逐渐下降或先下降后升高2种变化趋势。[结论]降香黄檀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分布受季节和土层的影响。

  • 标签: 降香黄檀 土壤微生物 根际 数量
  • 简介:【背景】降香黄檀被确定为海南省省树后,种植面积迅速增大,但对于其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控方面的研究较少。【方法】采用人工采集结合灯光诱集的方法,调查降香黄檀种植区的害虫种类,同时对其危害症状进行了详细描述。【结果】海南降香黄檀害虫共计19种,确定了其中18种的学名,并掌握了各害虫的分类学地位、危害部位及症状。害虫在降香黄檀植株各个组织部位均有分布,其中以叶部的分布数量较大,茎干次之。苗期以食叶性害虫居多;5年生以内的植株上蛀干害虫数量显著增多;老龄植株上的茎干害虫较少。【结论与意义】海南省降香黄檀各生育期均有害虫危害,日后仍需加强对其害虫监测与防控技术的研究。

  • 标签: 降香黄檀 害虫种类 危害症状
  • 简介:历史的记述有两种类型,一是精英阶层的记述与记忆,这主要体现在各种主流文献当中。另一种是在民间的历史叙事与记忆,这主要体现在口头叙事、地方性仪式和各种地方性文献中。民间力量在认同国家历史的过程中,也在用自己地方性的视野去叙述着历史事件,即用传说或祭祀的方式去表达他们对历史的一种记忆。赵世瑜先生认为历史是一种集体记忆,记忆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

  • 标签: 地理分布 历史叙事 集体记忆 交趾 马援 东汉
  • 简介: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了降香黄檀(DalbergiaodoriferaT.Chen)新鲜叶片和硅胶干燥后放置3个月的叶片基因组DNA,并对影响RAPD反应的各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新鲜的降香黄檀叶可以得到质量较高的DNA,硅胶保存后部分叶片所提的DNA有降解。优化后反应体系为:25μL反应体系中包括,模板的DNA20ng,TaqDNAPolymerase2.5U,Mg^2+5mmol·L^-1,dNTP0.3mmol·L^-1,引物(S37)0.4μmol·L^-1。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4min;94℃,30s,36℃1min,72℃2min,40个循环;72℃延伸10min.

  • 标签: 降香黄檀 DNA提取 RAPD
  • 简介:降香黄檀带果荚直接播种较其他处理发芽率高,不同处理对降香黄檀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由表1可以看出,  降香黄檀种子带荚直接播种发芽率和发芽势都很高

  • 标签: 初步研究 条件萌发 濒危药用植物
  • 简介:摘要院乡土建筑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广大农村,千百年来因受民间美术与民俗民风的长时熏陶展示出其独特、鲜活的艺术魅力。文章以乐清市黄檀硐历史文化名村为例,分析了乡土建筑中的装饰中常见的木雕、石雕、砖雕、瓦当和彩画的装饰手法,及其创作题材所蕴含的民俗意义。

  • 标签: 院建筑装饰 民俗意蕴 雕刻 彩画
  • 简介:1998年7月,利用非称重式蒸渗池种植单一种源的一年生黄檀种苗,研究在印度沙漠地区培养黄檀种苗的合理灌水技术参数。当各处理(W1、W2、W3、W4)的土壤水分含量分别降低到7.56%、5.79%、4.44%和3.23%时,通过灌溉使苗木生长保持在一定的土壤的水分状况,如36.2mm(W1)、26.5mm(W2)、20.2mm(W3)和18.1mm(W4)。结果表明,在36.2mm(W1)水平时,种苗的株高、冠径、叶数和叶面积达到最大值(p〈0.01)。在W1和W2处理中,虽然上述参数没有明显差异,但在W2处理中,种苗的每升水分利用率的生物量最大。在W3、W4和W5灌溉水平下,不利于提高种苗的株高、生物量和营养积累。在W2水平以下(5.79%),土壤水分有效率能提高根系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百分比。但在W3和W4处理中,叶干生物量百分比下降,同时在W5处理中,茎干生物量百分比下降。在W5处理中,土壤水势达到-196Mpa,种苗才可以成活。在W3和W4处理中,土壤水分有效率的限额影响黄檀种苗的生长和生物量。在W2处理中,土壤水分有效利用率最高,种苗的生长和生物量达到最高值。因此,在壤砂土条件下,通过灌溉维持幼苗土壤水分含量在5.79%以上时,可获得较好的黄檀种苗的生长和生物量产量。

  • 标签: 干旱地区 灌溉水平 苗木存活率 土壤水分含量 树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