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医疗模式不断地被淘汰,医生的任务不仅仅是负责病人的身体健康,还要负责病人的心理健康。俗话说心态决定成败,对于孕妇亦如此。十月怀胎,临近分娩,心里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此时产科护士必须使出诀窍,使孕妇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完成生产过程。

  • 标签: 临床孕妇 产前 心理护理
  • 作者: 胡小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健康世界》2021年18期
  • 机构:江油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江油621700
  • 简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孕妇产前的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关注。产前心理护理是指对孕妇分娩前的心理状态进行科学、系统和个性化的干预和管理,旨在帮助孕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预防和治疗产前心理障碍,促进母婴健康。本文将重点介绍临产孕妇产前心理护理。

  • 标签: 临产孕妇;产前;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方法抽取2015年12月--2016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高危妊娠孕妇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孕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孕妇均接受常规产前护理,观察组孕妇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对两组孕妇的护理质量及孕妇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的心理状况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妊娠孕妇进行产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孕妇心理状况,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可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高危妊娠孕妇 产前护理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孕妇产前心理护理。方法对住院孕妇存在的几种不利分娩的心理因素进分析。结论对孕妇产前存在几种不同的心理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 标签: 孕妇 产前心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产前孕妇进行幻灯片式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参加产前孕妇健康教育课堂的1523例孕妇,于每周二,周三,周四以幻灯片的方式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包括孕中晚期的保健,产褥期母婴护理,住院须知等方面的健康教育。采用课前问卷调研方法对1523例孕妇在健康教育前后对孕期和孕后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调研。结果产妇对孕中晚期的保健了解率81.12%,产褥期母婴护理了解率78.51%,住院须知了解率95.66%,对医护人员满意度97.22%,健康教育期和孕后保健知识了解和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健康教育课堂在孕产期保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满足了孕妇对相关知识的需要,对一些观念有所改变,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和医院的声誉。

  • 标签: 产前孕妇健康教育 幻灯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适应新时期服务需求,满足孕妇身心需要,消除孕妇妊娠分娩的焦虑、紧张,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为孕妇提供人性化的技术指导与心理护理。结果孕妇能以自信、平和的心态面对分娩,满意度达98%,我院产科住院量增加20%。结论孕妇对产科提供人性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创新,以人为本,方能满足。

  • 标签: 孕妇 临产 身心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100例孕妇(初、经产妇各50例)临产前心理问题调查发现,初产妇最关心的是胎儿发育是否正常及胎儿性别,同时对分娩恐惧害怕,而经产妇最关心的是胎儿性别。作者认为对不同心理问题的孕妇,应采取不同的方法给予心理疏导及支持。

  • 标签: 孕妇 临产前 心理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分娩前孕妇凝血指标的变化,为预防在分娩过程中以及产后火出血导致的急性DIC以及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对减少产科意外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东华医院住院部产前孕妇标本60例为观察组,健康非妊娠妇女60例作为照组。采用日本SysmexCA6000自动血凝仪对上述两组标本进行凝血四项,即PT、APTT、FIB及TT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PT、APTT、FIB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T指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呈高凝状态,产前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对预防临产孕妇在分娩过程及产后可能出现的大出血及对于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和诊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产前孕妇 凝血功能四项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应用产前护理在高危妊娠孕妇中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改善高危妊娠孕妇心理焦虑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危妊娠孕妇68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孕妇,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护理,研究组给予孕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风险预防护理干预、产前处理等优质综合产前护理干预,应用评分表对两组孕妇心理特质性焦虑情况(T-AI)、状态性焦虑情况(S-AI)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孕妇T-AI得分为32.59、S-AI得分为45.20,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9.41%,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危妊娠孕妇进行产前优质护理能显著降低孕妇的心理焦虑情况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对孕妇及新生儿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高危妊娠 产前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高危妊娠孕妇产前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门诊进行筛查的120例高危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针对性的产前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的总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高危妊娠孕妇中给予产前管理,有效提高孕妇的转阴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危妊娠孕妇 产前管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高危妊娠孕妇6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两组,常规组孕妇30例,干预组孕妇30例。对这两组孕妇均采用一般产前护理模式与综合性的产前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种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后得知,干预组孕妇的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且干预组孕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常规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妊娠孕妇产前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从而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采纳。

  • 标签: 高危妊娠 产前护理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孕妇产前失眠的诱因,提高孕妇在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方法设计产前失眠诱因调查表,对400例产前失眠孕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孕妇急性失眠的三大诱因分别为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和躯体不适,分别占49.84%、25.55%和13.56%。结论对孕妇急性失眠的诱因采取有效措施,有助于提高孕妇在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

  • 标签: 孕妇 产前失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焦虑、抑郁孕妇采取心理护理的价值。方法在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5月期间住院的孕妇中选择有焦虑、抑郁情绪者63例,将其按照随机性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孕妇在护理中采取一般措施,包括对孕妇的健康教育,基础生活指导以及生命体征监测等,观察组孕妇则在一般护理措施上增加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孕妇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两组孕妇在护理前的SAS、SDS评分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在心理护理后其SAS、SDS评分较对照组孕妇差异有明显的降低,且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产前焦虑、抑郁情绪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得到改善,减轻心理负担,改善分娩结局。

  • 标签: 产前 焦虑 抑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孕妇产前检查情况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于我院分娩的15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前检查次数分为观察组(850例)和对照组(650例)两个小组。观察组产前检查次数≥5次,对照组产前检查次数<5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文化程度越高,孕妇产前检查的次数越高,对产期保健越重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早产、过期妊娠、妊娠高血压、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的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围产儿死亡及出生缺陷的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规、有效的产前检查可以改善妊娠结局,对孕产妇健康及围产儿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孕妇 产前检查 妊娠结局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0-2011年成都市龙泉驿区4454例孕妇产前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龙泉驿区高风险孕妇产前诊断情况及其预防缺陷儿出生的临床作用。方法采取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分析甲胎蛋白(AFP)及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HCG)水平。结果筛查出21-三体综合征高风险255例,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17例,神经管高风险23例,预产期年龄高风险(身份证年龄大于真实年龄者)8例,总筛查阳性人数565人,筛查高风险率12.6%,转诊高风险人数559人,其中,羊水穿刺染色体检查257人,确诊21-三体综合征2人,彩超6人,确诊神经管畸形3人,复查产前筛查低风险22人。结论孕中期产前筛查简单易行,结合产前诊断可以有效减少本区缺陷儿的出生,从而提高本区出生人口素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