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江头村位于桂林市灵川县西北部,距桂林市区三十多公里,距灵川县城约二十公里.该村现有168户680多人,90%以上居民姓周.据民国18年(1929年)载,该村"周氏系出濂溪德盛者,泽弥长宜发之伟乎",赞叹该村周姓子弟承袭了濂溪公周敦颐的爱莲文化,明清以来尤其是乾隆以来,大兴科举教育,办义学、设私塾,教导子弟.

  • 标签: 仕宦村 村灵川 灵川江头
  • 简介:按照一般的数据及标准统计,明代立国277年,文科进士试共举行90科,总计录取进士24877名,其中广西中进士者239人,约占全国总数0.96%。清朝立国268年,文科进士试共举行112科,总计录取进士26921人,其中广西中进士者585人,约占全国总数2.17%。这些数据不能说绝对准确,特别是明代,其中涉及所谓“冒籍”问题,直接影响到各省进士人数,当然出入不会很大。但这里不作讨论。

  • 标签: 进士 广西 仕宦 明清 明代 文科
  • 简介:有唐一代,进士科是一般士子踏上仕途的主要路径之一。由于在开科取士方面世族大家有充分的话语权,士子们为了被录取就以自己的文学作品为媒介奔走于豪族显宦之间,豪族显宦们也十分乐意为自己中意的士子延誉,形成了交游与行卷的独特文化现象。这种风气在中唐尤胜。从吕温与父辈、同辈、后学的交游,可以看出中唐士人的交游对其仕途人生的影响。

  • 标签: 中唐 士人 交游
  • 简介:辛弃疾在词中创造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被排抑打击的个人形象,历代研究者也持有类似的观点。辛弃疾的政治生涯以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并不符合其词中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产生矛盾的原因大概有三个原因:志向与功业脱节;士大夫"夷夏有别";民族情绪严重。今之学者未足够重视宋金对峙背景,对其未做分期研究。

  • 标签: 辛弃疾 仕宦经历 实际地位 原因
  • 简介:张伯行是康熙后期一位著名的清官,他清廉正直,惠爱百姓,因而见知于康熙帝.张伯行初任福建巡抚时,刚果有为,治绩显著;调至江苏后,亦欲奋发有为,却深陷官场漩涡,事事受到掣肘,最后落得四面楚歌的境地.本文试图通过对张伯行仕宦生涯的观察,探究清代独有的督抚制度的本质.

  • 标签: 张伯行 清官 督抚制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文同是北宋时期以画竹闻名后世的名家,典故“胸有成竹”就是赞赏文同画竹功力之深。文同知洋州期间创作的诗歌包括咏物抒怀诗、写景抒情诗、题画诗,这些诗歌基本不涉及政治生活,吏隐心态影响了文同此期诗歌的内容和题材。

  • 标签: 文同 仕宦心态 创作观 影响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