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却呈现缓慢的社会代际流动性。利用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对CHNS数据库22年的家庭追踪收入调查数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和农村比较,城市的代际流动性显著低于农村;从性别差异看,女儿对父代的依赖性更强;从地区差别看,东部地区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较高,中部地区代际收入流动性最低;从阶层差别看,中收入阶层流动性最高,高低两极阶层固化显著。为降低阶层固化、缩小贫富差距,应提高代际流动性,缓解收入差距的代际传递。

  • 标签: 代际收入弹性 代际收入流动 收入差距
  • 简介:基于现有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本研究从理论上探讨高校扩招通过家庭教育投资决策、学校教育积累过程以及劳动力市场教育回报三条传递路径对代际收入流动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理论上很难判断高校扩招是否能够增加代际收入流动性,降低机会不平等。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本研究将高校扩招作为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双重差分计量模型,实证考察高校扩招的代际收入传递效应。研究发现,高校扩招的综合收入弹性效应为正,这意味着高校扩招使收入流动性降低,增加了代际收入流动的不平等。研究还发现,高校扩招对代际收入流动的阻碍作用主要通过女性子代实现。我们认为高收入和高社会阶层家庭更有能力俘获高校扩招带来的好处,尽管低收入家庭因经济约束下降和高校扩招机会上升更愿意为子代提供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其子代(尤其是女性)由于面临劳动力市场的更强竞争,出现收入收入流动双下降的情况。

  • 标签: 代际收入流动 高校扩招 机会不平等 双重差分
  • 简介:利用CGSS提供的中国28个省区微观调查数据,应用Atkinson回归模型和转移矩阵两种度量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方法,研究了中国2005年的城乡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代际收入在不同的分类下流动弹性并不大,其中城市的流动高于农村;东、中、西部的流动弹性呈现逐渐递减趋势。利用转移矩阵对流动性进行测度,研究表明:总体的代际收入流动有一种保持效应,即从最低等级转向高一等级的概率较小,从最高等级转向低一等级的概率也较小,总体的不同等级间的流动性较差。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和家庭背景对个人收入的高低起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代际流动 回归模型 转移矩阵
  • 简介:代际收入流动指子辈收入在多大程度上由其父辈的收入决定,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机会平等程度,关系到公众及政府对当前收入分配现状的认知和评价以及相应公共政策的制定。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分析了1997—2011年中国代际收入的流动性现状以及子辈和父辈收入地位差异的决定因素。研究表明,1997—2011年间代际收入依赖性呈现先增加后下降再上升的“N”型趋势。此外,基于次序Logit模型,分群体检验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子辈和父辈收入地位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高收入群体的子女,低收入群体的子女除了较低的人力资本外,还具有较低的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回报率。为了缓解收入差距的代际传递,除了继续扩大对教育的公共支出外,还需针对不同的收入群体制定差异化的公共政策,特别是要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教育补贴,同时保障劳动力市场公平、公正。

  • 标签: 代际收入流动 收入差距 次序Logit模型
  • 简介:随着中国教育体系的飞速发展,大学教育逐渐普及,成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1977年,高考制度得以恢复,重新赋予人们走进大学并接受高等教育的选择和自由,从而大大激发了千万学子的求学梦。教育不仅影响着国家的宏观经济,还影响着每个微观个体。针对大学教育的回报率问题以及大学教育能否改变命运、实现收入公平这一主题,很多学者都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其中教育回报率问题一直都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1-3])。

  • 标签: 高考制度 代际 微观个体 非党员 回归结果 LOGIT
  • 简介:根据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数据,从代际传递的角度,以九省区农村地区农户家庭子女作为分析对象,运用多水平统计模型分析了影响子女收入的因素。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子女的相关属性变量后,子女收入受父亲收入影响较大。这说明农村地区代际收入流动性较小,呈现出一定的代际继承性。分析结果同时表明农村地区代际流动性存在中部、东部以及西部地区上的差异。最后,建议政府增加公共医疗资源的供给,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加强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为农村子女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以增加代际间的流动性。

  • 标签: 农村地区 代际流动 多水平统计模型 收入
  • 简介:通过分析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1999—2014年的面板数据,较为细致地考察了财政转移支付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结果显示:就全国层面而言,财政转移性支出对缩小城乡人均收入比起到了作用,同时财政转移支出能够提高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并且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效应更强一些;就地区层面而言,东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性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几乎没有作用;中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较小的扩大作用;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有一定的缩小作用。

  • 标签: 财政转移支付 城乡收入差距 收入再分配效应
  • 简介:代际正义相对于代内正义而言,指人类代际之间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开发利用上的公平公正,它体现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适度消费和减少资源消耗两个重大问题上。代际正义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只有遵循代际正义,才能兼顾后代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代际正义 生态 节约 可持续发展
  • 简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生活条件并不一定与幸福程度成正比.对于老年人来说,往往更是如此,如果代际关系和谐,既使生活条件差些,也会感到很幸福。根据对23户家庭(其中农村家庭10户,城镇家庭9户,其他类

  • 标签: 中国 代际关系 家庭生活 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保障制度
  • 简介:作为现代社会新兴的一个正义类型,代际正义关系着当代人和后代人如何公平地分配在享有和传承人类文明中产生的成本和收益。目前,对于代际正义主要有契约论、道义论和功利主义等论证方法。

  • 标签: 代际正义 成本和收益 现代社会 人类文明 功利主义 后代人
  • 简介:<正>一、代际关系与人口再生产一切生物为了维持其物种的生存,必须不断进行繁殖。世代的更替是生命存在的形式,代际关系则是随着生命的出现而形成的生物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低等生物,代际关系只限于生命的更替。高等生物的生长过程需要哺育和庇护,代际联系渐趋密切,但新生一代成长后即独立生活,代际联系也

  • 标签: 代际关系 老年人口 人口再生产 现代社会 不同世代 基本的
  • 简介:本文针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讨论教育投资结构对收入代际流动的影响。我们构建了一个带有家庭及政府教育投资的三期世代交叠模型,区分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人力资本投资,并对政府教育投资的变化进行政策实验,分析了不同投资结构下居民收入代际流动的变化情况,讨论了促进收入流动性的政策选择。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在政府教育投资不变的条件下,加大基础教育投资占比可以减小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改善收入分配差距。其次,随着政府基础教育投资占比的增加,子辈对父辈的收入依赖程度减小,居民收入代际流动性增大,向上及向下的流动概率均有所增加。最后,家庭教育投资与家庭收入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 标签: 政府教育投资 家庭教育投资 收入代际流动 世代交叠模型
  • 简介:务工经济的迅速发展,已成为贵州省凤冈县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凤冈县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务工收入正成为凤冈县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在新农村建设中,县委、政府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放在农民增收的重要位置。各乡镇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组织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向省外发达地区输出。

  • 标签: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农民务工收入 新农村建设 农民综合素质 农民增收 凤冈县
  • 简介:⑴是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和家庭的变迁影响了现代家庭的代际关系,在现代家庭的代际关系中,为什么会形成现代家庭代际关系重心向下倾斜的社会现象

  • 标签: 中国家庭 代际交换 代际倾斜
  • 简介:政府转移性支付理论上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有效手段,但是实践效果上却扩大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现实中的政府转移性支付在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失灵,主要源于其规模不适度、城乡不均衡、区域不合理和环节不合适。要缩小城乡居民转移收入差距.必须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社会保障制度、粮食风险基金政策和农业补贴方式。

  • 标签: 政府转移性支付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转移性收入
  • 简介:根据相关理论和经验梳理中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要统筹优化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格局,需要采取系统性思考,着重去除既影响长期经济发展,又恶化收入分配格局的因素.

  • 标签: 产业结构调整 收入分配 政策建议
  • 简介: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考察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政府转移收入之间的关系,与获得政府转移收入后相比,农民的边际消费水平并没有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这说明我国农村居民尽管消费欲望强烈,但是并没有摆脱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考虑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政府转移收入水平较低的状况,政府应当从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进一步完善对农民的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

  • 标签: 政府转移性支出 农民消费水平 补贴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