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者肠系上动脉血流力学改变进行研究,分析其尿毒腹膜透析患者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到我院进行腹膜透析治疗44例尿毒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选取同期未采取腹膜透析尿毒患者4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血流指标,D、PSV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EDV、TAVM、Q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I、RI等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长期腹膜透析会导致患者肠系上动脉血流力学改变,了解患者血流力学指标,分析其患者产生长期影响尿毒患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尿毒症 腹膜透析 血流动力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韩玉霞牛静王宏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新城内科 甘肃酒泉 735000)  【摘 要】腹膜透析(PD)是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的有效替代疗法之一,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因为腹膜透析具有保护残余肾功能,减轻心血管负担等优点,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疾病的困扰以及长期腹膜透析产生的并发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患者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了治疗的依从性。因此,护理人员应善于发现问题,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笔者针对我院腹膜透析患者的的管理及护理体会,总结汇报如下。  【
  • 简介:摘要目的尿毒患者腹膜透析置管术护理体会。方法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肾内科病房选择腹膜透析治疗尿毒患者26例临床资料。结果1例患者因体型较胖,自我管理较差,引起漂管,改为血透,其余患者顺利置管,透析效果良好。1例患者出院后在家腹透,出现腹膜炎,应用抗生素后治愈。结论通过医务人员术前护理及术后护理,护士腹透患者宣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尿毒症 腹膜透析置管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尿毒患者在钙、磷代谢中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100例尿毒患者,采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每组50例,分别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两组透析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钙、磷代谢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血液透析透析患者低甲状旁腺激素发生率较腹膜透析组更低,高甲状旁腺激素、高磷发生率较腹膜透析组更高(P<0.05),而两组低磷、低钙、高钙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后血磷水平均明显高于腹膜透析组,血钙水平均明显低于腹膜透析组。结论在尿毒患者透析治疗中,腹膜透析更好地控制钙磷代谢,临床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透析方式,合理饮食,以此实现最佳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尿毒症 钙磷代谢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添加尿激酶尿毒并发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浆内皮素(ET)、氧化氮(NO)影响。方法将60例尿毒并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腹膜透析添加尿激酶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同时选择同期年龄在40岁以上正常人30例为健康对照组(无肝肾脑等疾病),两治疗组基础干预相同,尿激酶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腹膜透析添加尿激酶,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SOD、MDA、ET、NO及临床症状变化。用比色法测定血清MDA和SOD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变化,NO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定。结果①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尿激酶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清SOD活性降低(P〈0.05),NO降低(P〈0.05),MDA含量升高(P〈0.05),血浆内ET水平升高(P〈0.01)。②治疗8周后,常规治疗组和尿激酶治疗组可降低血浆ET水平和升高NO;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尿激酶治疗组在降低ET和升高NO方面疗效更为显著(P〈0.01)。③常规治疗组未见SOD、MDA变化,尿激酶治疗组能够回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与健康对照组及常规治疗组有明显差别(P〈0.05,P〈0.05)。结论腹膜透析添加尿激酶可降低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血浆ET和升高NO水平,尿毒并发脑梗死患者有治疗作用。

  • 标签: 腹膜透析液 尿毒症并发脑梗死 内皮素 一氧化氮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我科室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操作情况,以减少腹腔发生几率。方法选择我科室2016年9月到2017年6月门诊及住院复查随访33位腹透患者腹透换操作进行评分观察。记录患者资料,将腹透标准化操作进行分解,按定顺序排列并给予相应分值。同时专科护士操作熟练度给予评定,并评估患者院外日常记录本。根据患者透析龄分为初透患者及规律透析患者两个组别。结果换操作者均有定程度熟练度,特别是规律透析患者操作过程中未戴帽子、口罩是普遍存在问题,未记录透析量及日常记录本中规范记录透析相关情况是主要问题。结论在培训中需反复强调和实际操作,特别要强调透析观察和记录。患者进行合理规范腹膜透析操作培训,针对其不足加强培训,希望强化培训能减少腹膜发生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腹膜透析换液
  • 简介:腹膜透析时机尿毒发展到定阶段,体内蓄积过多代谢产物会影响到日常生活、甚至威胁生命,就应开始进行透析治疗。来说,血清肌酐70711mol/L以上,或血清尿素氮接近30mmol/L,或血钾大于6.5mmol/L就应开始透析治疗。

  • 标签: 腹膜透析 尿毒症 替代治疗 透析治疗 血清尿素氮 代谢产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尿毒脂代谢影响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共78例尿毒患者,研究组其实施血液透析。参照组其实施腹膜透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出现低密度脂蛋白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三酰甘油、高胆固醇血症低于参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存在定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患者实施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均有定治疗效果,但是腹膜透析诱发尿毒脂代谢机率较高,影响整体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建议应用血液透析治疗,同时做好预防工作,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症状发生

  • 标签: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尿毒症脂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长期规律腹膜透析患者使用低钙透析和标准钙透析钙磷代谢影响。方法在规律性随访患者中选择40名CAPD患者,在使用标准钙透析(SCD)3个月后其中17例血清总钙>2.54mmol/L)和(或)高血磷(血磷>1.7mmol/L),iPTH<150pg/ml患者改为使用低钙透析(LCD)15个月,余下23例SCD设为对照组,两组分别在使用LCD后第1、2、3、6、12、15个月检测血清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结果在使用标准钙透析患者,15个月中,血钙浓度逐渐升高,血iPTH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低钙透析治疗患者,第1个月血钙值明显下降,血磷亦下降(P<0.05),且维持在正常范围,iPTH值同样在第1个月时显著升高(P<0.05),以后未观察到再大幅度进行性升高,并维持在200pg/ml左右。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中没有明显低钙抽搐、低血压及感染等情况发生。结论使用低钙透析有效地调整钙磷代谢,并预防动力缺失性骨病,并且安全性好。

  • 标签: 低钙透析液 腹膜透析 钙磷代谢 甲状旁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尿毒患者90例随机分为腹膜透析组、血液透析组、联合应用组(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各30例。比较三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指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肌酐、尿素氮水平低于血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病率分别低于血透组和腹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方式,使得患者保持更为良好内环境,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有效改善了尿毒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尿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毒透析治疗中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择取94例在我院行透析治疗尿毒患者随机均分后进行血液透析(对比组)和腹膜透析(试验组)临床对比研究。结果:试验组行腹膜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得到了明显缓解,且医学应对方式更加积极,同时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与行血液透析对比组相比,本组临床效果更优,P<0.05。结论:相较于血液透析而言,腹膜透析尿毒患者应用价值更高,可促进其负性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坚定其治疗信心,并其生活质量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尿毒症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探讨不同保存时间,腹膜透析患者透析标本中尿素氮和肌酐检测数值结果影响。通过收集本院规律随访30名腹膜透析患者居家24小时常规治疗透析,充分混匀,取50ml腹透,分别放置在5根干燥试管内密闭保存,每根管内10ml腹透。其中1管即时(24小时)进行腹透肌酐和尿素氮检测,2管放置常温下保存(昼夜温差15-37°),2管放置冷藏冰箱内保存(2-8°),标本于收集后即时、24小时后、48小时后分别进行肌酐和尿素氮浓度检测。患者尿素氮和肌酐检验值进行纵向比较,通过计算得出各个KT/V值(透析充分性)。通过观察各数据之间差异,并分别计算KT/V值(透析充分性),得出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得出不影响临床工作中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处方调整结论。进而可以通过放宽留取标本时间,方便病人灵活留取标本并送检,以提高标本送检率,完善腹膜透析质控数据上报。

  • 标签: 透析液  保存时间  保存方法  冷藏  常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透析方式应用于糖尿病尿毒治疗中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58例糖尿病尿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腹膜透析(CAPD)组和血液透析(HD)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尿素氮、血糖及血肌酐等指标均下降,但差异不显著;CAPD组Na+、K+、Cl-指标明显优于HD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尿毒患者治疗中,两组效果均较优,但腹膜透析在纠正电解质紊乱方面的作用更优于血液透析

  • 标签: 糖尿病尿毒症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尿毒患者采取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后并发腹膜护理方法。方法70例采用腹膜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患者进行观察实验,将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护理组采取全面优质护理服务,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腹膜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常规组高,护理组腹膜发生率明星比常规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膜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患者采用全面优质护理有利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腹膜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 腹膜透析 腹膜炎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持续性腹膜透析治疗方式尿毒患者病情控制影响进行探究,希望可以尿毒患者治疗研究提供点帮助。方法:研究时段为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研究对象为院内尿毒患者,共计66例,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持续性血液透析方式、持续性腹膜透析方式开展两组治疗工作,两组治疗后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将两组接受不同治疗方式后相关数据信息输入到统计学系统中处理得出结果P值

  • 标签: 尿毒症 持续性腹膜透析 血钙 血磷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血液透析腹膜透析2种透析方式慢性肾衰竭尿毒患者微炎症状态影响。方法本院采取随机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患有慢性肾衰竭尿毒患者,随后采取随机等量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血液透析组与腹膜透析组,每组各20例。其中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血液透析治疗,而腹膜透析患者采取腹膜透析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透析治疗后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显著低于治疗之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腹膜透析患者hs-CRP水平显著低于血液透析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IL-6以及TNF-α等水平数据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腹膜透析2种透析方式慢性肾衰竭尿毒患者微炎症状态影响均较大,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hs-CRP、IL-6以及TNF-α等水平,但是腹膜透析方法在降低hs-CRP水平方面更有效

  • 标签: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 微炎症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