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麻疹、脊灰、流脑、乙脑的抗体水平及儿童免疫状况。方法检测古楚区、黄河区和三棵树乡1-10岁儿童2785人,比较四种疫苗免疫效果。结果麻疹、脊灰、流脑、乙脑四类疫苗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82%、99.32%、96.23%、97.92%。结论阳性率均在95%以上,说明儿童接种疫苗后,绝大部分均能产生抗体。

  • 标签: 抗体水平 免疫效果 监测分析
  • 简介:吉林市龙潭区在1993年12月~2000年1月连续开展了7次14轮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有效地阻断了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传播,保障了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目标,为今后计划免疫工作和消灭脊髓灰质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对7次强化免疫活动情况评价如下:

  • 标签: 免疫活动 强化免疫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免疫检验中应用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实际应用情况,探讨其临床检验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 180例我血站从临床获取的免疫检验的患者, 随机均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免疫检验, 实验组采纳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临床免疫检验方式。并且在检验过程中,详细、有效的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相关临床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观察免疫检验的实际应用中,实验组的临床免疫指标检查指标变异指数小于未进行质量控制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临床免疫检验方式,其检验结果更可靠、更准确。

  • 标签: 免疫检验分析 常规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检验效果
  • 简介:为评价不同种类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选择了101个口蹄疫疫苗二免后的养殖场进行样品采集,并采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O型口蹄疫疫苗整体免疫抗体合格率较高;O型、A型、亚洲Ⅰ型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和O型、亚洲Ⅰ型口蹄疫二价灭活疫苗不同毒株之间免疫抗体差异较大,其中O型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他A型和亚洲Ⅰ型。

  • 标签: 口蹄疫疫苗 免疫效果中图分类号:S852.5+2
  • 简介:摘要:制定科学合理免疫计划,消除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注意免疫接种注意事项、做好免疫后抗体的监测与分析,是提高猪场免疫效果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提高 猪场 免疫
  • 简介:在畜禽免疫的生产实践中,有计划地对家禽进行免疫接种,可使家禽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在一定的时间内,避免遭受传染病的侵袭。但接种后不可避免地会给家禽带来一定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对家禽的产肉、产蛋等生产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直接影响免疫效果的成败,严重者甚至导致被免疫接种的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提高家禽免疫接种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确保家禽免疫效果,确保家禽饲养安全,免疫接种时必须把握好以下四大环节。

  • 标签: 免疫效果 养禽业 家禽饲养 免疫接种 生产性能 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乙肝疫苗免疫后无应答者,分析再次接种的免疫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n=60),是本辖区医疗机构2019.7~2020.7月收治的乙肝疫苗免疫后无应答者。再次接种根据根据剂量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30,原剂量注射)和实验组(n=30,追加剂量)。分析观察再次接种者抗-HBs阳转率以及药副作用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抗-HBs阳转率为76.67%,实验组抗-HBs阳转率为100.00%,实验组抗-HBs阳转率高(P

  • 标签: 免疫应答 乙肝疫苗 再次接种 免疫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 TT)免疫效果,为改进破伤风免疫预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2019—2021年,对在晋江市罗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外伤就诊的患者调查其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etanus toxoid-containing vaccine, TTCV)免疫史。对353例TTCV计划免疫后5~10年的受试者(A组)检测血清破伤风抗体(tetanus antibody, TAB),比较不同年龄人群不同TAB水平(<0.01 IU/ml、0.01~0.10 IU/ml、>0.10 IU/ml)受试者的分布差异;对68例有TTCV免疫史、年龄14~83岁、TAB水平为0.01~0.10 IU/ml的受试者(B组)与133例无TTCV免疫史、年龄17~77岁的受试者(C组)分别接种1剂、3剂TT,观察免疫后28 d TAB水平变化。结果A组不同年龄人群不同TAB水平的受试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9, P<0.001),随着年龄增长,TAB水平在<0.01 IU/ml和0.01~0.10 IU/ml之间的受试者比例增高。B组受试者1剂TT免疫后28 d,68例中有66例TAB>0.10 IU/ml,免疫前后TAB水平为0.01~0.10 IU/ml、>0.10 IU/ml的受试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23, P<0.001)。C组受试者3剂TT免疫前,133例中有129例TAB<0.01 IU/ml、4例TAB为0.01~0.10 IU/ml;3剂TT免疫后28 d,1例TAB为0.01~0.10 IU/ml、132例TAB>0.10 IU/ml,免疫前后不同TAB水平的受试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80, P<0.001)。结论TTCV计划免疫5年后,TAB水平在<0.01 IU/ml和0.01~0.10 IU/ml之间的个体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对于无TTCV免疫史人群和TTCV免疫后TAB保护作用下降的人群,加强TT免疫可以显著提高群体TAB保护状况。

  • 标签: 破伤风 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 破伤风类毒素 破伤风抗体
  • 简介:了解影响猪群免疫效果的因素,并采取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对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减少疾病的发生都十分又益。下面谈谈这方面问题,以供参考。

  • 标签: 免疫效果 猪群 经济效益 养猪
  • 简介:草鱼容易生病。目前,发病率较高、危害严重的是草鱼细菌性烂鳃、赤皮、肠炎“三病”。每年都造成草鱼大批死亡,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养鱼积极性。1986-1987年,我们试用草鱼土法疫苗来预防草鱼病,收效较显著,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 标签: 草鱼 土法 免疫注射 防草 烂鳃 鱼病
  • 简介:摘要为加速我地消除麻疹的进程,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内8月龄至14岁人群于2009年10月和2010年9月连续两年开展了麻疹强化免疫工作,分析我中心的两轮强化免疫麻疹的接种情况及2006年以来本地连续5年的麻疹发病资料,结果显示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后,发病率明显下降,免疫空白的儿童和成年人发病率高,有免疫史的人群发病率低。说明接种疫苗对于控制麻疹的流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岁、6岁儿童仍有发病,说明麻疹加强免疫对于提高儿童免疫力,控制麻疹的发病和流行意义重大。消灭麻疹免疫空白人群,开展强化免疫为消除麻疹的重要手段。

  • 标签: 麻疹疫苗 强化 效果分析
  • 简介:为更好地了解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与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与合理的检测方法,浦口区兽医站在某猪场进行了此次试验。试验猪分3组,分别注射不同厂家生产的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猪口蹄疫O型(OZK/93株+OS/99株)灭活疫苗,并采用猪O型口蹄疫VPI抗体检测试剂盒、口蹄疫O型液相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和正向间接血凝试验(HI)分别对使用上述口蹄疫苗免疫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猪注射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后,用猪O型口蹄疫VPI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抗体阳性率达到100%;用正向间接血凝和液相阻断ELISA方法检测不到注射合成肽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效价。免疫猪口蹄疫O型(OZK/93株+OS/99株)灭活疫苗后,用VPI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抗体阳性率只有40%;用HI方法进行检测,抗体阳性率为75%;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进行检测,抗体阳性率为70%。

  • 标签: 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 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免疫效果 O型猪口蹄疫VPI抗体检测试剂盒 O型口啼疫正向间接血凝试验
  • 简介:1.正确选择疫苗选用SPF疫苗,防止苗源感染。通常制造家禽疫苗所用的SPF鸡胚必须经过22种病原(17种病毒病、3种细菌病、2种支原体)的检测,结果呈阴性方可使用。据报道,全国所有禽用疫苗及其种毒制备所需SPF鸡胚与可提供的合格鸡胚数量相去甚远。非SPF鸡胚由于蛋中含有抗体,

  • 标签: 免疫效果 因素分析 家禽免疫
  • 简介:为了解猪瘟细胞苗和猪瘟脾淋苗的免疫效果,更好地开展猪瘟免疫工作,选择猪瘟细胞苗和猪瘟脾淋苗进行免疫效果跟踪试验。试验分为4个组,每种疫苗免疫2个组,其中分别在哺乳仔猪20日龄和28日龄进行首免,首免后40d进行2免;在免疫前及免疫后15d、40d、70d、100d时跟踪检测免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猪瘟细胞苗和猪瘟脾淋苗的免疫效果没有明显差异,哺乳仔猪20日龄和28日龄进行首免的免疫效果有差异,建议实际生产中可选用猪瘟细胞苗在28日龄时进行首免。

  • 标签: 猪瘟 疫苗 免疫效果 试验
  • 简介:摘要:本试验以30日龄仔猪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疫苗对仔猪的免疫效果。试验选择99头体重接近、健康状态良好的30日龄左右未免疫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3头,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每组分别免疫不同厂家生产的猪瘟疫苗,分别于免疫前于当天、首免14d、首免21d、首免28d、二免后21d、二免后45d进行采血,利用IDDEX试剂盒进行猪瘟抗体检测。试验结果显示,首免14天三种疫苗免疫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0%、73.6%、72.9%差异不显著(P>0.05);首免21天、首免28天和二免45天,试验2组的抗体阳性率和试验1组、试验3组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猪瘟 疫苗 免疫效果 仔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两种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对抗体效价的影响。方法将献血浆者按照基础免疫剂量分成两组,第1组初次免疫2剂,第2次、第3次各免疫1剂;第2组初次、第2次、第3次均免疫1剂;两组间隔时间一致。在初次免疫后第14、28、42、56、70、84天,检测献血浆者血浆中的狂犬病抗体效价,考察是否符合单人份生产用原料血浆抗体效价标准(≥8 IU/ml)。结果初次免疫后第14、28、42天,第1组献血浆者抗体阳转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5、8.69、4.11,P<0.05);仅在初次免疫后14 d内,第1组抗体效价≥8 IU/ml的比例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5, P<0.05);距初次免疫第56、70、84天两组血浆抗体效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免疫程序期间,大剂量的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能取得较好的免疫应答效果,但长期抗体水平与小剂量免疫程序无明显差异。

  • 标签: 狂犬病疫苗 免疫程序 效价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