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口摄影方法的改良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50例患者作为本次案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50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两组患者由同一组医护人员以及相同设备拍摄出口影像资料。常规组采取常规摄影方法;实验组采取改良与简化之后的摄影方法。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一次拍摄成功率以及医师对成像的满意度。结果出口摄影方法改良后的一次拍摄成功率与成像满意度均显著优于传统方法,数据差异突出,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出口摄影方法的改良价值较高,能够更好的优化摄影效果,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冈上肌出口位 摄影方法 技术改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口摄影方法的改良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50例患者作为本次案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50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两组患者由同一组医护人员以及相同设备拍摄出口影像资料。常规组采取常规摄影方法;实验组采取改良与简化之后的摄影方法。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一次拍摄成功率以及医师对成像的满意度。结果出口摄影方法改良后的一次拍摄成功率与成像满意度均显著优于传统方法,数据差异突出,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出口摄影方法的改良价值较高,能够更好的优化摄影效果,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冈上肌出口位 摄影方法 技术改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口X线片对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临床证实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出口X线表现,根据Bigliani肩峰分型标准进行分型,测量肩峰-肱骨头(A-H)值。结果30例患者中Ⅰ型6例,Ⅱ型11例,Ⅲ型13例。肩峰下间隙狭窄26例(A-H值<1cm),肩锁关节骨质增生25例,肌腱钙化6例。结论出口摄片能够提供肩峰分型的直接依据,可观察肩峰下滑动间隙、肩峰端骨赘的存在及肌腱的钙化,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具有病因学意义,并在一定程度上为骨科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影像依据。

  • 标签: 冈上肌出口位 X线摄影术 肩峰撞击综合征 肩袖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X线投照技术在肩关节出口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2例肩关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摄取肩关节前后,观察组摄取肩关节出口片,对比两组对肩关节病变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投照技术在肩关节出口中更能突出显示肩关节病变,尤其是在明确肩关节撞击综合征、肩袖损伤等病变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值得推广 。

  • 标签: X线投照技术 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 诊断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肩关节出口X线摄影所示肩峰形态、肩峰下间隙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houlderimpingementsyndrome,SIS)的相关性,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临床证实的SI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X线摄影所示的肩峰形态及肩峰下间隙进行分型、测量,并与MRI所见进行对照,分析肩峰形态及肩峰下间隙与SIS的相关性。结果:60例患者中,肩峰平坦形(Ⅰ型)8例、弧形(Ⅱ型)10例、钩状(Ⅲ型)42例。出口X线摄影所示肩峰下间隙为(1.21±0.36)cm,MRI所示肩峰下间隙值为(1.10±0.18)c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袖损伤MRI分级Ⅰ级27例,Ⅱ级20例,Ⅲ级13例。肩峰下间隙值与肩袖损伤MRI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肩关节出口X线摄影所示肩峰形态、肩峰下间隙与SIS发生密切相关;当肩峰形态为钩状及肩峰下间隙值<1cm,强烈提示SIS可能,对于无MRI的基层医院诊断SIS临床意义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肩撞击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放射摄影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DTS)成像在出口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I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1月于巴彦淖尔市医院因肩关节不适就诊,且经临床查体、MRI检查确诊的93例SI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56例、女性37例,年龄30~77(55.4±8.2)岁。所有患者均在MRI检查后7 d内,为明确是否有行肩峰成形术或肩袖重建术的必要而行X线数字化摄影(DR)和DTS成像检查。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测量的肩峰形态差异的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肩-肱距离(AHI)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t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测量的AHI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AUC的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MRI、DR、DTS 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SIS患者肩峰形态检查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4,P>0.05)。MRI、DR、DTS 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测量SIS患者AH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7±1.21)mm对(8.91±1.50)mm对(8.66±1.25)mm,F=3.84,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MRI与D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P<0.05),而MRI与DTS、DR与DT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0、1.24,均P>0.05)。MRI、DTS、DR诊断AHI的灵敏度分别为96.35%、96.36%、86.79%,特异度分别为72.44%、58.28%、54.73%,AUC分别为0.906、0.808、0.677,95%CI分别为0.839~0.951、0.727~0.874、0.586~0.760,三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1,P<0.05)。结论出口DTS是确诊SIS相对经济、实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作为肩部不适患者的一种普查方法。

  • 标签: 肩撞击综合征 放射摄影术 X线数字化断层融合成像 磁共振成像 冈上肌出口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理疗治疗肌腱炎的疗效。方法全部病例彩用理疗方法治疗,针刺后溪穴加手法,结果颈、肩部活动正常,基本治愈。结论理疗治疗肌腱炎的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冈上肌肌腱炎 理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对负重下与自然状态下出口测量A-h值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了我院2017年7月到2017年10月确诊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病人30例,在进行负重下、自然状态下行出口摄片。结论测量肩峰到肱骨头间距,得出负重下和自然状态下两组实验数据,进行配对实验,统计得出数据,看有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数值结合狭窄程度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进行诊断和分类,给临床提供准确的依据。

  • 标签: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冈上肌出口位 A-H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对损伤患者进行肩关节磁共振诊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医院在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期间接收的60例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对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诊断模式,针对观察组实施肩关节磁共振诊断模式,然后对比其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精准度和漏诊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肩关节磁共振 冈上肌损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钙化性肌腱炎应用热性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21年5月~2022年5月中,我院收治的钙化肌腱炎患者,选取70例用于本项调查,以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组治疗,35例的患者为对照组,以针刺治疗,以及3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热性针灸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于钙化性肌腱炎患者的治疗,临床应用热性针灸治疗的疗效确切,利于患者的钙化灶消除,值得推广。

  • 标签: 热性针灸 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集成(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compilation, Magic)序列在慢性肌腱炎(supraspinatus tendinitis, ST)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招募临床怀疑肌腱炎的患者42例(肌腱炎组)及健康志愿者28例(对照组),行肩关节MRI轴[T2WI脂肪抑制(fat saturation, FS)序列、T1WI FS序列]、斜冠状(T2WI FS序列)及矢状[质子密度加权(proton density weighted, PDW)序列]扫描,同时行Magic序列斜冠状扫描。于Magic序列生成的T2WI斜冠状位图像根据肌腱走形将其分为外侧亚区、内侧亚区及中间亚区。由两名放射科医生于Magic斜冠状位图像分别测量肌腱三个分区的T1、T2及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 PD)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估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的一致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分区各定量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评价其对肌腱炎的诊断效能。结果肌腱炎组外侧亚区的T1、T2值、中间亚区的T2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腱炎组外侧亚区的PD值、中间亚区的T1、PD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腱炎组内侧亚区的T1、T2及PD值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亚区的T1、T2值诊断肌腱炎的AUC分别为0.821、0.73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5%和67.9%、66.7%和78.6%。中间亚区T2值的AUC为0.68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9%、75.0%。结论Magic序列的T1、T2值是反映慢性肌腱炎的有效量化参数,能够为临床对肌腱变性提供量化的客观依据。

  • 标签: 定量磁共振成像 冈上肌肌腱炎 肩袖损伤 合成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钙化性肌腱炎(calcifiedsupraspinatustendonitis)是一种比较常见肌腱变性疾病,又称肌腱钙化性肌腱炎。病因不清,目前大多数观点是认为肌腱的退行性变,导致钙盐非正常代谢及堆积,形成该病。Hughes等1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病理生理变化,将钙化性肌腱炎分为4期;(1)钙化前期(2)钙化物形成期(3)钙化物重吸收期(4)钙化后期。通过X线及MRI检查,可大致判断钙化灶大小、形态、部位等。钙化性肌腱炎多发于30~50岁的运动人群,有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是钙化性肌腱炎的多发人群,右侧肩关节较左侧多发(约为6∶1)2。自2016年9月-2017年12月,共收治20例钙化性肌腱炎患者,作者用局部封闭治疗与小针刀治疗共20例患者进

  • 标签: 冈上肌肌腱炎 封闭治疗 针刀治疗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比较特殊物理检查与MRI对诊断撕裂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等指标.方法对76例因肩关节疾患住院的病人,术前均进行特殊物理检查及MRI检查,然后行肩关节镜手术明确诊断并治疗,统计分析特殊物理检查和MRI对撕裂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等,并进行比较.结果76例患者经肩关节镜检查诊断为肩袖撕裂64例,其中撕裂50例.Jobe征诊断撕裂的灵敏度为82.00%,特异度为46.15%,准确率为69.74%;MRI诊断撕裂的灵敏度为88.00%,特异度为38.46%,准确率为71.05%.Jobe征与MRI联合诊断对撕裂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30.77%,诊断准确率76.32%.结论Jobe征等特殊物理检查与MRI的诊断价值相近,两者联合诊断可在临床上可以用来排除撕裂的诊断.

  • 标签: 冈上肌撕裂 诊断方法 物理检查 MRI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钙化性肌腱炎应用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吉林省人民医院68例钙化性肌腱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平分为两组,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对比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3.53%;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CMS评分优良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0.59%,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钙化性肌腱炎,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疗效显著。

  • 标签: 钙化性冈上肌肌腱炎 放散式体外冲击波 治疗有效率 VAS评分 CM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 T MR对下肌腱全层撕裂和部分撕裂诊断的准确度并对漏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7年1至12月210例肩关节损伤患者的MRI诊断报告及关节镜手术记录,以关节镜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3.0 T MR对下肌腱全层撕裂和部分撕裂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对其漏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10例肩袖损伤患者中下肌腱全层撕裂和部分撕裂MR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1.4%(171/210)、77.6%(163/210),灵敏度分别为83.1%(98/118)、65.7%(44/67),特异度分别为79.3%(73/92)、83.2%(119/14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3.7%(98/117)、64.7%(44/6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4%(73/93)、83.8%(119/142)。44例误漏诊病例中,21例发生在下肌腱骨结合部(止点),占误漏诊病例的47.7%(21/44);7例下肌腱内撕裂中6例出现误诊,是部分撕裂中最易漏诊的类型,其漏诊原因与部分撕裂信号不高(相应序列未显示液性信号)有关;复杂性撕裂也是部分撕裂中易漏诊的类型,4例上下表面合并腱内撕裂中3例出现漏诊。结论3.0 T MR对下肌腱全层撕裂和部分撕裂诊断有较高准确度,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漏诊和误诊率。充分认识MR对下肌腱肩袖撕裂诊断的误诊、漏诊原因,有利于进一步提高MR对肩关节下肌腱损伤诊断的准确度。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冈上及冈下肌腱撕裂 漏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体外冲击波(ESW)联合内热针治疗肱骨外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肱骨外髁炎患者46例,根据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不同(ESW治疗或联合肱骨外髁及内热针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SW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3例。2组患者均给予肱骨外髁ESW治疗,治疗参数设置为探头直径15 mm,治疗压力2.5~3.5 bar(1 bar=100 kPa)、频率8.0 Hz;治疗部冲击约1500~2000次,每周治疗1次,共4周;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给予肱骨外髁及内热针治疗,每部位每周内热针治疗1次,共治疗2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周、4周及12周时,采用目测类比法(VAS)疼痛评分、无痛握力(PFG)测试分别对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和握力大小进行评定,并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2周时,对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调查问卷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ESW治疗组(5.91±2.01)分,联合治疗组(5.85±1.89)分]、PFG值[ESW治疗组(14.10±5.96)kg,联合治疗组(14.54±6.92)kg]以及ADL[ESW治疗组(25.50±2.21)分,联合治疗组(24.75±1.72)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周、4周及12周时,联合治疗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和PFG值均明显优于同时间点的ESW治疗组(P<0.05);其中治疗结束后12周时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的VAS疼痛评分[(1.37±0.56)分]、PFG值[(29.69±11.67)kg]及ADL评分[(30.35±1.56)分]均明显优于ESW治疗组[VAS疼痛评分(2.45±1.02)分]、PFG值[(19.39±6.45)kg、ADL评分(28.75±1.07)分],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W联合肱骨外髁及内热针较单用ESW治疗肱骨外髁炎疗效显著。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内热针治疗 肱骨外上髁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筋挑刺法治疗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和经筋挑刺组,各30例。经筋挑刺组取局部痛性筋结点,予针挑治疗;常规针刺组取阿是穴、天宗、肩贞、支正、养老等穴,予TDP神灯照射治疗,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经筋挑刺组总有效率为93.33%,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0%,2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筋挑刺组治疗损伤有良好效果。

  • 标签: 冈下肌 损伤 挑刺 经筋挑刺法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江苏省高级中学发端于1906年,正式创办于1931年,.1994年被确认为省合格重点中学;2000年被命名为省模范学校;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级示范高中;2003年晋升为省高级中学,同年12月被批准为省首批四星级高中;2009年被审批为省名校中心主席单位,并通过省四星级高中首批复审。

  • 标签: 高级中学 江苏省 国家级示范高中 1931年 2009年 重点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