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系统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减少再次住院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76例冠心病患者,收治时间2020年11月-2021年11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8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38例,行系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遵医用药依从性评分和再次住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冠心病患者系统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升患者依从性,预防再次住院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系统健康教育 冠心病 再次住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模式对哮喘患者哮喘控制及再次住院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初诊哮喘患者9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哮喘控制情况及患者出院后3月内的再次住院。结果观察组患者哮喘控制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哮喘控制有效率为81.25%,观察组患者哮喘控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的再次住院为4.17%,优于对照组的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再入院患者的的发病诱因进行调查,其中观察组由于用药依从性差而再次入院的发生为2.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哮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模式不仅可以较好地控制哮喘症状,而且还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短期哮喘复发,减少其二次住院,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模式 常规护理模式 哮喘 再次住院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提高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的方法。方法此文将随机抽取的2016年6月至2016年9月本医院100辆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状况归入质量改进前的资料,将随机抽取的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本医院40辆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状况归入质量改进后的资料,调查和统计实施质量改进前后的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进步幅度、目标达成。结果实施质量改进后的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高于实施质量改进前P<0.05,进步幅度为50.86%,目标达成为113.46%。结论开展质量改进能够明显提高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减少急救车空车返回情况。

  • 标签: 急救车 空车 再次出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提高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的方法 。方法:此文将随机抽取的 2016年 6月至 2016年 9月本医院 100 辆 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状况归入质量改进前的资料,将随机抽取的 2016 年 12 月至 2017 年 8 月本医院 40 辆 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状况归入质量改进后的资料,调查和统计实施质量改进前后的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进步幅度、目标达成 。结果:实施质量改进后的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 高于实施质量改进前 P<0.05, 进步幅度为 50.86%,目标达成为 113.46%。结论:开展质量改进能够明显提高急救车空车途中再次出车,减少急救车空车返回情况 。

  • 标签: 急救车 空车 再次出车
  • 简介: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sis-relatedfractures)的再次骨折发生、出院后是否坚持服药与再次骨折的关系,强调坚持服药的重要性,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8月某医院收治的482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电话随访患者出院后情况,将再次骨折的患者根据是否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分成两组进行对比,对比其再次骨折发生及两次骨折间隔时间长短的差异,说明骨质疏松预防用药的重要性。结果1再次骨折为11.2%,其中第一次骨折出院后坚持服药仍骨折的患者占5.5%,未坚持服药发生骨折的患者占12.9%,(P=0.032)。2第一次骨折至第二次骨折之间平均间隔时间为23.89个月,其中第一次骨折后坚持服药的患者发生第二次骨折的间隔时间为36.50±1.64月,第一次骨折后不坚持服药的患者发生第二次骨折的间隔时间为22.31±4.60月,(P=0.000)。结论出院后坚持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对预防再次骨折有一定的作用,第一次骨折后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患者发生再次骨折的间隔时间比不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患者发生再次骨折的间隔时间要长。抗骨质疏松治疗可减少再次骨折的发生。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治疗 再次骨折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干预措施降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方法对本院436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436例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发生产后出血16例,占3.67%,对照组产后出血15例,占3.44%。两组产后出血发生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平均产后出血比较干预组24小时平均出血量604.1±346.8ml,对照组24小时平均出血量602.7±371.5ml,两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实施临床干预措施是能够降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

  • 标签: 临床干预 瘢痕子宫 产后出血
  • 简介:跌倒是住院病人重要的安全问题,降低跌倒及跌倒引起的损伤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目标,而跌倒的科学监测非常重要。本文对住院病人跌倒的研究方法、跌倒特征等情况进行了综述,以便为我国的相关研究和管理提供借鉴。

  • 标签: 意外跌倒 住院病人 病人安全
  • 简介:目的对比腹股沟疝传统修补术与无张力修补术方式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005年3月--2008年4月我院84例疝患者手术方式方法及术后恢复过程。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适应症广、并发症少、复发低等优点。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不干扰正常解剖结构、修补效果好、患者恢复快,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腹股沟疝 传统修补术 无张力修补术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趋势,为针对性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调查当日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调查。结果2009年6月18日和2010年6月30日分别调查该院住院患者942人和929人,实查均为100.00%;医院感染现患分别为4.14%(39例)、4.52%(42例),例次现患分别为5.10%(48例)、5.17%(48例);下呼吸道(感染56.25%、58.34%)、泌尿道(感染16.66%、20.83%)是医院感染高发部位;男性、年龄〈2岁或〉60岁、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是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54.67%和52.31%,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分别为42.30%和43.30%。结论应加强重点部门人群、重点部位的目标监测与管理;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控与管理,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提高病原学送检,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危险因素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中高钾血症的发生,并探讨不同血钾水平以及血钾变化速率对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944 446例次患者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本次住院预后以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高钾血症定义为静脉血钾≥5.5 mmol/L,分析患者血钾水平以及血钾变化速率对住院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高钾血症患者15 771例,高钾血症发生1.7%(15 771/944 446)。但出院诊断仅为11.0%(1 735/15 771),漏诊为89.0%(14 036/15 77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血钾者相比,入院时血钾<3.5 mmol/L(HR=1.338,95%CI:1.164~1.537,P<0.001)和≥6.5 mmol/L(HR=1.421,95%CI:1.158~1.744,P=0.001)增加患者死亡风险;与患者血钾上升速率0.01~0.10 mmol/d者相比,入院即达到峰值血钾水平(HR=1.251,95%CI:1.077~1.453,P=0.003)、0.11~0.51 mmol/d(HR=1.499,95%CI:1.315~1.709,P<0.001)、>0.51 mmol/d(HR=2.431,95%CI:2.105~2.807,P<0.001)均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高钾血症患者未及时复查血钾也会增加死亡风险(HR=1.656,95%CI:1.434~1.914,P<0.001)。结论本研究住院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约1.7%,出院时漏诊高。入院时低钾血症、重度高钾血症、血钾快速上升或高钾血症患者未及时复查血钾均可增加住院患者死亡风险。

  • 标签: 高钾血症 住院病人 患病率 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危险性评估的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进行危险性评估的针对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输血量、BUN恢复时间、再次出血及死亡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危险性评估 针对性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内容具体以住院患儿雾化吸入期间实施PDCA的规范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方法:根据调研要求进行了病例的筛选,都为住院患儿,因为病情需要给予雾化吸入治疗操作,各项指标符合要求有90例, 电脑软件随机分组,45例患儿为对照组,主要为常规临床管理,还有剩余一样病例患儿是观察组,具体开展 PDCA 管理,在管理期间对治疗操作规范及不良反应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调查显示观察组治疗操作规范明显更为突出;此次每个小组都有部分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相比而言观察组例数较少(P<0.05),结论:对于住院患儿雾化吸入治疗期间,PDCA 管理不仅能够提升操作规范,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PDCA 住院患儿 雾化吸入 规范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风险护理管理策略对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的降低效果。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管理模式下内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情况,探讨风险管理策略在预防和控制内科住院患者跌倒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及价值。方法:我院内科于2022年1月开始实施风险护理管理策略,以2021.01-2021.12为实施前,期间内科进行常规管理,以2022.01-2022.12为实施后。实施前和实施后,各选取10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风险护理管理策略,对照组采取传统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跌倒和坠床发生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由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风险管理并制定相应对策,对照组由护理人员进行一般护理,分析两组患者跌倒坠床和护理满意度情况。实施后,跌倒和坠床的发生显著降低(P<0.05),这一结果表明实施措施的效果显著;实施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P<0.05),这表明实施后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实施内科风险护理管理策略,可显著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同时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内科 跌倒坠床 风险护理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患者低钠血症的患病及相关病因,低钠血症对死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4月在浙江大学舟山医院住院的525例年龄≥14岁的低钠血症患者,按照低血钠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低钠血症组,分析各组的常见病因,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低钠血症对患者死亡的影响。结果(1)该时段全院≥14岁住院患者9 989例,低钠血症患者525例,患病5.26%,老年患者(≥60岁)患病为6.1%(264/4 334)。(2)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在各组中均多见,脑出血在中、重度组多见。恶性肿瘤中肺癌最多,感染性疾病中肺炎最多;中、重度组脑出血中颅脑外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多。老年患者以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比例最高。(3)低钠血症中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SIADH)和脑耗盐综合征(cerebral salt-wasting syndrome,CSWS)的比例分别为13.7%和3.8%,老年患者中SIADH和CSWS的比例分别为17.4%和4.2%。(4)中、重度组排钠药物使用比例较轻度组更高(42.2%比21.4%,43.2%比21.4%,P值均<0.05)。(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度组死亡风险是轻度组的6.92倍(95%CI 2.53~18.92,P<0.001),重度组死亡风险是轻度组的4.54倍(95%CI 1.05~19.58,P=0.043),而重度与中度组死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钠血症是住院患者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主要的原发病因为恶性肿瘤(肺癌)、感染性疾病(肺炎)和脑出血,伴发SIADH和CSWS是上述疾病导致低钠血症的重要原因,排钠药物的使用更易发生中重度低钠血症。与轻度组比较,中、重度低钠血症增加住院患者死亡风险。

  • 标签: 低钠血症 住院病人 病因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住院患者收费差错,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针对主题,对住院收费现状进行调查,成立QCC小组,对调查结果分析,针对原因,拟定对策,持续改进。结果实施后住院患者费用收取误差明显降低,出院病人对费用满意度提高。结论通过品质圈对住院患者费用进行管理,降低住院患者收费误差,提高出院病人费用满意度,减少医院损耗,完善医院收费制度,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提高医院声誉。

  • 标签: 品质圈 住院患者收费误差率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慢性肾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认知现状,分析其原因,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帮助。方法:对我科室2014年10至12月100例患者进行慢性肾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认知问卷现状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总缺陷分数有318分,疾病知识宣教占35.22%,手腕带、优质护理、责任护士宣教占30.19%,护理安全宣教占16.38%,管道知识宣教占9.43%,标本检查宣教占9.12%,病房环境宣教占0%。 结论:慢性肾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认知低,需要从护理人员、患者、健康教育宣教方法及阶段性、外在条件等方面加以改进。

  • 标签: 住院患者 健康教育 认知率
  • 简介:目的调查我院7年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人数和住院病死的性别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的病例1778例的临床特征.结果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者1778例,男性1483例,女性295例(男:女为5.0:1).其中死亡213例,男女死亡比例为3.6:1,但男(11.2%)、女(15.6%)病死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2002年的男、女住院人数与1996年相比分别升高了130%和62%,以男性升高幅度更显著(P<0.01),7年间男、女病死分别由1996年的17.4%和17.6%降为2002年的10.8%和7.3%.结论因急性心肌梗死而住院者男性显著多于女性,而女性患者住院病死明显高于男性患者.近年来,男、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每年患病住院人数均显著增加,但住院病死呈下降趋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男性 住院人数 住院病死率 女性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