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平章段功有女名僧奴(有称羌奴),母高夫人生,生时母梦一高僧,授一玉篆仙鹤,高氏接之,化五毫笔。次年高氏又得一子,取宝为名,并称女为宝姐。三岁入荡山寺(今感通寺)谒大云,命名僧奴。玉篆仙鹤,空来空悟,慧根永固,为我僧奴。

  • 标签: 稗史 人生 命名
  • 简介:敦煌本《文选音》包括P.2833号与S.8521号两个卷,本文对抄写时代及其注音特点、文献价值与版本价值作了探索。

  • 标签: 敦煌 《文选音》 价值
  • 简介:<正>本文拟重新解释敦煌西魏文书残卷反映出的“均田规格”。敦煌发现的西魏文书(残缺),一部分显然是以户籍作为计算基础的“计帐”,可以称之为“户籍计帐”。它们不仅可以使我们具体地了解西魏推行的“计帐之法”,而且提供了当时户籍编制的实物品样:每户的土地都登记在户籍上并按均田令规定的“均田规格”分别

  • 标签: 均田令 均田规格 北魏 西魏 残卷 敦煌地区
  • 简介:上海图书馆藏俞樾《春在堂诗稿》五卷系其著作《春在堂诗编》前五卷上版付刻之底本,稿本中有二十一题25首诗为俞樾诗歌创作中从未刊布者。这些诗篇与刻本《诗编》、《佚诗》等所保存的作品结合起来看,能更加充分地反映俞樾的人生经历与交游情实,同时也为俞樾年谱的编定提供了一些新资料。

  • 标签: 俞樾 春在堂诗编 稿本 未刊诗
  • 简介:《敦煌残卷古文尚书校注》校记徐在国吴福熙先生的《敦煌残卷古文尚书校注》(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1版,以下简称《校注》)是敦煌文献丛书之一。全书由录文、校注和论述三部分构成。我们通过核对敦煌原卷(详台湾黄永武博士主编的《敦煌宝藏》,共140册...

  • 标签: 古文尚书 敦煌残卷 《校注》 “也” 古文《尚书》 “之”
  • 简介:<正>一引论原本《玉篇》的反切是研究南北朝时期江南语音的重要资料。目前国内还没见到对原本《玉篇》的反切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章。周祖谟先生曾据日本《篆隶万象名义》一书归纳出原本《玉篇》音系,这是对《玉篇》研究的一大贡献。不过由于《名义》一书材料的种种缺憾,也有人对周先生的结论持怀疑态度。孰是孰非,参考原本《玉篇》的反切,当更容易作出正确判断。

  • 标签: 玉篇 广韵 反切 残卷 声类 舌上音
  • 简介:原本《玉篇》残卷“讦”字反切“柯载反”,其反切下字“载”,黎本校改作“截”非误.从故训材料及敦煌卷字书韵书“讦”字注音反切来看,黎本校改作“柯截反”似乎更能反映该字读音的普遍性,具有雅音特点,而音“柯载反”极可能是方音变读.又原本《玉篇》残卷“讦”字之训语中“(声殳未)”字,《校释》“今正为罄,罄诉谓尽情诉告也”之说不当,其实“(声殳未)”为“毂”之俗,而“毂”为“告”之通假字,专字当为“(竹幸訇)”,又俗作“鞫”,通作“鞠”.

  • 标签: 原本《玉篇》 柯载反 柯截反
  • 简介:郭煌本《修文殿御览残卷》考释黄维忠,郑炳林敦煌莫高窟第十七窟藏经洞所封藏的古籍中,有数十卷类书残卷。1899年,藏洞被发现后,这些类书残卷随其它古籍相继被斯坦因、伯希和劫去,分别收藏于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英国伦敦博物馆。伯希和编号为二五二六的《修文殿...

  • 标签: 《太平御览》 《艺文类聚》 引书 《十六国春秋》 字卷 残卷
  • 简介:<正>三鲜卑拓跋族政权在其发展的初期曾用武力大量地掠夺人口并强制被其征占地区的许多人口迁移至拓跋族根据地。一部分被强制迁来的人被拓跋族国家通过“计口授田”的办法安置下来。这部分人被称作“新民”。找不到说明“计口授田”具体內容的材料,但当时拓跋族刚刚进入阶级社会,部落制度和习俗的影响还存在,所谓的“编民”同时还是“部民”,土地买卖现象尚未出现,联系北魏后来颁布均田令时还在“理论上”(形式上)规定了“露

  • 标签: 计口授田 均田令 北魏 土地买卖 均田规格 西魏
  • 简介:徐俊先生《敦煌诗集残卷辑考》是近年来对敦煌写本诗歌进行全面而系统整理的巨作。但在原卷辨认、文字校勘方面还有进一步探讨的馀地。

  • 标签: 敦煌诗集残卷辑考 校勘 补正
  • 简介:以此写本与诸多刊本比勘,发现除个别行草字、敦煌俗字、法定异体字外,还有更重要的异文,于地名有:陶沐(牧),于时间有:逾己(纪),于名物有:(匏瓜)夸斤爪等,有待释文。今不揣浅陋,试予考论之。

  • 标签: 登楼赋 异文 校考
  • 简介:被誉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的名城大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丰厚,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据大量的考古资料表明,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白族的先民繁衍生息。到秦汉时期,这里的先民就开始与中原地区有了交流,成了当时“丝绸之路”的中点站。并正式纳入了中原中央王朝的管辖。

  • 标签: 中央王朝 新石器时代 中原 稗史 古都 考古资料
  • 简介:敦煌文献P.3634+P.3635《春秋正义》为现存最早的《左传》单疏抄本。由于其抄写时间与孔颖迭《春秋正义》的成书时代非常接近,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保存了书本的原貌,通过与它本的比勘可纠正传世《左传》文献及前人校勘之失,在版本学、校勘学方面非常有价值。此外,敦煌残卷本《左传》还保留了当时敦煌地区流行使用的大量俗字,对于文字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敦煌文献 《春秋左传正义》 敦煌俗字
  • 简介:从注释体例、反切用字、小韵下的韵字数目以及释义的特点诸方面来比较与P3798具有相同内容的S2055、王二、王三和P2018,发现:(1)P3798不是陆法言原本;(2)王二是S2055和王三的综合本。

  • 标签: P3798 S2055 王二 王三 P2018
  • 简介:文章对目前国内的四种原本《玉篇》残卷影印本作了具体介绍,并对各本之优劣异同作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国内学术研究中对《玉篇》残卷影印本利用上所存在的问题。

  • 标签: 玉篇残卷 影印本 述评
  • 简介:敦煌文献中保存的一百多种疑伪经,绝大多数都不载于清以前的藏经,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其中不少都是残卷(片),给整理研究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残字拼合、内容接续、行款相同、字迹书风相近等角度的比较分析,将《究竟大悲经》、《善恶因果经》、《大辩邪正经》、《益算经》等4种疑伪经中的24号残卷(片)缀合为9组。通过缀合,这些原本分裂的残卷得以团聚一处;而借助于缀接后的写本显示的较为完整的信息,我们又可对其形制、内容与性质作出更客观、可靠的判断。

  • 标签: 敦煌文献 四种疑伪经 残卷 缀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