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旅于03年底由机械化师整编为机械化步兵旅,原来的师图制转变为旅营制结构,指挥体制、作战方式、武器装备发生根本性变化。04年10月,我旅3000名官兵开进某军事基地进行战斗力自检,发生120例急性军事心理应激,旅心理卫生服务小组及时展开工作,短时间内降低应激强度,恢复了战斗力,现将心理干预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军事应激 心理干预 心理卫生 心理训练
  • 简介:【摘要】 通过对部队官兵在军事训练考核前后的心理和血大生化测定,发现军事训练考核后的焦虑总分及血清大生化中的胆固醇( Chol)和甘油三酯( TG)水平均明显升高。焦虑程度与血清 Chol和 TG升高值呈显著正相关,艾森克个性问卷中国版( EPQ-RS)的 N分与血清 TG升高值呈正相关。调查分析体能考核应激可引起血大生化部分值的改变,而此变化又与个体情绪反应和人格特征有关。

  • 标签: 军事训练考核 应激 血大生化 血清
  • 简介:摘要从我国安全形势分析,近年军事冲突潜在风险主要集中在特殊地理环境。特殊环境一般分为作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特殊自然环境有环境极端恶劣、交通不便、通信不佳、极高/低温、空气稀薄、氧分压低、偏僻荒凉等特点,如高原极寒、干旱沙漠等环境;特殊作业环境指的是相对封闭狭小的空间,噪声污染严重、温度高、湿度大、干燥蒸发大等,如战机驾驶舱、潜艇内环境、水面舰艇、装甲车车内等军事作业环境。在特殊自然环境长时间作业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疲劳、精神紧张、倦怠、心理应激障碍比较突出;而特殊作业环境则更易导致活动受到限制、工作角色单一,工作重复率极高,易产生烦躁、低落、紧张、易怒等负面情绪。特殊环境下作业不仅对身体产生巨大影响,对心理健康也损害严重。本研究综述在特殊环境下作业的军事人员在高原高寒、干旱沙漠、高温高湿环境、高空及水上/下作业的特殊环境心理应激状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期望能对特殊环境下作业的军事人员在心理应激的诊治及预防方面提供一定的启示。

  • 标签: 特殊环境 心理学,军事 应激,心理学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分析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的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军事健康教育和提高军事操作效率做参考。方法采取症状自评定表(SCL-90),对某部队的应激军人510名进行评测,按照军龄、兵种、职位等进行分组,并与SCL-90军人常模进行各项指标的比较。结果经组间比较发现,应激军人的心理健康素质总体低于军人常模;军龄、兵种、职位等方面应激军人与军人常模间差异突出;应激军人的心理健康受人际交往、军官态度等因素的影响。结论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的心理健康呈现整体较差的状态,且表现出不同军龄、兵种、职位间的差异,受外部因素和自身交往等方面影响较大。

  • 标签: 应激军人 军人常模 心理健康 特点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军队对峙任务中认知灵活性对高原官兵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军事对峙任务前90名官兵和任务期间120名官兵进行调查,采用认知灵活性问卷和应急反应问卷完成,对比问卷内容。结果:统计不同阶段官兵应激反应总分,任务前高于任务期,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认知灵活性地选择、控制和总分后发现,任务前与任务期无差异(P>0.05)。认知灵活性选择、控制、总分均与心理应激的各个因子密切相关。心理应激受到受教育程度和认知灵活性总分的影响。结论:高原官兵执行军事对峙任务前其心理应激水平与执行期间相比较高,这一水平的下降与认知灵活性的关系密切,在官兵执行任务期间可采用适用的心理应激方法促进其认知灵活性,从而提高官兵的适应能力。

  • 标签: 军事对峙任务 中高原官兵 认知灵活性 心理应激 影响
  • 简介:目的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对部队军事训练伤伤员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2月到2017年9月之间的部队中的军事训练伤员随机选取84例,并按照随机数字性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状况进行评估。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观察组军事训练伤员的心理应激反应状况远远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部队军事训练伤员进行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减轻部队军事训练伤员的心理应激反应,缩短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持续时间,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部队军事训练 伤员心理应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军事应激对军人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影响,探讨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抽取某部队的22名参与军事演习的官兵为本研究观察组,另抽取该部队22名未参加过军事演习的官兵作为对照组,军事演习1周后,采用军人职业倦怠量表、军人心理疾病预测量表对2组的职业倦怠、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工作倦怠感评分中,EE、D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RPA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疾病预测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军事应激可损害军人的心理健康,导致其职业倦怠,因此,可通过提升军人的心理承受力来缓解负面影响。

  • 标签: 军事应激 军人 职业倦怠 心理健康
  • 简介:"没有人说战争片是不好看的."这是一位资深导演谈及军事电影时说的第一句话.换言之,战争电影拥有广泛的观众,从电影史上看,无论中外,战争电影都是深受观众欢迎的影片样式.延伸一点包括我们所说的其他现实题材的军事影片.这些影片发展和存在的根基就是我们所说的军事文化.

  • 标签: 军事文化 军事影视 电影史 影片样式 电影艺术 题材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对认知行为干预对军事训练伤伤员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9月的100例部队军事训练伤伤员,根据不同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进行常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军事训练伤伤员心理应激反应。结果两组伤员护理满意情况对比差异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认知行为干预应用矛部队军事训练伤伤员中,对有效降低其心理应激反应,缩短伤员心理应激反应的持续时间有积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部队军事训练伤 心理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对部队军事训练伤伤员心理应激行为的改善。方法:选取 2018年 4月— 2020年 4月某院校门诊部收治的 118例部队军事训练伤伤员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 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行为认知进行心理治疗。对两组伤员干预前后的 EPR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的 EPRS各项评分对比, 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 EPRS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当部队军事训练伤伤员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后,给予常规护理联合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快速恢复其身体健康及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 标签: 认知行为 部队军事训练 伤员 心理应激行为
  • 简介:辽宁舰在渤海某海域进行舰载机多批次起降飞行训练★今年首次出海进行科研试验和训练的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19日在渤海某海域进行了歼-15舰载战斗机多批次起降飞行训练。这是继去年11月我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在辽宁舰着舰起飞后,再次进行起降训练。

  • 标签: 舰载战斗机 飞行训练 军事 科研试验 舰载机 辽宁
  • 简介:中国海军战斗机已达一流水平中国海军已经拥有了24架苏-30战斗机(苏-27战斗机的改良版),所以他们在这个机型上有着丰富的经验。显然歼-11会和苏-30一道,保卫中国的海军基地。中国海军的进攻性空中力量是歼-8战斗机,甚至还有年代更久远的俄罗斯轰炸机的复制品。

  • 标签: 苏-30战斗机 中国海军 军事 苏-27 海军基地 空中力量
  • 简介:目的探讨漂浮放松反馈训练太空舱对军事飞行人员心理应激防护的效果,为后续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46名军事飞行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n=26)和对照组(n=20)。全部人员在相同时间段进行心理应激(加法心算+飞行模拟操作)后采集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各指标,试验组进行30min漂浮放松反馈训练,对照组进行30min的深呼吸放松训练,训练结束后2组再次采集HRV各指标,试验组填写漂浮反馈训练评估问卷,进行数据分析评估训练效果。结果①HRV时域指标比较:与对照组及自身训练前相比,试验组PNN50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的PNN50与自身训练前相比也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RV频域指标比较:与对照组及自身训练前相比,试验组HFnorm明显升高,LF/HF、LFnorm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TP、LF与自身训练前相比有所升高(P〈0.05)。③漂浮反馈训练评估问卷显示,使用漂浮放松反馈训练太空舱进行心理应激训练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均为96%。结论漂浮放松反馈训练太空舱可以有效防护军事飞行人员的心理应激反应,是一种有效的、受欢迎的心理训练手段。

  • 标签: 漂浮 反馈训练 心理应激 军事飞行人员
  • 简介:<正>所谓“应激”,就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受突发事件的干扰引起情绪波动,正常活动遭到破坏,为了继续比赛、瞬时之内教练员和运动员采取果断措施,应付不利局面的能力。“应激”属于运动能力的范畴。一般可以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技术“应激”能力,如纠正技术错误。二是心理“应激”能力,如调整心理波动。

  • 标签: 运动员 应激 运动能力 心理波动 技术错误 教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