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农业是青藏高原藏族聚居地区的支柱性产业。针对藏农业发展问题相关文献定量研究和区位研究的不足,本文以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理论和优势产业理论为基础,采用区位商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青藏高原藏族聚居地区17个地州市的农业位优势作了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可供政府部门作决策参考的对策建议。

  • 标签: 优势分析 农业区位 区位优势
  • 简介:为研究干旱农业农耕季节气溶胶的基本光学特性,2014年4月利用地面气溶胶移动集成系统在甘肃武威黄羊镇农场开展气溶胶综合观测试验。结果表明,河西走廊黄羊镇农场PM2.5和PM1.0的散射系数以及PM2.5的吸收系数分别为98.2±38.3、74.6±29和8.8±6.3Mm-1,均小于中东部地区观测值。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为0.90±0.03,PM2.5和PM1.0的Angstrom指数分别为1.31±0.29和2.10±0.24。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的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双峰特征,单次散射反照率在散射系数出现峰值的时间段出现谷值。黄羊镇农场受人为气溶胶影响较大,西、西南和东南方向来的气溶胶散射系数和吸收系数值较大,西北方向传输过来的气溶胶主要是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

  • 标签: 大气气溶胶 光学特性 农业活动 河西走廊
  • 简介:在青海东部农业的浅、脑山地区,对多年生红豆草进行种植试验,结果显示:浅、脑山区红豆草收获期的密度分别为7万株/公顷、19万株/公顷,分枝数分别为7个/株、7个/株,平均株高分别为13.4cm、37.9cm,鲜草产量分别为647.7kg/hm^2、2910.0kg/hm^2。浅山地区冬春季节持续干旱、土壤严重缺水,脑山地区冬春季节土壤相对湿润,是浅、脑山地区红豆草各项指标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 标签: 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 株高 鲜草产量
  • 简介:随着城市居民对自然的向往日益加强,全国各地悄然孕育起一项新的旅游项目——观光农业。作者以雁行洲观光农业规划为例.从建设背景,选址条件、规划原则、经营机制等多方面,探讨观光农业建设方向.重视生态、追求特色、鼓励参与、是活经营等。

  • 标签: 观光农业 经营机制 选址条件 规划原则 旅游项目 福州市
  • 简介:一、考点解读近年来高考对“农业位”的考查常见的形式是结合具体区域进行区位条件、生产特点分析。以区域地理为切入点,综合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影响其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并结合我国“三农问题”和农业发展“十五”规划等热点进行考查,这将成为今后高考命题的重点。

  • 标签: 农业区位 考点 “十五”规划 “三农问题” 高考命题 生产特点
  • 简介: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某事物的位置;二是指某事物与其他事物空间的联系。学习工农业位,要掌握工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过程,和工农业生产与自然、历史、社会、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因地制宜地发展工农业生产。

  • 标签: 农业 工业 区位 空间分布 高考 专题复习
  • 简介:工业化有原生和次生两种发展模式,不管是哪种发展模式,工业化的起点都是农业。采用高度抽象的分析方法,研究在纯农业的基础上工业从农业分离为独立产业以及由传统手工业转变为现代大工业所需要的各种条件,给出欧洲为什么会发生产业革命而中国没有发生产业革命的综合解释,为研究农区工业化和经济社会转型奠定理论基础,这对工业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工业化/农业剩余/市场空间/组织与技术/自由主体/文化价值观
  • 简介:<正>一农牧业界线南北朝时期的农业地理状况与民族分布问题密切相关。有关这一时期的民族分布问题,请别详拙稿《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分布及汉化程度》,以下就各民族的主要经济形态和北魏统治者设置牧马场的地理分布,来确定北朝时期的农

  • 标签: 南北朝时期 黄河中下游地区 民族分布 农业区 地理分布 农业地理
  • 简介: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最新推荐的计算农田蒸散量的彭曼-蒙蒂斯公式(FAO-PM),选取甘肃中部雨养农业定西1980~1995年的常规气象资料和1990~1995年固定地段0~100cm的土壤湿度资料,对水平衡和Y.M安格斯坦土壤水分预测模式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后者适宜于本地区的土壤水分预测,并分析了误差原因

  • 标签: 土壤水分 预测 研究
  • 简介:利用青海东部农业5个地区1961-2005年降水资料和实际干旱受灾面积资料,分析了降水距平百分率(Pa)、SPI指数、z指数、K指数4个干旱指标在这些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青海东部农业.SPI和Z指数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与其他指标相比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基本能反映当地的旱涝状况.可以在海东地区气象干旱预测预报及评估中实际应用;Pa指数适用性较差,K指数适用性最差。

  • 标签: 干旱 指标 适用性 青海东部 农业区
  • 简介:农业划档案是科技档案中一种十分宝贵的信息资源和珍贵历史资料,它同土地资源、矿藏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一样,是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极其可贵的资源条件。近几年来,靖宇县档案馆十分注重农业划档案的开发利用,特别是靖宇县被命

  • 标签: 农业区划档案 靖宇县 保护区建设 档案馆 气候资源 开发利用
  • 简介:一、经、纬度与农业位通过对经、纬度分析,可推断出位置,再结合洋流等判断气候类型,然后结合水源、土壤等因素确定农业类型、作物种类。

  • 标签: 农业类型 区位 信息 气候类型 作物种类 纬度
  • 简介:根据全国农业划委员会有关文件精神,按照省农业划档案分类大纲及编号办法,我县从一九八六年一月份开始,着手农业划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到三月二十一日止,对县综合农业划档案和十个专业组的农业划档案通过检查验收,全部达到合格要求,并由县人民政府发给合格证书。同时,县综合农业划档案,于三月二十七日经市级验收合格。

  • 标签: 农业区划档案 档案分类大纲 立卷归档 档案科 实物档案 合格证书
  • 简介:随着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民族交流日益密切,卓仓藏族群众对双语教育的热情日益浓烈。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教育政策的指导下,推进卓仓藏族双语教育持续发展有利于解决该地区目前存在的“三教”等问题,必将为促进青海东部农业民族团结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本研究在对卓仓双语教育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前卓仓地区双语教育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使卓仓乃至整个青海东部地区的藏汉双语教育健康、稳步的推进。

  • 标签: 卓仓藏族 双语教育 现状 问题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