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应用Twao、Taylor等的回归分析法和聚集度指标测定方法,研究了柳杉毛虫幼虫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幼虫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柳杉毛虫在树冠上层占16.9%,中层占30.2%,下层占52.9%,且在上中下层的分布均为聚集分布

  • 标签: 柳杉毛虫 聚集度指标 空间分布型
  • 简介:稻纵卷叶螟是我县水稻的主要害虫,以二、四代分别为害早、晚稻穗期,损失较重。研究其空间分布,掌握抽样技术,对于提高测报的准确度,减少田间工作量,都有实践意义。为此,作者在今年晚稻期间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 标签: 抽样技术 空间分布型 穗期 聚集分布 药剂防治 聚集度指标
  • 简介:采用非均匀B样条(NBS)造型程序设计叶片线,讨论了载荷分布规律的选取问题;在进口气流角、出口气流角、轴向弦长相同的条件下,设计了两种叶,它们分别与文献[1]中提出的两种先进的载荷分布模型一后部加载模型和均匀加载模型相对应。给出了这两种叶的几何参数。

  • 标签: 加载模型 B样条 叶片型线 涡轮 载荷分布规律 后部加载
  • 简介:研究均匀分布区间[a,b]上U=ηn^*-η1^*——(1-q)a+qb-η1^*的统计规律,其中,0〈q〈1,η1,η2…,ηn为取自总体η的容量为n的简单随机子样,η1^*=min_l≤i≤n{ηi},ηn^*=max_l≤i≤n{ηi},求出它的密度函数,分布函数。

  • 标签: 均匀分布:密度函数 分布函数 Q
  • 简介: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中医证临床分布特征,确定各证的必备变量,以建立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辨证标准。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分布特征;以参考标准为假设,采用逐层聚类和因子分析的方法验证原发性肝癌中医基本证及各证的基本必备变量。结果: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Ⅰ期中中医辨证单证占78.1%,两证相兼占18.8%,三证相合占3.1%;Ⅱ期中医辨证单证占53.5%,两证相兼占44.4%,三证相合占2.1%;Ⅲ期中医辨证单证占40.5%,两证相兼占48.8%,三证相合占10.7%。结论:原发性肝癌的基本证为肝郁气滞、肝血瘀阻、脾气虚、肝胆湿热、肝肾阴虚,各证的必备变量为与证关系密切的主要变量。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中医证型分布 辨证标准 聚类 因子分析 主要变量
  • 简介:应用对青海省内虫草蝠蛾幼虫2年的调查资料,通过对丛生指标I、聚块性指标M/M、平均拥挤度M、扩散指标Iδ、聚集系数C和聚集度指标CA的测定,阐明了虫草蝠蛾幼虫空间分布格局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种群基本成分的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并符合负二项式理论分布

  • 标签: 虫草蝠蛾幼虫 空间分布型
  • 简介:<正>新课标考试说明中对同学们学习离散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方面提出了要求:①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了解分布列对于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②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随机变量均值、方差的概念,能计算简单离散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标签: 离散型随机变量 分布列 随机现象 数学期望 概率公式 概率计算
  • 简介:文章通过对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几何分布K阶原点矩中的某个参数求导的方法,推导出这三个分布含有微分形式的递推公式,并根据这三个递推公式共性的分布,得到一般形式的K阶原点矩的递推公式。

  • 标签: K阶原点矩 递推公式 分布 离散型分布
  • 简介:摘要本文试图通过一些高考题实战例子探究离散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列问题的基本解法,粗鄙浅陋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 标签: 离散型随机变量&xi 分布列 问题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HBV基因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298份HBV感染者血清进行基因分。结果297份标本中,285份(95.6%)检出基因,14份标本未检出基因285份HBV基因分布为;B基因63例(22.0%),C基因126例(44.0%)B+C混合基因27例(10.0%),非B非C基因69例(24.0%)。结论武威地区HBV感染者中,基因分布依次为C、B、非B非C、B+C基因。以C、B、B+C基因为主,但也有其他基因存在。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分型 PCR-RFLP
  • 简介:简述了”n”防爆电机的最小气隙限值及影响气隙的主要零部件,利用正态分布法计算最小气隙值,并通过实例,比较该方法与一般方法的计算结果,证明用正态分布方法计算更趋符合实际情况。

  • 标签: “n”型电机 最小气隙 正态分布
  • 简介: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为志贺氏菌属(Shigella),其又可分为A群(痢疾志贺氏菌);B群(福氏志贺氏菌);C群(鲍氏志贺氏菌);D群(宋内氏志贺氏菌)。目前,我国细菌性痢疾仍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虽然近年来头孢类、喹喏酮类抗生素的研制有新的进展,但目前对于细菌性痢疾的治疗难度较前几年仍明显增大,平均住院日明显延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现将我院1992年~1997年来共检出的427株痢

  • 标签: 痢疾杆菌 菌型分布 细菌性痢疾 药敏试验 痢疾志贺氏菌 福氏志贺氏菌
  • 简介:本文测定了桑天牛卵的多种聚集指标和分布,得知桑天牛卵属聚集分布,且符合负二项分布,抽样方法以平行线法为好,并以Iwao法计算了理论抽样数和进行序贯抽样。

  • 标签: 桑天牛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 简介:文章根据微分学的思想,通过对二项分布的松分布和几何分布K阶中心矩中的某个参数求导的方法,推导出这三个分布含有微分形式的K阶中心矩递推公式,并根据这三个分布K阶中心矩递推公式中存在的共性,得到了一个一般形式的K阶中心矩的递推公式

  • 标签: K阶中心矩 递推公式 分布
  • 简介:本文分析比较了拉力锚杆几种有代表性的锚固体表面剪应力分布理论,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采用岩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定性地分析了锚固体表面的应力-应变状态,指出锚杆受力时其边界条件十分复杂,各种理论在分析时都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 标签: 锚杆 剪应力分布 应力-应变 边界条件
  • 简介:目的了解趾间足癣患者趾间和健康志愿者趾间细菌菌种分布特征。方法对37例经临床和真菌镜检确诊的趾间足癣患者的趾间进行细菌培养,然后给予1%联苯苄唑霜1次/d外用治疗4周,在治疗后的第1、2、4周分别对趾间再进行细菌培养。3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健康志愿者趾间细菌培养葡萄球菌属占92.5%,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32.5%,未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趾间足癣患者细菌培养葡萄球菌属占74.4%,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7.9%,表皮葡萄球菌仅占2.3%,还分离到化脓性链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经过4周的外用联苯苄唑霜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消失,表皮葡萄球菌又成为优势菌(37.5%)。结论趾间足癣患者趾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明显高,此乃足癣继发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因此积极治疗足癣对预防足癣合并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趾间型足癣 细菌 联苯苄唑
  • 简介:本文采用扩散指数法中的扩散系数法(c)、k值法和扩散指数法(Is)对桑天牛卵粒在幼龄桑树上的分布和取样方法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桑园(田)的桑天牛卵粒属聚集分布,取样方法以双对角线取样误差率最小.

  • 标签: 桑天牛 卵粒 分布型 取样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并借助于聚类分析方式对其中医证展开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我院接收诊治的慢性咳嗽患者150例作为研究样本,收集患者临床诊治相关资料并对资料展开回顾性整合分析,探究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并借助于聚类分析方式对其中医证展开探讨。结果选取150例慢性咳嗽患者中,单一因素致病患者、二重因素致病患者、致病因素不明患者对应的例数分别为143例、5例、2例。致使慢性咳嗽症状产生的因素包含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急性支气管炎、感染诱发咳嗽、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型哮喘、其他病因等,借助于聚类分析方式对中医证展开分析可知,患者的中医证包含以下五种痰湿阻肺证,痰热郁肺证,风寒犯肺、肺气亏虚证,肝胃不和、肝火犯肺证,阴虚肺燥证等。结论在慢性咳嗽病症中,主要致病因素为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型哮喘等,借助于聚类分析方式有助于了解患者的中医证,进而为临床后续相关诊治处理提供可靠、有效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慢性咳嗽 病因分布 中医证型 聚类分析
  • 简介:由厦门协成实业有限公司制造生产的XCD3-F分布式直流电源装置乇要应用于小型开关站和用户末端.为一次开关设备(断路器、负荷开关等)提供直流操作电源.为二次智能装置(终端)及通信装置提供不间断工作电源(UPS).以代替原有的直流屏系统或交流操作电源系统。

  • 标签: 直流电源装置 负荷开关 直流屏 断路器 开关设备 操作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