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探讨进行长期维持性血透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自体动静内瘘吻合口径与动静内瘘通畅率的关系。方法分析自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桂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1例为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而行手术创建动静内瘘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资料,记录分析不同吻合口径患者内瘘成功率、术后通畅率、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301例行自体动静内瘘血管转流术的患者,其中吻合口径5mm82例,吻合口径6mm81例,吻合口径7mm81例,吻合口径8mm57例,术后一期吻合成功率达100%,不同吻合口组术后通畅率:术后1个月,5、6、7、8mm吻合口径内瘘通畅率分别为93.90%、97.53%、97.53%、98.25%(P术后1个月>0.05);术后半年,内瘘通畅率分别为85.37%、90.12%、90.12%、91.23%(P术后半年>0.05);术后1年,内瘘通畅率分别为75.61%、86.42%、83.95%、85.96%(P术后1年>0.05);术后2年,内瘘通畅率分别为62.20%、75.31%、77.77%、77.19%(P术后2年<0.05);术后3年,内瘘通畅率分别为54.88%、61.73%、71.60%、85.96%(P术后3年<0.05),术后并发症(1个月内):术后血栓形成9例,术后手部肿胀6例,术口切口渗血9例,肢端窃血综合征1例。结论7~8mm的吻合口径较适宜,恰当吻合口径选择是提高自体动静内瘘通畅率的关键。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吻合口径 通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吻合方式动静内瘘手术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动静内瘘手术患者1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合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端-侧吻合,其中,研究组56例,采用连续吻合;对照组56例,采用间断结节吻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为(53.29±14.75)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58±20.45)min,P<0.01;两组术后1年通畅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1年内瘘流血量为(689.72±173.24)ml/min,低于对照组的(911.05±216.31)ml/min,P<0.01。结论采用连续吻合方式手术时间更短,远期通畅率与间断结节吻合无明显差距,但远期内瘘血流量较低;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个体情况适用不同吻合方式,对于男性、无基础疾病且血管条件者,可采用连续吻合;而对于女性、合并糖尿病及血管条件较差者,可采用间断结节吻合

  • 标签: 端一侧吻合术 连续吻合 间断结节吻合 动静脉内瘘
  • 作者: 郑永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21-08-26
  • 出处:《健康世界》 2021年第13期
  • 机构:随着现在的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人身体免疫系统因素等影响,人们生病实属常见,生病后静脉输液已成为最普遍的临床治疗,护士全天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静脉输液上。那么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静脉治疗?静脉治疗是指将各类药物(含血液制品)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静脉输血等。静脉治疗现分为被动静脉治疗、主动静脉治疗两种,我们接来开看看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能性端侧吻合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显微镜下应用机能性端侧吻合行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手术42例。结果技术成功率100%,3年一期通畅率88%、二期通畅率90%。结论显微镜下应用机能性端侧吻合行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血管吻合可靠、精密、通畅率高、并发症少,是建立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血液透析 技能性 端侧吻合 内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B 超引导下动静穿刺与普通动静穿刺的效果并进行对比。 方法: 选取 2017 年 5 月至 2018 年 11 月时间段至我院进行动静穿刺的 150 例患者作 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 。以交替分组法将其分为普通组( 75 例,采取普通 动静穿刺方式置管 )和 B 超组( 75 例, B 超引导下动静穿刺方式置管 )。对比两组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及总穿刺成功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 结果: B 超组穿刺时间明显短于普通组( P < 0.05 ) 。 B 超组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97.33% 、总穿刺成功率 100% 明显高于普通组 69.33% 、 86.67% ( P < 0.05 )。 B 超组并发症发生率 5.34 % 明显高于普通组 22.66 % ( P < 0.05 ) 。 结论: 与普通动静穿刺相比, B 超引导下动静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更高,穿刺用时更短,血肿、动静血栓、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B 超 动静脉穿刺 穿刺成功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静内瘘(AVF)在新动静内瘘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从2022年5月到2023年1月,我中心抽取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将钢针穿刺与动静内瘘留置针穿刺后成功率、漏血率、穿刺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并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与钢针穿刺方法相比,应用动静内瘘留置针穿刺后的有关参数和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动静内瘘留置针应用于新动静内瘘中,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穿刺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动静脉内瘘,留置针,新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人造血管动静内瘘(AVG)是在自体动静内瘘失功后维持性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但反复多处穿刺AVG会引起人造血管内膜增生和吻合口近端静脉狭窄,甚至形成血栓、动脉瘤。正确使用、护理AVG对延长内瘘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穿刺时机、穿刺方法、穿刺针的选择、穿刺方向、穿刺间距、针尖斜面、压迫止血等方面对AVF护理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AVF使用、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人造血管 动静脉内瘘 穿刺研究
  • 简介:患者,男性,46岁,因“内瘘闭塞3个月余”于2006年3月20日入院。诊断:痛风性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2005年3月行左前臂动静内瘘成形术,于2005年底内瘘闭塞,行临时动静穿刺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为再次行内瘘手术入院。患者平日血压16/10.8kPa(120/80mmHg)左右,透析后血压降至12/8kPa(90/60mmHg)。

  • 标签: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慢性肾功能衰竭 吻合 血管 变异 血液透析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静内瘘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350例动静内瘘术后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术后精心护理,有效的健康教育,减少了病人因穿刺困难而造成的痛苦,保证了透析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动静脉 健瘘操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动静瘘的超声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子宫动静瘘的超声表现,并与子宫动脉造影相对照。结果子宫动静瘘超声表现为近内膜处子宫肌壁或剖宫产切口处肌壁回声不均匀,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典型者呈"蜂窝样"改变,CDFI显示局部区域血流异常丰富,呈"湖泊样"或"五彩镶嵌样"改变,频谱多普勒表现为高速低阻的血流频谱。子宫动脉造影结果与超声检查结果一致。结论超声结合子宫动脉造影有助于确诊子宫动静瘘。

  • 标签: 超声检查 动静脉瘘 子宫 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行外周动静同步换血治疗的疗效。方法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状况下,对10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外周动静同步换血。结果换血前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下降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换血治疗后,血常规中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有显著下降,红细胞无明显下降。血电解质中血钾、钙、血钠无明显变化。结论外周动静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能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对机体内环境影响小,副作用少,是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治疗方法。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自体动静人工内瘘侧侧吻合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观察对象为自体动静人工内瘘成形术患者,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展开研究,纳入5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5)两组,前组施以侧侧吻合术治疗,后组施以功能性侧侧吻合术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内痿指标(内痿成熟时间、术后肱动脉血流量、首次手术成功率)相比,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4.00%)低于对照组患者(28.00%)(p<0.05);可穿刺血管长度对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自体动静人工内瘘侧侧吻合术在最大化利用血管资源,降低术后血栓发生率,延长动静内痿使用年限方面,效果明显,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自体动静脉 人工内瘘 侧侧吻合术 临床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