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森林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重要的底色和名片,是构建世界城市环境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体现世界城市现代化水平和宜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一个城市,她需要的蓝天白云、清新空气、休闲林地靠外运是无法解决的,

  • 标签: 平原区 世界城市 造林 北京 城市现代化 环境体系
  • 简介:本刊讯(段金平李绍丹方琳)记者日前从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获悉,为减少活动断裂等地质灾害对城市建设和发展造成的损害,北京正全面开展平原活动断裂专项地质调查工作。据悉,该项目是北京平原活动断裂监测专项地质调查工作第一阶段,总经费4966万元,将于2012年4月完成。由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组织实施,中国地质调查局物化探研究所等4家单位承担部分物探工作。

  • 标签: 地质调查工作 活动断裂 北京市 平原区 中国地质调查局 城市建设
  • 简介:简要回顾了北京平原第四纪地层划分的历史,指出了建立和使用中的一些问题。为精细表达和刻画北京平原第四纪地层特征,在全国地层区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平原第四纪地层细分的目的、考虑因素和分区原则,最后针对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处理建议。

  • 标签: 北京平原 第四纪 地层划分 地层分区
  • 简介:物探、钻探、槽探及区域地质等资料显示,北京平原的新构造活动比较强烈,且引发了地震、地裂缝以及地表不均匀沉降等不良地质现象,对农田、公路以及建筑物等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应在今后的经济发展和建设规划中予以高度重视。

  • 标签: 北京平原区 新构造活动 不良地质现象
  • 简介:近日通过评审的《北京平原浅层地温能资源地质勘查报告》表明,北京平原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折合0.662亿吨标准煤,可供暖面积达9.59亿平方米,可满足2020年北京市总体规划中总供暖面积的要求。该项目由北京市财政出资,北京市地勘局承担,历时3年,项目组调查了北京平原6400平方千米范围内3米~150米的浅层地温能资源的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评价浅层地温能资源的资源量,并进行了地源热泵适宜区划,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被评为优秀级。

  • 标签: 北京平原区 浅层地温能 地质勘查 总体规划
  • 简介:本文结合氧气化学特性,对北京市隐伏活动断裂进行了测试,并选取了典型氧浓度异常剖面进行了解译分析,初步探讨了氧气与隐伏活动断裂的关系。

  • 标签: 氡气 隐伏活动断裂 解译分析
  • 简介:本刊讯(段金平)近日,由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编制的《北京平原地下水环境监测网运行》项目建议书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该项目建议书将为2010年监测网顺利启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 标签: 环境监测网 北京市 地下水 平原区 项目建议书 启动运行
  • 简介:防污性能研究是保护地下水环境工作的基础,为加强对承压含水层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本文分别对北京平原3个承压含水层组的固有防污性能进行评价。选取隔水层的岩性、厚度、连续性,含水层的岩性、分层状况和相邻含水层的水头差等要素,构建承压含水层组防污性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评价指标评分加权计算的方法,开展分层评价,最终将防污性能划分为好、较好、中等、较差和极差5个等级。结果表明,由第一承压水层向深层,防污性能逐渐增强;每个层组的防污性能均具有一定的区域分布性,整体来看,平谷防污性能差,大兴和通州防污性能好。

  • 标签: 防污性能 承压含水层组 分层评价 北京平原区
  • 简介:<正>我省87个国有林场中,有17个分布在平原地区,这些林场大多建于五、六十年代,以防风固沙为主要经营目的。由于多数林场立地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除尉氏、通许、中牟三个场经济条件较好外,其它国有林场普遍缺乏资本积累,有4个贫困林场收不抵支。加快国有林场改革步伐,已成为各国有林场及其主管部门急待研究的课题一、当前平原地区国有林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国有林场以生态公益为主要经营目的,直接经济效益较差,一些地方政府重视不够,没有列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

  • 标签: 国有林场 平原区 平原地区 社会发展规划 产业结构调整 经营目的
  • 简介:摘要:城市化背景下河流水质恶化日益严重,已影响到区域生态和社会经济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我国平原河网的水质研究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主要利用水质模型进行水污染模拟分析。

  • 标签: 平原河网 水质 研究进展
  • 简介:同位素技术是研究区域地下水循环规律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对平原地下水进行了取样分析,运用同位素技术并结合水文地质条件,研究了北京平原地下水循环演化规律。运用^3H和^14C的测年技术确定了地下水年龄;利用D和18^O关系曲线探讨了地下水的起源;按照是否积极参加了现代水循环的原则将第四系地下水划分为浅层水和深层水;对浅层水和深层水的更新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浅层水广泛分布于北京平原,径流条件好,更新快;深层水主要分布于永定河、潮白河冲洪积扇下部及冲洪积平原的深部地区,补给条件相对差,与现代大气降水联系弱,径流条件差,更新慢。

  • 标签: 北京平原区 同位素 地下水年龄 更新速率 地下水循环
  • 简介:经过几代人的工作,北京平原地质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等领域都有重要进展。本文通过北京平原三维地质结构分析,认为北京平原的地下水资源、工程地质、地面沉降、地裂缝灾害等地质问题均受三维地质结构控制,各种地质现象都处在一个统一的地质系统之内。第四系三维结构控制着第四系孔隙水资源的赋存、平原的工程地质特征和地面沉降的分布和演化;基岩的三维结构控制基岩裂隙水、岩溶水资源和地热资源的赋存状态;平原隐伏断裂对平原的地貌、基底形态起控制作用,对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这些由三维地质结构控制的地下水子系统,隐伏断裂子系统以及工程地质、地面沉降等地质问题,共同组成了北京平原地质系统。

  • 标签: 北京平原地区 三维地质结构 地质系统
  • 简介:地下水污染调查.监测和预防控制,是地质环境监测和地下水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北京平原地下水资源环境状况,提出了地下水污染调查、监测与预防控制的工作思路。

  • 标签: 北京 地下水 监测 污染控制
  • 简介:3月6日,((北京平原活动断裂监测专项地质调查工作方案》顺利通过北京市国土局组织的专家评审。以李廷栋和徐志琴院士为首的11名评审专家一致认为,在平原开展活动断裂监测专项地质调查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因活动断裂造成的损失,为首都规划和建设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确保首都城市地质安全。

  • 标签: 地质调查工作 专家评审 断裂监测 平原区 北京市 活动断裂
  • 简介:记者从北京市地勘局获悉,历时3年、总投资8476万元的北京平原地下水环境和重要污染源监测网日前建成,1182个"地眼"实时监测京城地下水,这意味着北京率先建成国内最全面、最先进的平原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系统。

  • 标签: 地下水环境 环境监测网 北京市 平原区 系统 国内
  • 简介:1概况邯郸平原区位于河北省最南端,大致分布于京广铁路以东的地域。面积7587km~2,属山前地带的全淡水平原和有成水体存在的中部平原。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在500~550mm之间,且主要集中于6~9月份,约占全年的70%左右。区内主要的河流有漳河、滏阳河、洺河、卫河等,主要水源地为岳城水库和东武仕水库。目前本区域的工农业供水和人畜生活饮水,均采自于地下水。

  • 标签: 动态浅析 平原区 地下水位 邯郸 岳城水库 东武仕水库
  • 简介:摘要选线是公路设计的重要环节,选线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造价以及今后使用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寿命。因此,根据区域特点选择合适的线路对于公路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平原自然特征,总结出平原选线必须考虑的因素及注意事项,为提高道路的技术经济指标做好了前提工作,是工作中选线要点的很好总结。

  • 标签: 平原区 道路选线 考虑因素
  • 简介:本文考虑到影响水源热泵功效的主要因素,对北京平原进行了水源热泵适宜性分区。首先,确定影响水源热泵的10个主要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10个因素的影响程度,运用综合指数法计算了北京平原1km×1km网格上的水源热泵适应性指数,最后采用该指数进行适宜性分区。结果表明,适宜和比较适宜建立水源热泵工程地区的面积为1381km^2,一般适宜地区的面积为1760km^2,绝对禁建和不适宜建立的面积为2997km^2,该结果为北京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和水源热泵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水源热泵 浅层地温能 层次分析法 空间分析 适宜性分区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持续进步,公路工程已经逐渐变成目前我们国家十分重视的对象之一。工程人员在进行公路选线工作的时候,理应结合平原本身的特点,将多方面控制因素考虑进来,以此选择一条最有价值的路线方案。整个路线设计工作中,最重要的便是路线方案的确定,其本身的合理性对于整个公路运输的效率以及工程的总体投资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与公路网本身的作用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本篇文章将阐述平原公路的主要特征,并对于相关控制因素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见解。

  • 标签: 平原区 公路选线 控制因素
  • 简介:摘要平原高速公路路基主要为填方,借方需求较大。随着近年土地政策、环保及水土保持要求越来越高,取土坑选取越来越困难,实际施工过程中需因地制宜采用综合手段解决借方。项目取土应充分考虑地方需求,以人为本,保证高速公路建设顺利进行。本文将结合具体项目对平原取土借方方案进行梳理研究。

  • 标签: 人性化 公路设计 平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