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考》为明代郑晓所撰,完稿于嘉靖三十一年。根据《吾学编序略》和《考》的史料记载得出《考》的史源来自于“司部存档”、奏议文集、私人撰述和耳目闻见。与《明实录》相关记载比较,《考》在语言叙述上更言简意赅,而且全面系统、真实可靠地记载了北方蒙古与明朝的关系。同时,通过与他人著述的比较,认为《考》的记载更为详细,是一部信史。

  • 标签: 史料价值 史源 史料记载 《明实录》 言简意赅 语言叙述
  • 简介:“白地”一词有“荒地”义,继而又引中指贫瘠之地。《三国志》中的“白地小”指的是“穷山恶水的小贼”,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对此语理解有误,《汉语大词典》据胡三省注为“白地”一词设“沙漠地带”义项并不合理。

  • 标签: 白地小虏 白地 荒地
  • 简介:证据表明,“赀”乃“卢水胡”的追述指称,为新莽时来自匈奴别部的降人,入塞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自主活动十分活跃,发展起可观的势力,至十六国时陆续建立了一系列国家政权,有的还形成了新的族体。

  • 标签: 赀虏 卢水胡 新莽时期 《魏略·西戎传》 历史研究 匈奴
  • 简介:  曹南院知镇戎军日①,尝出战小捷,兵引去.玮侦兵去以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 标签: 大破虏 曹玮大破 虏师
  • 简介:<正>《廷杂记》已久无完壁传世,是一部佚书,现在我们仅能凭借保存在宋元史书、笔记中的某些片断窥其原貌。契丹族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在辽代还曾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本民族的历史学,遗憾的是今天我们已无从见到完整的契丹史书原本了。《廷杂记》作者赵至忠虽非契丹族人,但他早年任职契丹朝廷,书中所记史实,当有所本。我们在考订此书流传原委的同时,附带研讨契丹史学源流及其特点,庶几可填补中国史学史研究的一项空白。

  • 标签: 契丹史 阿保机 契丹人 杂记 契丹族 欧阳修
  • 简介:风俗》是由明代官员撰写的一部有关蒙古社会生活和风俗的著作,此书给我们提供16世纪蒙古部落内部社会和生活的详尽情况。本文以《风俗》为主要依据,分析了16世纪莫南地区蒙古人宗教生活方面的改变,揭示了16世纪莫南蒙古社会的变化。

  • 标签: 蒙古社会 16世纪 风俗 藏传佛教 社会生活 蒙古部落
  • 简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我东三省。本文作者闻讯后,热血沸腾,义愤填膺,毅然投笔从戎,参加空军。抗战爆发后,数次驾机升空,与敌激战,其间曾多次遇险,九死一生。负伤致残后,仍不改初衷,继任飞行教官,培训出大批空中勇士,直至抗战结束。

  • 标签: 轰炸员 驾驶员 飞行员 大队长 医务所 飞行人员
  • 简介:常言道:"不宜重逢",然而当瞥见那其貌不扬的盐中西门,我和同学还是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先瞅见的是宣传栏,里面有不少咱高一新生在南校区"安居乐业"的照片,不知道是哪位掩耳盗铃高手的创意,不看也罢,看了真令人郁闷。北面是科技楼,再往东走走就看见少奇爷爷的半身像和"抗大"五分校校址;干

  • 标签: 北飞 飞北
  • 简介:关于黟县名称的由来,历来有多种说法,《旧唐书.地理志》:"县南石墨岭出石墨故也";《歙县图经》:"新安贡柿心黑木,故以名县";《南畿志》:"黟县本秦旧县,属鄣郡,以县有黟山故名"(《二十五史补编.汉书地理志补注》第282页)。

  • 标签: 黟县 《旧唐书.地理志》 用意 王莽 二十五史 石墨
  • 简介:9月份休假自驾去了趟黑龙江,历时16天,行程5651公里,基本环省绕了一圈。一路秋色宜人,美景数不胜数。但此行的最大亮点无疑是到达了我国最点——漠河,毕竟以中国幅员之辽阔,鸡冠之顶确实难得一去。而到了漠河北极村,除了令人激动的最点地理标志外,作为一名集邮类刊物的编辑,我还惊喜地发现,国之最的一大亮点竟然是一座不大的邮局。

  • 标签: 地理标志 黑龙江 漠河
  • 简介: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额济纳旗的居延海。处于大漠之中的额济纳旗,在黑河水、居延海的滋润下,形成了3万余平方公里的绿洲。大漠、绿洲,黑河、居延海,胡杨、红柳,居延汉简、黑城文书,土尔扈特蒙古部落,共同组成了额济纳旗独特的文化符号。

  • 标签: 居延 遮虏障 居延都尉府 居延县
  • 简介: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克里木事件》中深刻指出:“放过有利的时机,不利用机会调派优势兵力去对付敌人,这就是犯了战争中可能犯的最大错误。”在犬牙交错、扭结纠缠、互相牵制的弈斗战场上、在山高水复、辎重堵塞、火力封锁的道路上,如何创造机会,把受牵的、分散的.坠后的战斗人员调派到住战场去并参与决战,这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出色完成此项任务者,调拨战术是也。

  • 标签: 中国象棋 调拨战术 布局 下法 进攻技术
  • 简介:【摘要】“巴比伦囚”是公元前6世纪的重要事件,影响到整个犹太历史进程。对于这一事件的客观背景,学界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明确的结论。本文结合文本与考古信息,探讨犹大人口变化及被掳人数、被掳人员构成、巴比伦对其政策和留居犹大者情况等因素,探索该事件产生重要影响的客观条件。

  • 标签: 产生影响 囚虏 巴比伦囚
  • 简介:悬着的引言2008年8月的北京,一辆三轮脚踏车在气势宏伟的“鸟巢”外。被两百多家中外媒体的记者团团围住,长枪短炮一顿猛拍,数十个麦克风伸向三轮车的主人。

  • 标签: 游记 三轮车 麦克风 气势 主人
  • 简介:镇上有一户出殡的人家,在暗黑的厅堂板壁前用长凳和门板隔起来,上面放了很多厨房用的菜肴。切碎的猪肚,整只煮熟的肝,蜷曲在盆子里的烧鸡和豆制品,百页(千张)、菠菜、粉丝、笋片、黑木耳。我探头过去仔细看,还有炖烂泡热的蹄筋,像发白的鱼肚,也像煮熟后剥开的蛋白。

  • 标签: 豆制品 黑木耳 菜肴 猪肚 粉丝
  • 简介:大学里的最后一堂课,是老师的书法课。应我的请求,他提着直径约3厘米的羊毫,在宣纸上写下了“守拙”二字赠我。他解释道:“拙”与我名字当中的“巧”相对,达成一种平衡,寓意人生圆满。我甚是喜欢。老师不姓,姓刘。野是他的笔名,也是他的名字。老师自称“某”,所以我更喜欢称他为“老师”,私下里也叫他“”。第一次见到老师,是在大三上学期的《新闻采访学》课上。上课铃响过之后,他慢慢悠悠地走进了教室,开场白是一句含着笑意与歉意的:同学们,不好意思,我来晚了。

  • 标签: 老师 《新闻采访学》 书法课 上学期 开场白 大学
  • 简介:<正>东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居住在今滇西的哀牢王类牢率其部族与东汉王朝发生了战争。受东汉王朝召募,邪龙县(今魏山)昆明夷首领卤承率部众打败了哀牢人。卤承因此被东汉政府封为“破傍邑侯”。关于“破傍邑侯”这一封号,一般人并没有给予太多的重视。王宏道先生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三期发表的《关于哀牢与昆明及濮的关系和族属问题》一文认为,“破”指的是“破敌”,“邑侯”指的是一种爵位。卤承打败的是哀牢人,故封号应当是“破哀牢邑侯”,以“傍”取代“哀牢”,说明“哀牢”人也称“傍”人。又根据清代著名语言学家钱大昕所提古代轻唇音与重唇音不分的结论,认为“傍”应读如“濮”,哀牢人应当是濮人。在作出上述推断后,王先生认为哀牢人与昆明夷的这次战斗在一定意义上是公元一世纪作为今南亚语系佤崩语支各族的先民与作为今藏彝语族彝语支的彝族先民的一次战斗。我个人认为对“破傍邑侯”作这样的解释并由此认为“哀牢”人即“傍”人,亦即“濮”人的理由并不充分,还可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昆明夷 汉王朝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少数民族 南亚语系 彝族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