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效应(HFMEA)方法在吸痰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HFMEA对吸痰操作进行流程管理,查找隐患细节,不断改进措施,预防降低吸痰操作的风险性。结果失效模式实施HFMEA后,风险值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吸痰流程较实施前细化规范,各种风险因子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运用HFMEA对吸痰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针对高危因素调整制度、流程,能有效提高吸痰操作的安全性。

  • 标签: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吸痰 风险管理 病人安全
  • 简介:文章列举了医疗失效模式效应在国内外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包括在辨识患者身份、高危药品管理、患者手术、医源性感染、降低跌倒等不良事件方面的应用,并指出在护理安全中应用的局限性,以期为我国护理质量管理进行前瞻性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安全管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失效模式效应(FMEA)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3—7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3 128包外来医疗器械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8—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3 220包外来医疗器械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FMEA管理,比较两组外来医疗器械风险优先指数(RPN)变化及外来器械管理质量。结果外来医疗器械处理过程中主要失效模式包括器械清洗不合格、器械不符、湿包、包内指示卡漏放。通过改进措施进行风险干预后RPN值下降;外来医疗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由4.73%降至0.86%,器械不符发生率由0.89%降至0.15%,湿包发生率由0.51%降至0.09%,包内指示卡漏放率由0.38%降至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来医疗器械处理流程应用FMEA可以有助于提高外来医疗器械管理质量,保证器械使用安全,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外来医疗器械 风险优先指数 湿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失效模式效应方法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列出预防住院患者跌倒流程,然后应用失效模式效应对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评估、分析、计算危机值,对前6位危机值较高的失效模式制订改进措施并加以评价。结果 对危机值较高的前6位失效模式进行改进后危机值明显下降,有效预防患者跌倒。结论 应用失效模式效应评估并改进预防住院患者跌倒流程,能及时发现患者跌倒凤险,实施预见性护理,有效避免患者跌倒,降低护理投诉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医疗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预防住院患者跌倒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失效模式效应方法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列出预防住院患者跌倒流程,然后应用失效模式效应对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评估、分析、计算危机值,对前6位危机值较高的失效模式制订改进措施并加以评价。结果 对危机值较高的前6位失效模式进行改进后危机值明显下降,有效预防患者跌倒。结论 应用失效模式效应评估并改进预防住院患者跌倒流程,能及时发现患者跌倒凤险,实施预见性护理,有效避免患者跌倒,降低护理投诉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医疗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预防住院患者跌倒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效应(HFMEA)在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HFMEA模式干预,包括成立HFMEA团队﹑绘制流程步骤图﹑识别潜在失效模式分析失效原因﹑制定个性化改进措施等。观察HFMEA模式干预前后老年髋部骨折POD各项失效模式RPN值变化。记录术后不同时间段谵妄发生率,比较两组谵妄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结局。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项失效模式RPN值均低于100分;观察组术后24~48 h、48~72 h、72 h至出院POD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分别为8.57%、2.86%、1.43%、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86%、14.29%、11.43%、65.71%;观察组住院时间、谵妄持续时间分别为(10.20±2.10)d、(1.96±1.00)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96±2.80)d、(4.36±1.65)d;观察组好转率、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2.86%、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73%、7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HFMEA模式风险干预,有效降低PO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利于早期控制POD危险因素,显著缩短谵妄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对优化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及提升护理满意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术后谵妄 老年 髋部骨折
  • 简介:【摘要】 目的 构建新生儿院内转运流程,降低院内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 成立新生儿院内转运小组,运用医疗失效模式效应( HFMEA)方法,列出转运过程中每个流程步骤及子流程,进行危急值计算及决策树分析,拟定行动计划结果评价,对实施转运的 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后实施转运。比较流程方案实施前实施后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低体温、溢乳、输液管滑脱或堵塞、窒息、氧饱和度下降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均 P< 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儿家属对转运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 P< 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 HFMEA构建新生儿院内转运流程,可以提高新生儿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医疗失效模式效应在防范护理人员针刺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调查区间为2020年12月~2022年12月,选择在我院科室工作的护理人员为观察目标,从中抽选出80名按照临床管理模式的不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防范教育,观察组实施医疗失效模式效应,评价对比两组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护士知信行评分、失效模式风险危机值以及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其各方面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前的各知信行评分和失效模式风险危机值对照组相比无意义,管理实施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知识、态度和行为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其各项失效模式风险危机值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对管理的总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更高,统计结果P<0.05。结论:医院为了防范和降低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概率,采取医疗失效模式效应能显著提高医疗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工作风险,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 标签: 医疗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护理人员 针刺伤 防范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疗失效模式效应(HFMEA)在预防心脏永久起博器植入囊袋感染中的应用效果,以降低囊袋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将实施前的2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感控措施;将实施后的200例患者设为干预组,由HFMEA分析出潜在风险,制定针对性的感控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囊袋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HFMEA有利于心脏永久起博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的预防控制,使感染率明显降低,保证了患者的医疗安全。

  • 标签: HFMEA 心脏永久起博器 囊袋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医疗失效模式效应管理模式减少儿科病房声音分贝,降低噪声污染,以期提高护理人员抗噪声风险意识及严谨的工作态度,保证医护人员及患儿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医疗环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发放噪声调查问卷并使用噪音仪器进行监测,获得病房噪音产生重点来源、重点时段、重点地段,随后进入医疗失效模式效应实施阶段,列出儿科病房工作流程,然后对流程进行分析,算出危急值,对危急值较高的项目制订并实施整改措施,采用噪声调查问卷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医疗失效模式效应管理模式后,危急值明显降低,患儿及家属认为受噪声干扰程度非常严重的人数由38人降低至29人(χ2值为21.82,P<0.05),对控制噪声管理非常满意的人数由18人上升至30人(χ2值为36.28,P<0.05),噪声重点地段强度、噪声来源强度、各时段强度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失效模式效应管理作为一种质量管理模式,可降低病房噪声污染,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医护人员及患儿身心健康,塑造良好的医疗环境。

  • 标签: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噪声污染 噪声管理 儿科
  • 简介:摘要:失效模式效应是一种用来确定潜在失效模式及其原因的分析方法,能够识别管理流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风险的原因和方式,继而对其进行改进,提高产品质量、有效性和安全性。FMEA对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在临床上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FMEA是减少医院管理中医疗错误的一个重要的前瞻性方法,研究表明,使用FMEA可以大大减少医疗错误并确保病人的安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他主要负责医院医疗设备的清洁、消毒和包装。供应中心的标准化和标准化管理有助于确保绝育质量和减少浪费。

  • 标签: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消毒供应中心 可复用医疗器械管理 质量影响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失效模式效应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处理流程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的3000件外来医疗器械根据不同管理模式进行分组,分析管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不合格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外来医疗器械清洗包装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失效模式效应方式对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处理,可降低管理不合格发生率,提升器械清洗包装评分,值得运用。

  • 标签: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消毒供应中心 外来医疗器械 处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失效模式效应模式(FMEA)康复护理对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嘉兴市第一医院2020年1月1日至10月31日收治的重症监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失效模式效应模式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情况、风险优先指数(RPN)值情况、重症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肺部感染控制率[95.00%(57/60)]显著高于对照组[78.3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2,P=0.007)。研究组医护人员健康教育(160分)、无菌操作(294分)、病房环境(288分)、抗生素使用的RPN值(17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8分、80分、80分、48分)(均P<0.05)。研究组重症监护时间[(1.65±0.37)d]、昏迷时间[(11.38±8.31)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52±0.41)d、(15.63±12.26)d](t=12.202、2.223,均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9,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6.67%(22/60)]明显高于研究组[13.33%(8/60)](χ2=8.711,P<0.05)。结论FMEA模式康复护理可有效控制重症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昏迷和重症监护时间,利于疾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实践模式 康复护理 健康教育 干预 治疗效果 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心血管专科老年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医疗失效模式效应(HFMEA)改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于2021年5月开始实施HFMEA,绘制心血管专科老年患者防压力性损伤流程图,分析压力性损伤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防压力性损伤策略。观察HFMEA模式应用前后各1年内155例心血管专科老年患者的压力性损伤护理的失效危机值(RPN)、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HFMEA模式后,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的 RPN显著低于实施前,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前后比较各种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HFMEA模式 心血管专科 老年患者 压力性损伤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采取失效模式效应对其可复用医疗器械管理质量的改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洁的可复用医疗器械实施研究,视2020年1月~6月为对照组(n=200,未实施失效模式效应),视2020年7月~12月为观察组(n=210,实施失效模式效应),比较实施效果。结果:对照组比,观察组器械管理质量表现更高(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采取失效模式效应对其可复用医疗器械管理质量具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可复用医疗器械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医疗失效模式效应的卒中急救流程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选取绍兴市人民医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8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随机选取绍兴市人民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的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卒中急救流程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医疗失效模式效应的卒中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流程各环节所需时间、临床结局指标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流程各环节所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8%(92/96),高于对照组的86.4%(7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医疗失效模式效应的卒中急救流程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卒中 医疗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急救流程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失效模式效应对消毒供应中心可复用医疗器械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我们将在2022年1—6月期间,将10500件再生再生医疗器械作为对照,并在之后7—12月期间,将CSSD期间,将其作为观测组。比较两组失效模式RPN值的变化情况和CSSD(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结果:CSSD工作者的RPN水平的提高,以及他们的操作技能的改进,都会有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此外,通过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我们还可以有效地减少(P<0.05)的故障率。经过系统评估,未参与研究的人相比,参与研究的人在手术器械、无菌物品、 CSSD环境以及问题处置能力方面表现出色,而且他们的服务态度也更加良好(P<0.05)。结论:通过对故障模式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确定发生故障的轻重缓急,从而减少可能发生的危险,提升卫生服务的服务质量。

  • 标签: 失效模式 消毒供应中心 医疗器械管理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