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对于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实施强化医院感染管理监测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未实施管理变革的各科室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使医院感染管理更为科学化和规范化。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感染科在控制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医院感染科通过进行完善医院管理组织、贯彻落实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加强医院管理控制等方面内容,为减少医院感染率与增强感染科整体工作水平起到了有效作用。结果:在对医院进行控制感染管理工作后发现,本院2015-2019年发生感染现象的住院患者越来越少,已由2015年的2.3%下降到2019年的1.9%,其管理效果突出[1]。讨论:医院感染科在控制医院发生感染中起到了良好作用,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情况,增强护理安全性,维护医院良好名声,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 标签: 感染科 感染管理 控制 作用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现代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医院感染管理实践中,我们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断摸索工作方法、持续改进,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促进医院全面发展。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预防 控制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内科患者医院感染控制期间护理管理的方法及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接受感染内科患者服务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常规组应用传统护理措施。实验组根据感染内科患者医院感染控制需求改进护理管理措施。基于护理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感染内科患者医院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作用显著,可以有效防控感染,提高感染内科综合医护效益,值得推广。

  • 标签: 感染内科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所有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干预前(2019年1月至12月)和干预后(2020年1月至12月)医院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的差异。结果干预前后同期住院病人分别为106558例和111904例。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803例和1526例。院内感染发生率由1.69%下降到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8.040,P

  • 标签: 医院感染 发生率 指标 评价 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实际开展医院供应室管理工作期间,要求管理人员要详细了解医院供应室管理工作的关键点,明确供应室感染源隐患,优化现有的供应室感染管理措施,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以期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出现的概率。本文就医院供应室感染隐患与管理对策进行分析,提高医院供应室管理水平。

  • 标签: 医院 供应室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强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建设对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提升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6月期间32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实施常规医院感染管理,纳入2020年7-12月期间3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研究组发生感染的情况相较于参照组更低,且研究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医院感染防控能力建设对于院内感染管理有显著意义,能够有效地提升感染管理水平,降低患者感染率,提升医护人员手卫生,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医院感染 防控能力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对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过程当中,强化医院感染管理,所具有的现实作用及效果及效果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选取我院在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所收治的共计600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依照平均且随机的方式,将其中300名患者作为参照组进行分析,而另外300名患者在构建过程当中将其作为实验组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进行分别式的管理,其中参照组患者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用普通性的管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具体的管理过程当中应用加强医院感染的综合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所具有的感染发生几率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可以发现,实验组感染患者其自身所具有的感染发生几率相对较低。结论:在具体的感染预防及相应的控制过程当中,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对于管理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医院感染 感染预防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感染管理对护理质量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笔者医院20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还未实施医院感染管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在医院内所获得的感染被称之为医院感染(以下简称院感),为影响医院整体形象、诱发医患矛盾的不良事件。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加强院感管理、控制院感发生,有着极为突出的作用和价值。强化以护士为主体的院感管理,对预防感染具有促进作用,可使患者获得的护理质量有显著提升,并减轻其痛苦以及经济负担,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本研究旨在探讨院感管理对于院感发生率与护理质量的积极作用,报告如下。

  • 标签: 医院感染管理 护理质量 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内科医院感染临床分析。方法:于我院消化内科中选取6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了解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感染问题,总结患者感染那部位及影响因素。结果:经实验分析来看,697例患者中共83例患者出现感染情况,感染率11.91%,下呼吸道、上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是感染率较高的几个部位,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率最高;多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这其中与年龄、住院时间长、医护人员管理不到位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结论:消化内科感染情况较为严重,而且导致感染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需从全面、综合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治疗。

  • 标签: 消化内科 医院感染 病原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650例,对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本次研究对象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我院650例消化内科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46%)。在42例出现医院感染的消化内科患者中,≥60岁的患者人数占比为(73.81%),且住院时间超过30d。患者的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所占比例为(42.86%)。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占比较多,其次分别为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胃炎,所占比例为(40.47%)、(23.81%)、(14.28%)、(14.28%)和(7.14%)。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阳性菌,所占比例为(70.77%)。结论: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是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而病原菌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通过加强对易感人群的关注力度,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使患者免受额外的疼痛折磨,促进消化内科患者的早日出院。

  • 标签: 消化内科 医院感染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管控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对层医院极为重要。因此,包括基层医院在内的各大医院十分关注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管理。但感染控制管理是基层医院工作的薄弱环节,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给感染控制带来很大隐患。因此,要根据这些不足,对症下药,有效防控基层医院感染,使得医院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 标签: 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临床医学开始广泛使用抗生素药物,导致多药耐药菌(MDROs)的出现,致使患者产生MDROs感染的不良现象,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现探究综合医院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为医院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使用3类及3类以上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其中50例编为传统组,对MDROs进行传统的控制措施;另50例住院患者,编为优质组,对MDROs进行传统措施+优质的控制措施。经不同防御措施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MDROs感染率、医院感染和漏报率。结果:通过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率、医院感染及漏报率,优质组都远远低于传统组P< 0.05(详见表2)。结论:将优质的防控干预措施应用在综合医院控制多药耐药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有针对性的探究综合性医院ICU医院感染的目标监测的相关内容。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有针对性的应用ICU目标监测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9年6月到2021年4月这个阶段内我院监测的患者2591例,对其医院感染的发生特点、具体情况等等进行分析探究,着重评估侵入性感染发生率。结果 在所有2591例监测对象中共有210例患者出现了医院感染的情况,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8.10%,例次日感染率为32.52‰,调整日感染率为9.9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日感染率37.73‰,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日感染率(CAUTI)5.47‰,动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流日感染率(CRBSI)2.81‰。共检出214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所涉及的比例是最多的,占总比例的71.96%。结论 通过实践和调研统计可以看出,在综合性医院ICU医院感染发病率是最高的,主要是因为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比较多的侵入性操作,通过目标性检测能够显著有效地把握医院感染的具体情况和动态变化等等,同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 标签: 综合性医院 ICU 医院感染 目标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环境卫生监测及其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52例住院时间高于2天的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3月-2021年03月,将2020年09月前未实施医院环境卫生监测的26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将2020年09月后实施医院环境卫生监测的26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监测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空气、消毒剂、物体表面与手、手术器械卫生监测合格率和医院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院环境卫生监测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医院环境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医院环境卫生监测 医院感染 住院患者
  • 简介:【摘 要】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是当今医院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重要手段。文章回顾性的总结了医院感染监控相关工作多经验,通过抓特色、抓关键、抓重点、抓调查等措施提出了医院感染监控在医院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旨在提高医院感染监控的认识水平。

  • 标签: 医院感染 监控 医院质量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