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利用原生动物比小球藻耐受含氯氧化剂能力差的特点向被原生动物污染的藻液中添加3mg/L的漂白粉(含有效氯26-30%),15~20min后,能有效的杀除小球藻中的原生动物,而藻细胞在1~2d后逐渐恢复,并良好生长、繁殖,镜检未能再现察到原生动物;扁藻、中肋骨条藻中的原生动物,采用10ml/T的洗洁精原液,处理30min,藻细胞也能在1~2d后逐渐恢复最佳生长状态,镜检未观察到原生动物.

  • 标签: 单细胞藻类培养 防治 漂白粉 洗洁精
  • 简介:新华网华盛顿5月20日电美国一个研究小组20日报告说,他们合成了一个人工基因组,并用它使一个被掏空的单细胞细菌"起死回生"。研究人员表示,这是第一个完全由人造基因指令控制的细胞,它向人造生命形式迈出了关键一步。

  • 标签: 单细胞生物 研究人员 人造 合成 生命形式 基因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生物单细胞蛋白饲料开发利用概况刁治民,韩增祥(青海畜牧兽医学院)目前,畜牧业发展中的一个较突出矛盾是蛋白质饲料不足,致使配(混)合饲料的质量和数量受到限制。充分开发和利用蛋白质饲料资源,是当前畜牧业生产中的迫切需要,解决蛋白质饲料的途径多样,其中微...

  • 标签: 单细胞蛋白 饲料开发 蛋白质饲料 利用概况 季也蒙假丝酵母 畜牧业生产
  • 简介:摘要: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将其应用于干细胞生物学领域。通过单细胞测序技术,可以准确地分析干细胞群体中的细胞异质性,揭示不同类型的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的特征和功能。此外,单细胞测序还能够揭示干细胞分化的动态过程,探索干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机制。这些研究进展对于深入理解干细胞生物学的本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下对单细胞测序在干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单细胞测序 干细胞生物学 应用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自2016年首次对人类胰岛进行单细胞水平RNA测序后,涌现了大量关于小鼠及人类胰岛的测序分析结果,为胰岛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进展。研究证明,单细胞RNA测序技术能够表征罕见类型内分泌细胞,观察到典型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和新的细胞亚型,更好地分析内分泌细胞的种属间差异,以及更精准地描述胰岛各类型细胞在发育和代谢性疾病中的不同状态。目前,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对低丰度转录本的检测效能尚较低,但随着技术的改善和分析方法的进步,该技术无疑将成为探索胰岛细胞异质性、发育及代谢性疾病生物学特征的重要工具。

  • 标签: 胰岛 细胞生物学 单细胞RNA测序
  • 简介:研究者们最近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技术,能够帮助他们发现接受治疗之后体内残留的癌细胞的方法。癌症的个体化化学疗法是最近的革命性癌症治疗进展。然而。尽管这些疗法效果显著,但还是会出现残留癌细胞的复发的情况。

  • 标签: 细胞技术 癌细胞 NAT MED 隐藏 捕获
  • 简介:摘要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简称CTC,通常把进入人体外周血的肿瘤细胞称为循环肿瘤细胞。1869年,澳大利亚籍医生Ashworth首次提出循环肿瘤细胞的概念。1976年Nowell将CTC的定义修正为来源于原发肿瘤或转移肿瘤,获得脱离基底膜的能力并入侵通过组织基质进入血管的肿瘤细胞。目前CTC是指存在于外周血中的各类肿瘤细胞的统称。大量研究表明,CTC以不同形态存在于外周血中,既有游离的单个CTC,也有聚集成团的细胞团(CTM,CirculatingTumorMicroemboli)。肿瘤细胞在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过程中会发生上皮-间质转变(EMT,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故CTC存在不同类型,包括上皮细胞表型、间质细胞表型和上皮细胞与间质细胞混合表型。CTM和间质细胞表型CTC具有更强的转移潜能。

  • 标签: 肺癌 循环肿瘤细胞 EGFR基因突变
  • 简介:背景:单细胞纳米包裹技术是用极薄(<100nm)纳米膜包裹单个细胞的一项新技术。被纳米包裹的细胞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研究等各个领域。目的:综述单细胞纳米包裹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方法:利用计算机在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中进行相关文献检索,中英文检索关键词为“singlecell,nano-coating,nano-encapsulation,cell-in-shellstructure;单个细胞,纳米覆盖,纳米包裹”,最终纳入52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多聚电解质的层层自组装技术具有过程简单、可调节,能形成性质多样的纳米膜等特征,已成为最广泛应用于合成单细胞外有机纳米膜的技术。应用多酚类物质的广泛黏附性及某些有机物能在细胞外自聚集的特性,也可形成性能较好的有机纳米包裹。除此之外,利用仿生矿化技术及利用某些无机物能直接在细胞表面结晶的性质,可在细胞表面形成无机纳米包裹。被纳米包裹的细胞已被广泛应用于单个细胞催化、细胞治疗、细胞保护、细胞生物学研究等各个领域。在未来的研究中,被包裹细胞的用途将更多地指导纳米膜材料的选择。

  • 标签: 单个细胞 细胞包裹 纳米膜 纳米包裹 纳米覆盖 层层自组装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在单细胞水平上探究与银屑病致病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细胞间的异质性水平。方法对银屑病皮肤活检组织的单细胞测序数据进行质控、降维聚类及细胞亚群注释,以及对细胞类群进行差异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细胞通讯及拟时序分析,并构建TFs-miRNA-hub基因调控网络。结果基于多算法共鉴定出6个共同交集的hub基因,分别为SPRR2A、SPRR2D、IL7R、IL1RN、IER3、LCN2。KEGG显示其主要涉及NF-κB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在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免疫细胞如朗格汉斯细胞、CD8+ T细胞、M1巨噬细胞、静息T细胞里SPRRs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上调,IL7R则主要在多种免疫细胞中过表达。成纤维细胞、树突状细胞、Treg细胞和CD8+ T细胞在银屑病皮损的含量显著增多(P=0.023、P=0.007、P=0.046、P=0.028)。皮损组内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数量、强度和通路富集程度的活跃性均高于对照组,Treg细胞、CD8+ T细胞以及静息T细胞仅在银屑病组内与其他细胞有交互作用。拟时序分析显示免疫细胞主要分布在轨迹早期,单核细胞全程参与并在轨迹后期表达增加。除IL7R的表达量随着拟时序变化而减少外,其余hub基因的表达量均一直增加。预测转录因子NFKB1同时参与hub基因SPRR2A、IL1RN、IL7R和IER3的调控。结论SPRRs基因和IL7R的过度表达以及多种免疫细胞如Treg细胞、CD8+ T细胞、静息T细胞以及单核细胞的交互作用可能通过MAPK和NF-κB途径参与银屑病的关键致病过程。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银屑病的致病机制奠定理论依据。

  • 标签: 银屑病皮损 单细胞测序 富含脯氨酸小蛋白 免疫细胞
  • 简介:摘要脑脊髓液(CSF)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单细胞测序技术为CSF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相较于传统方法,该技术可获取CSF中单个细胞的表达谱,有利于CSF中细胞类群和异质性的研究以及低丰度细胞的发现。近年来CSF单细胞测序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感染性疾病、神经炎性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脑膜转移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单细胞测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优势和临床价值,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脑脊髓液 单细胞测序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胰岛是体内调控血糖稳态的重要结构,由多种内分泌细胞组成,起源于内胚层的前肠结构。胰岛胚胎发育过程中,内分泌祖细胞通过调整诸多基因转录完成内分泌细胞的分化成熟。单细胞测序的出现为探究胰岛发育过程中转录组变化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平台。降维与特征选择方法的运用使得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建立胰岛发育图谱、寻找胰岛干细胞及探索其体外诱导分化调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该文就单细胞测序技术在胰岛胚胎发育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将单细胞测序技术应用于胰岛发育和糖尿病治疗等的研究中。

  • 标签: 单细胞测序 胰岛 转录组
  • 简介:摘要视网膜由多类细胞组成,每类细胞都有着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即使是同类细胞,也会因遗传异质性导致细胞功能出现差异。以往传统的研究手段无法分辨这些差异,有些细胞由于缺乏特异性分子标记或数量稀缺也难以定义,阻碍了人们对这些细胞的认识及研究。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可以获得单个细胞转录组表达谱、识别细胞间异质性、鉴别细胞亚类及稀有细胞群,揭示每个细胞的转录组表达谱特征和功能差异,剖析细胞的起源、功能及变异特征。可获得与疾病相关的特征性细胞亚类及特异性差异表达基因,加深我们对疾病起因、发展的理解,也为临床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视网膜 视网膜发育 视网膜变性 综述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试验研究的方式,阐述中药药渣发酵后蛋白质的制备方法与效果。根据试验结果可知,蛋白含量与药渣用量、水分用量、尿素用量相关,且各因素对蛋白生成量影响程度由大至小依次为尿素用量、水分用量、药渣用量。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可知,菌种最佳选择为黑曲霉,培养基最佳选择为左慈丸药渣,工艺条件为药渣量为20g,尿素为0.07g、每克药渣配2g水,在此情况下可使发酵物中蛋白质含量达到最高,即21.35%。

  • 标签: 中草药 药渣发酵 单细胞蛋白
  • 简介:摘要胃癌是一种高异质性肿瘤,传统测序方式通常将胃癌组织或细胞当做整体进行分析,易忽视其中各个细胞亚群的作用。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单细胞测序可在单个细胞水平对基因组、转录组等多组学进行分析,可识别胃癌组织中的罕见细胞亚群,有助于解析胃癌的发生发展轨迹。本文就单细胞测序的优势、流程以及在胃癌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 标签: 胃癌 单细胞测序 异质性
  • 简介:摘要单细胞转录组测序通常称为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是一种在单个细胞水平上测量基因表达,对其含有的转录组信息进行测序分析的方法。近年来该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加,可用于视网膜或角膜细胞类型与细胞亚型的鉴定;用于研究人类视网膜的早期发育过程、细胞分化的时间进程、视网膜和视网膜类器官的形成过程。该技术也可用于眼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研究,有助于发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眼部疾病新的生物靶点和标记物,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84-188)

  • 标签: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单细胞分析 眼科
  • 简介:采用0.01MPBS等渗液配制的浓度为70%的乙醇固定液对虹鳟活体胚胎进行固定,并以蒸馏水配制的浓度为70%乙醇固定液作为对照,探讨用于流式细胞术分析的胚胎组织单细胞悬液制备方法。实验结果表明:PBS-乙醇和蒸馏水-乙醇固定液均可获得分散良好的单细胞悬液,但蒸馏水-乙醇固定液制备的胚胎细胞悬液中细胞数量相对较少,细胞碎片明显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G0/G1峰较宽。而PBS-乙醇固定液制备的细胞悬液,细胞形态完整、背景较干净,细胞粘连少,几乎没有细胞碎片,流式上机检测各参数值较理想;以PBS-乙醇固定液制备2n虹鳟胚胎单细胞悬液作为材料检测,其结果与以红细胞为对照的样品检测DNA相对含量结果相一致,均为50AU。本研究表明利用PBS-乙醇固定液制备鱼类胚胎组织单细胞悬液方法是可行的。

  • 标签: 胚胎 单细胞悬液 流式细胞术(FCM) DNA含量
  • 简介:2013年《科学》杂志提出了6个当年最值得关注的科学领域进展,其中之一便是单细胞测序。如果将成千上万个细胞一起进行研究,就会模糊对细胞之间异质性(heterogeneity)的认识。一般认为,当研究深入到单细胞层面时,研究者可能失去对整个系统的把控,但如果在整个系统中挑选多个单细胞进行研究,则可能重建出整个系统,并能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单细胞测序 肿瘤 转录组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