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及西辽的牌、均受内地王朝的影响,有金银、木等多种材料的牌,还有铜制的,作为一项"凭证、验信"重要工具,曾起过交流文化信息、发布政治指令、推动经济生产等重要作用,应引起学者的注意.

  • 标签: 辽朝 西辽朝
  • 简介:"9.11"事件后,一直处于对抗状态的关系更呈剑拔弩张之势,但由于种种制约因素的存在,巴间的紧张关系短期内也不会明显升级.尽管关系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国内等因素的影响,但克什米尔问题仍是两国关系的最根本症结.

  • 标签: 印巴关系 克什米尔问题 两国关系 紧张关系 根本 对抗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在太地区的国际行动也日渐增多,这就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美、日、、澳等国的警惕。这四国分别通过双边、三边和四边协调机制,加强了战略合作,以共同遏制我国的发展。而美国的特朗普政府也力图整合建立以遏制中国为主要目标的“太战略”。本文就对“太战略”下美关系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以期抛砖引玉。

  • 标签: “印太战略” 美印关系 美中关系 中印关系
  • 简介:应我会邀请,由会长维杰伊·乔利率领的印度德里研究会代表团访华。代表团成员之一、印度《先锋报》首席记者迪帕克·库马尔·贾回国后撰写的访华观感发表在2010年7月4日的《先锋报》上。

  • 标签: 文化交流 2010年 首席记者 代表团 访华 印度
  • 简介:冷战期间,由于印度奉行强硬的南亚政策“英迪拉主义”,而使与孟加拉国的关系不断恶化。冷战后,随着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印度调整了冷战时期的南亚政策,提出了“古杰拉尔主义”,主动缓和与邻国的关系关系在这样的大气候下,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两国间仍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冷战 印度 盂加拉国 恒河
  • 简介:10月24日,中国北方名城哈尔滨迎来了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三个国家的外交部长。这是2002年举行首次三国外长会晤以来,中俄第七次外长对话,也是首次由中国举办会议。中国外交部长杨洁麓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印度外长幕克吉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及地区问题充分交换意见,对深化三方务实合作达成重要其识.

  • 标签: 中俄 中国北方 外交部长 地区问题 俄罗斯 哈尔滨
  • 简介:关系的回顾与展望上海社科院欧亚所崔志鹰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各国开始寻求一种替代意识形态冲突、有利于和平稳定的新的国际秩序。日本与朝鲜之间的关系正常化问题正式提上议事日程。90年代以来,日本与朝鲜为改善两国关系做出过努力,但由于各种原因,双边关系的发...

  • 标签: 日朝关系 日本自民党 朝鲜半岛 外交关系正常化 东北亚 核不扩散条约
  • 简介:摘要近一段时间来,朝鲜屡次进行核试验、发射导弹,引起了美国的严重不满。特别是美韩军事演习近在眼前,美国总统不止一次发出战争威胁。对国际局势,特别是东北亚局势的复杂多变,不可掉以轻心。

  • 标签: 和平 朝鲜 美国
  • 简介:长期以来,印度与日本的经济关系并不紧密。但冷战结束后,日经济关系逐渐发展。近年来,日经济关系出现迅速发展势头,表现出日本对官方援助大幅度增加,日本对投资和日贸易虽有增长但数量不大的特点。本文在指出日经济关系超常发展特色基础上,分析影响日经济关系超常发展的经济因素、政治根源和安全考虑,论述日经济关系的发展前景及超常经济关系基础上日政治、安全关系的发展趋势。作者认为,日经济关系将进一步发展,日政治关系发展有限,日安全关系尚待观察。

  • 标签: 印度 日本 经济关系 超常发展 原因 前景
  • 简介:莫迪自2014年5月就任印度总理至今,美国已经历了奥巴马和特朗普两位总统的交替。美双边关系在这一段时间内,总体上保持着向前发展的趋势,不仅没有受到国内外因素的干扰,而且两国关系有了进一步推进。从现实角度看,关系之所以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一方面是因为美两国领导人对发展双边关系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是双方基于国家利益、民主价值观和地缘战略扩展等方面考虑。然而,不断拓展的关系势必对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利益构成一定威胁,包括对南海的地缘安全和"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中国对美之间稳步上升的双边关系以及不断强化的安全合作,应保持必要的关注和警惕,以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

  • 标签: 莫迪政府 印美关系 发展现状 原因 影响
  • 简介:新年伊始,利用参加第12届南盟首脑会议之际,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和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举行了近两年来的首次高层会晤,双方共同呼吁,要“变猜疑为信任”、“变分歧为协调”、“变对抗为和平”,通过“不间断的会谈”解决各种纠纷,为南亚的和平与稳定做出努力,并决定开启“广泛对话”的进程,对有争议的问题共同寻求解决办法。

  • 标签: 印度 巴基斯坦 国家关系 核试验 外交活动 克什米尔地区
  • 简介:早在独立前,印度国大党领导人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就曾访问苏联,并对苏联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深有感触,但同时也意识到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给苏联社会政治造成的弊端。尼赫鲁也曾置身于英国这样的西方社会,亲自目睹西方国家周期发生的经济危机及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

  • 标签: 冷战时期 印苏 特殊关系
  • 简介:本文概述了2004年以来关系走向缓和的主要情况,并分协了关系的发展前景,作者认为,关系真正缓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标签: 印巴关系 对抗 缓和
  • 简介:【摘 要】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美国的对政策是其南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74年印度核试验后,美国启动了对印制裁,美关系跌入低谷。1977年卡特政府上台之初,适逢印度大选,美国主动与印度德赛新政府接触以改善双边关系。这直接促成了1978年1月卡特对印度的历史性访问。然而,德赛与美国在核问题上合作的政策,被印度国民批判,德赛内阁分崩离析。1979年7月,德赛辞去总理职位,新总理辛格不愿就核问题同美国合作,美关系逐渐疏远。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爆发,卡特政府全面援助巴基斯坦,导致美关系继续恶化,关系更趋紧密。

  • 标签: 美印关系 卡特政府 防核扩散 1979年阿富汗战争
  • 简介:以2007年2月27日至3月2日举行的第20次韩部长级会谈为契机,一度因朝鲜发射导弹、搞核试验而陷入低谷的韩关系恢复了活力。朝鲜半岛南北关系取得新进展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韩关系并非从此就一帆风顺,曲折在所难免。

  • 标签: 韩国 朝鲜 双边关系
  • 简介:2013年年初伊始,朝鲜半岛就呈现一片乱象。在国际社会关注开年不利的半岛局势走向时,关系动态成为最令人瞩目的焦点之一。因为导致近年半岛冲突频仍的原因,显然与李明博总统执政期间的关系紧张难脱干系;而金正恩继任朝鲜最高领导人和朴槿惠当选新一届韩国总统,也在本地区各方不堪压力的背景下承载了国际社会对双方关系和地区形势转圜的期待。但种种迹象表明,关系寻找出路的过程,注定是纠结而曲折的。双方如能均衡解决安全关切,将有利于半岛走向稳定与合作。

  • 标签: 朝韩关系 朝鲜半岛 国际社会 社会关注 地区形势 双方关系
  • 简介:在半个多世纪中,克什米尔问题始终困扰着关系,是巴军事冲突不断的症结,也是南亚地区动荡的重要因素.近期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巴双方都积极主动提出了一系列和解建议,就此关系开始趋于缓和.2003年11月巴双方签定了克什米尔停火协议,双方改善关系成为了现实.尔后巴双方又进一步表示愿就包括克什米尔问题在内的南亚和平进程进行谈判.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复杂性,克什米尔问题能否得到最终妥善解决,巴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冲突能否就此而结束,关系的缓和能否继续下去,仍难得出乐观的结论.

  • 标签: 印巴关系 克什米尔问题 地区安全
  • 简介:2012年9月7—9日,印度外长访问巴基斯坦,巴外长会晤,双方回顾总结了孟买袭击案后第二轮全面对话新成果。较前两次外长会晤,本次会晤取得新的进展。除新签协定等成果性进展外,双方也在程序性安排上达成众多共识,值得欢迎。关系新态势是在大国际战略调整、巴国内出现新情况的背景下进行的。关系近期走向取决于四大看点,值得关注。

  • 标签: 印巴关系 态势 进展 动因
  • 简介:摘要暖通工程在工业和公共建筑中甚至住宅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工程的设计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施工质量对暖通工程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施工质量的管理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此为切入点,分析了暖通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并就提高暖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控制提出了建议和方法。

  • 标签: 暖通工程 施工质量 管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