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贫困的成绩是世界所公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贫困研究在世界上是领先的,在一些方面,中国的贫困研究还落在世界的后面,比如在中国的知识界,有关贫困贫困的知识生产,在很多时候仍然是跟在西方发展研究的后面,缺少理论创新;无论是理论

  • 标签: 反贫困政策 发展研究 罗村 政策研究 波多 扶贫政策
  • 简介: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现象的总称。20世纪的上半叶,中国人民为消灭贫困与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浴血奋斗。新中国成立后,依靠农业的高强度积累建立起工业化体系,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全国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1999年底的34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7%。湖南省由1978年1260万人减少到去年底的150万人左右。扶贫开发实现了贫困地区广大农民群众多年来吃饱穿暖的愿望,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民族的团结、边疆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贫困战略的实践和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世界银行认为:“中国政府为帮助最落后的农村地区摆脱贫困作了极大的努力,这种努力比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所作的努力要成功得多。”

  • 标签: 中国 农业经济 扶贫工作 政府职能 农民收入
  • 简介:借助于经济上行的驱动力与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美国在治理和遏制贫困的长路上如今终于看到了光明。据美国人口普查局不久前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06年美国人口贫困率从往年的12.6%下降到了12.3%,成为最近10来美国人口贫困率降幅最大的年份,也是布什总统入主白宫以来首次出现下降的年份。不过,由于贫富差距依然保持着扩大的趋势,美国未来治贫的道路肯定不会平坦。

  • 标签: 反贫困 美国 社会保障制度 人口普查 布什总统 贫富差距
  • 简介:【摘要】贫困问题在我国藏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我国藏族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解决贫困问题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的安定和平和长远发展,也由于我国藏族地区的特殊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解决贫困问题也面临诸多的制约因素和困难,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藏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现状及其成因、贫困的实践工作和贫困治理模式创新路径进行探讨,从而为我国藏族地区贫困治理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思路和可行措施。

  • 标签: 反贫困研究 地区贫困 藏族地区
  • 简介:摘要本文围绕“妇女贫困”为中心,以深入把握目前国内外妇女贫困研究的现状为目的,从国外妇女贫困研究、国内妇女贫困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 标签: 妇女 反贫困
  • 简介:摘要: 从高校教师驻村和贫困融合视角,以高校教师心理学专业角度实践脱贫攻坚政策,基于对云南省某高校对口帮扶贫困村两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浅谈基层贫困政策的实践就“政策学习”“定义理解”“伦理责任”三个方面的实际工作感受,分析当前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内容的贫困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讨基层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高效作业的途径。

  • 标签: 反贫困 社会心理 发展心理 伦理责任
  • 简介: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脱贫攻坚冲刺之际。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突出,成为制约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层次原因。而扶贫开发作为我国一项长期任务,更需要以区域协调发展为指导,因人因地施策,制定差异化的扶贫目标和战略重点。为此,要加强扶贫开发中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一方面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建设和经济自生能力建设,另一方面更要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 标签: 区域协调 反贫困 贫困地区
  • 简介:城市低收入保障制度实施中"应保未保"的现象较为普遍,低收入保障所需资金的缺口较大,缺乏全国统一的贫困标准使得其随意性很大.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从近期和远期两个目标入手,近期目标是尽快遏制城市贫困人口剧增的势头,防止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出现快速增长的新生贫困人口;远期目标是立足最终消除城市贫困现象.

  • 标签: 城市低收入保障制度 城市贫困人口 公共政策 社会保障 经济体制
  • 简介:对中国城市贫困政策发展路径的研究,NeilGilbert和PaulTerrell关于社会福利政策维度的分析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由此可理顺中国城市贫困政策可选择的发展路径:在价值理念上,彰显公平正义;在分配的维度上,政策对象更为广泛;在供给的维度上,福利内容更为多元;在输送的维度上,实施渠道更为整合。在中国城市贫困政策的发展中,应将公平正义摆在更首要的位置,应继续扩大贫困政策对象的范围,应继续促使贫困政策项目整合发展,应继续加大财政资金对贫困政策的支持力度。

  • 标签: 城市 反贫困 政策 维度
  • 简介:法律路径对于贫困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揭示贫困本质、分析贫困原因入手,探索贫困的法律途径。具体而言,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立法完善社会保障、利用财政扶贫、加强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促进资金积累等。

  • 标签: 贫困本质 社会保障 法律途径
  • 简介:城市贫困问题,一直为人们所高度关注。从英国圈地运动开始,伴随着城市的工业化进程,贫困问题无时不在困扰着各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此,国际上研究贫困问题也始终未停顿过,特别是比较系统的研究,至今也已有一个多世纪(如从英国的布什(Booth.1989)和郎特里(Rowmtree.1901)的早期著作算起)。虽然,贫困具有不确定性和动态的特点,也就是它的内涵往往会随时间和空间,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而不断被充实和调整。

  • 标签: 反贫困 城市贫困问题 工业化进程 圈地运动 比较系统 早期著作
  • 简介: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CHIP)调查数据,估计了1988—2002年期间的中国农村绝对贫困、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及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变化对农村贫困的影响。根据CHIP调查数据所绘制的贫困发生曲线表明,不论把绝对贫困线确定在哪里,在该时期内中国农村贫困都在显著下降。贫困指数分解和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均显示收入增长是导致贫困下降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农村贫困 收入差距 经济增长
  • 简介:本文重新审视了已有的贫困概念,引入社会性别意识,总结十年来农村贫困人口的主要变化和社会性别差异,运用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农村贫困政策和措施,反思了其中存在的主要的社会性别盲点和问题.

  • 标签: 社会性别 贫困 政策
  • 简介:体育贫困是指由于社会体育资源或个人体育资源、体育能力、体育意识的缺乏而导致的体育参与受限或低于社会体育水准的状态。根据对体育贫困的界定,指出体育贫困人口是由于体育贫困而导致体育参与未达到社会体育水准的一类人,中国体育贫困人口主要由被奥运会"遗忘"的广大农村农民、部分中小学学生、体育弱势群体(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下岗职工等)、迫于生活工作压力的一些中青年知识分子、工人等组成。通过对体育贫困人口的判定及产生原因的论述,探讨了我国体育贫困人口贫困的措施,提出我国体育贫困人口的贫困应与体育资源开发与丰富为基础,以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及体育能力为关键,以国家政策法律为保障。

  • 标签: 体育贫困 人口 反贫困
  • 简介:贫困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对陕西这样一个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贫困任务非常艰巨。政府、社会和穷人在贫困实践中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社会应积极担起正义和责任,穷人要成为贫困的主体,发挥决定性力量,充分调动这三方面的力量并建立起有效的联动机制,贫困事业就会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 标签: 反贫困 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 穷人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