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输尿管结石经镜下弹道碎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通过直接进镜法进行镜下弹道的碎石。结果41例患者镜下碎石成功38例,成功率达90%;41例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血尿,6例产生肾绞痛,通过保守治疗及双“J”管留置好转或消失。结论输尿管镜弹道碎石,可有效治疗输尿管结石。术后置管,加强护理,能减少并发症,增加成功率。

  • 标签: 输尿管镜 弹道碎石 取石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胆总管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术后遵医嘱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静脉滴注期间护理人员加强巡视。留置鼻胆引流管要妥善固定,防止鼻胆管滑脱,注意观察胆汁引流量、性状、颜色,每日准确记录引流量并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管通畅。发现异常情况如引流量减少应检查管道有无阻塞、滑脱、扭曲等及时予以处理。遵医嘱可给予胆道冲洗并严格无菌操作。

  • 标签: 胆总管取石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皮肾镜和肾实质切开治疗肾结石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肾结石患者 86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 43 例)及对照组( 43 例),研究组患者接受 经皮肾镜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 肾实质切开治疗,对两组患者围期治疗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等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用时、术后离床时间、治疗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 < 0.05 ),研究组患者围期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经皮肾镜和肾实质切开均为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方式,而前者在提升治疗及恢复效率、降低围期并发症率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 标签: 肾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和肾实质切开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比较。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9月因肾结石于我院治疗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肾实质切开治疗,观察组45例则采用经皮肾镜,比较两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更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更早,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但两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效果显著,较肾实质切开而言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肾结石 手术并发症
  • 简介:我院自1999年1月至1995年7月,对233例输尿管结石病人应用输尿管肾镜套成功率为93%。术后发热1.7%,输尿管穿孔3.4%。开放手术率4.7%。总结了输尿管肾镜下套的经验教训。讨论了应用本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实用性。

  • 标签: 输尿管肾镜术 输尿管结石 套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在输尿管镜碎石失败后再行小切口输尿管切开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2012年1月采取输尿管镜碎石失败的12例患者,对其再次行小切口输尿管切开。结果12例患者经小切口输尿管切开后,效果较为明显,12例患者的结石均完整取净,中最大出血量为50ml,手术时间30-65min,中未发生需扩大切口情况,患者脏器与血管未见损伤,未出现尿瘘。切口处愈合较好,患者在术后7d恢复良好,均可出院。结论输尿管镜碎石失败后,再次中行小切口输尿管切开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具有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较少,且因创伤小,伤口疼痛较轻,患者恢复速度较快等优点,此式是在输尿管镜碎石失败后患者易于接受的补救措施,值得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输尿管切开取石 输尿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机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30例。结果30例患者一次性治疗成功,碎石时间为20—40分钟,术后无明显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输尿管镜 气压弹道碎石术 支架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胆道镜分为硬性胆道镜及软性胆道镜,后者常称为纤维胆道镜。现在的胆道镜除了用于诊断外,更多地用在胆道的治疗,尤其是胆道结石的,胆管狭窄扩张、支架植入等方面。它不仅是消化内镜的组成之一,也是胆道外科治疗胆道疾患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现在越来越多的胆道疾患病人要用胆道镜来治疗,设备也随之增多且复杂化,因此,一个设计合理的胆道镜室对保证内镜工作顺利开展十分重要。

  • 标签: 内科 护理 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输尿管镜与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我院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0例,将其分为输尿管镜组34例和镜皮肾镜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2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中出血量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清除率高、恢复快等优点,而URL更适合用于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 标签: 输尿管上段结石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镜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肾镜和肾实质切开治疗肾结石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6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患者接受经皮肾镜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肾实质切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少,手术并发症也比对照组发生率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经皮肾镜在肾结石的治疗中,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比较快等优越性,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皮肾镜取石术 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肾结石 疗效
  • 简介:目的比较经皮肾镜与肾实质切开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需行手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A组52例采用经皮肾镜治疗,B组46例采用肾实质切开治疗。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肾造瘘留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临床疗效。结果A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肾造瘘留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92%比26.09%、98.08%比89.13%,均P〈0.05)。结论经皮肾镜较肾实质切开治疗肾结石手术效果更好,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可作为治疗肾结石的优选式。

  • 标签: 肾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与传统经皮肾对肾皮质的损伤情况。方法研究中观察A组患者接受微创经皮肾,观察B组患者接受传统经皮肾;将两组患者的肾皮质损伤情况详细整理后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A组患者的造瘘道瘢痕体积与肾皮质体积比率、肾造瘘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观察B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传统经皮肾均可治疗肾结石患者,但微创经皮肾不会对人的肾皮质造成较大损伤,临床应用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最佳式治疗。

  • 标签: 肾皮质 微创经皮肾取石术 传统经皮肾取石术 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对肾结石患者使用经皮肾镜与经输尿管软镜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7月到2019年1月在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中抽取出130例,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即对照组(n=65,经皮肾镜)与实验组(n=65,经输尿管软镜)。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情况、相关指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各项相关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经皮肾镜而言,对肾结石患者采用经输尿管软镜的结石清除率较低,但其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且并发症更少,患者可及早出院,两种手术方式各具优势,具体选择要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主。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 肾结石
  • 简介:目的总结微创经皮肾镜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经验和手术技巧以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人于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治疗3324例肾、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进而总结两种手术的优缺点及适应证。结果3324例患者完成手术,其中1723例行微通道经皮肾镜手术,1601例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2组术后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5.4%、99.5%;手术时间分别为(67±31.4)分钟、(45.1±22.4)分钟;中出血量分别为(101±25.6)ml、(159±34.2)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2%,23.6%。结论微通道经皮肾镜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都是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微通道经皮肾镜并发症及出血风险较低,但是效率低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要根据具体病人合理选择两种式。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在肾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肾结石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经皮肾镜治疗)与对照组(经输尿管软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期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期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2cm以下的结石时,输尿管软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经皮肾镜的结石清除率较高,是治疗直径2cm以上的结石的首选方法。

  • 标签: 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手术中改变手术方式的原因和时机。方法经输尿管镜手术中由于多种原因改变手术方式。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无尿瘘、尿路及切口感染、尿液囊肿、感染性休克等出现。随访6个月-1年,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经输尿管镜手术中应根据情况适时改变手术方式,以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及避免后续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可能。

  • 标签: 经输尿管镜取石 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