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整体的视点,钩玄提要,中国古代文论的学术品格大致有四点:浓重的实践性;鲜明的辩证性;显著的直感性;明显的承传性。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这四种学术品格的表现及成因做了详细的论述,并指出了中国古代文论学术品格的优长与不足,从而为我们今天从事文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参照系

  • 标签: 文论 学术品格
  • 简介:在秘书学科史、论、专、技各研究领域中,古代秘书人物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深入开展古代秘书人物研究,有助于我们继承和发扬古代秘书工作的优良传统,弘扬古代秘书人文精神,批判、借鉴、创造、整合我国传统秘书学思想,以便古为今用。相对于古代作家或历史人物研究,古代秘书研究还有很多不足,如作为书法家的王羲之和秘书郎的王羲之.作为诗人的李白和翰林供奉的李白.后者秘书学层面的研究显然要薄弱得多。因此,对古代秘书人物研究现状以及学术生长点进行探讨.有助于深化秘书人物研究,开辟新的学术空间,提高秘书学科研究水平。

  • 标签: 历史人物研究 秘书工作 古代作家 学术空间 生长 人文精神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2-26
  • 简介:经学传统影响下的中国古代学术形态,以经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  经学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学术思维方式

  • 标签: 中国学术 传统中国 学术形态
  • 简介:古代文学世家研究是伴随着家族文化研究的繁荣而兴起的,它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经90年代的初步发展到本世纪已成为古代文学研究的一种新趋向。其研究范式有以文学为本和以文化为本两种,以世家个案研究为主。同时涉及到断代、区域和专题等方面研究。古代文学世家研究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呈繁荣之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缺少时空贯通、理论深入和观念开放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文学世家研究。

  • 标签: 古代文学世家研究 学术历程 学术范式 学术检讨
  • 简介:当我们沿着现存古籍去探寻中国古代社会的踪迹时,至少在学术思想领域,我们往往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这样一个强烈的印象:古代中国的学术思想实在是过于单调和乏味,跳入眼帘的全是儒学的六经和道貌岸然的孔孟说教,对经书的不厌其烦但多是千篇一律的注疏,更是使人趣味索然。但事实上,这是历代统治者对典籍禁毁、篡改而给我们造成的错觉,其实,就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实际状况而言,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而令人目不暇接的,其中,与正统儒学针锋相对的异端学术思想,屡经历代统治者禁毁而不绝,可谓学术思想领域的奇葩,为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 标签: 学术思想 中国古代文化 异端 正统儒学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中国古代社会
  • 简介:《古文辞类纂》中所精选的论辩文是古代论辩文中的典范,本文通过对其进行主题分类和文本分析,以阐明中国古代文人所兼备的学术和政治传统。

  • 标签: 《古文辞类纂》 论辩文 学术 政治
  • 简介:<正>据《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通报》文史哲版1990年第2期报道,1989年11月14—16日在新西伯利亚市的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历史、语文、哲学研究所召开了题为“北亚与中央亚古代军事问题”的学术会议,此次会议是在东方民族军事史研究会西伯利亚分部的倡议下召开的,会议组织者是西伯利亚分院的历史、语文、哲学研究所和新西伯利亚大学人文学研究室。来自苏联各地的32位兵器学家、军事史家、考古学家、语言学家、东方学家出席了会议。所史学博士胡佳科夫(新西伯利亚)宣布了会议开幕,他在发言中分析了西伯利亚兵器学研究的现状及前景。艺术学副博士戈列里克(莫斯科)报告了鞑靼蒙古人的骑兵战术及装备问题,他认为蒙古骑兵的武器装备齐全,适应于近战和远距离战斗,如剑、大刀、马刀、长矛、圆(钅追)、短(钅追)、弓和箭。马队作环形运动用弓箭攻击是蒙古军的基本战术。

  • 标签: 西伯利亚分院 古代军事 哲学研究 副博士 学术会议纪要 军事史研究
  • 简介:“双一流”建设作为当前高教领域的热点工作,需要借鉴中国古代学术体系变迁的经验教训。中国古代学术从先秦六艺分类到汉代六部分类再到魏晋之后的四部分类,其内在逻辑对于我们当今的学科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 标签: 一流学科建设 先秦六艺 《七略》 四部分类
  • 简介:2008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由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世界古代史专业委员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承办的“中国世界古代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出席了本次会议,提交论文70余篇。会议期间,与会学者就古代东方和古代希腊罗马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总体上讲,这是一次特点鲜明的大会,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标签: 世界古代史 学术研讨会 中国 首都师范大学 纪要 专家学者
  • 简介:自上世纪初王国维先生将中国古代戏剧研究真正引入学术殿堂以来,追本溯源、全面系统地考察中国古代戏剧的艺术特性和源流演变,解码戏剧艺术形态独特魅力和审美价值,透视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情思和审美心理,启迪当下戏剧艺术理论与实践的突破发展,成为了近百年来历代中国戏剧研究者共同的学术诉求。

  • 标签: 中国戏剧 学术思想 古代戏剧 戏剧研究 中山大学 形态学
  • 简介:必寻其源、本立道生的传统上文谈了训诂学与古代学术的第一个传统:必征诸实、形象可感的传统。现在谈谈第二个传统:必寻其源、本立道生的传统。历来的学术大师,不论其派别如何,都强调"必寻其源"。潘耒在为顾炎武的《日知录》作序时指

  • 标签: 说文 古代学术 戴震 训话 学术大师 段玉裁
  • 简介:<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巴蜀书社联合举办的“中国古代文学学术研讨会”于1987年9月18日至22日在成都市举行。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新闻出版部门的100多位专家、学者、中青年古代文学研究者,本着团结、交流、探索和争鸣的精神,研讨了建国以来中国

  • 标签: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学术研讨会 成都市 四川师范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三流作家
  • 简介:钱币学,是研究钱币形制铭文及其制作特点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这门学科,在我国是包括在金石学范围之内的。金石学创始于北宋,而钱币学的产生,比金石学早得多,已有一千五百年左右的历史。一枚古代钱币,或多或少总会反映出其时的货币政策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史影,而钱币本身的艺术造型和铭文,对研究当时的工艺水平、文字、民俗以至验证历代年号等方面,有时还会提供在史书上找不到的可贵资料,

  • 标签: 金石学 古代钱币 钱币学 铭文 币文 存佚
  • 简介:由我校承办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国际学术会议,于1993年7月25日至3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出席会议的国内外的学者、专家共105名。会议由该学会常务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徐中玉主持。国内外著名学者20余人在大会上发了言。

  • 标签: 中国古代文论 学术会议 师范大学教授 文论研究 徐中玉 《管锥编》
  • 简介:2008年元月22日,中韩第二届古代文学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师大文学院召开。这次会议由湖南师大古代文学学科和韩国古小说学会共同举办,与会者有中韩两国36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90多位学者,共提交了43篇论文。论文及会议讨论的主题涉及到了湖湘文化与中韩两国的古代文学,中韩古代文学、文化问的相互影响与交流等多个方面。

  • 标签: 古代文学 研讨会综述 中韩 文学学术 湖南师大 湖湘文化
  • 简介:《韩国所藏中国古代小说版本目录》是《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史料》的姊妹编。“韩国所见中国古代小说史料”与“韩国所藏中国古代小说版本目录”各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可以为读者提供不同类型的学术信息。两者在学术上各有其独立的价值。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有几部中国古典小说,如《世说新语》《太平广记》《剪灯新话》,在中韩两国的交往史上曾扮演重要角色。考察这几部名著东传的历程及其在韩国的版本情形,不仅有助于中国小说史和韩国小说史的考察,也可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加深对两国的文化亲缘关系的了解。

  • 标签: 韩国 中国古代小说 版本 学术 文化
  • 简介:<正>在中国古代婚姻法中,"义绝"是"七出"之外的法定离婚情形。但因为"七出"还受到"三不去"的限制,"义绝"却是无条件的必须离婚、违者甚至还要受到刑罚,因此一直受到学者的格外关注。但是,自陈鹏《中国婚姻史稿》1990年出版之后,学者几乎没有再在资料搜集和制度考证上取得重大突破,反而是在资料的解读与阐释上,续有创获,如日本学者滋贺秀三首先提出,从唐律到明清律,"义绝"制度呈现出家族重要性降低、夫妻关系重要性上升、国家干预力减弱的变化;金眉从法学角度,认为"义绝"之"义"指"夫妻基于

  • 标签: 义绝 中国古代法 夫妻关系 离婚制度 婚姻关系 感情破裂
  • 简介:2014年11月21-23日,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明清小说研究》编辑部、常州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古代小说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常州市委党校成功召开,来自国内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5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开幕式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姜建研究员主持,常州工学院副校长朱海山教授、人文社科学院院长钱明霞教授、《明清小说研究》编辑部常务副主编徐永斌研究员分别致欢迎辞,吉林大学王汝梅教授、复旦大学黄霖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齐裕煜教授分别作为特邀代表致辞。

  • 标签: 中国古代小说 学术研讨会 传统文化 社会科学院 常州工学院 文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