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报道草鱼鳃上台湾称带吸虫内种群的空间格局参数。从1993年8月至1994年4月为期9个月的研究发现:内种群每月的方差均较大,且方差/均值都大于1,扩散性指标也大于1,表明在草鱼鳃上呈聚集分布;内种群每月的平均密度、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标起不相同,表明分布的聚集强度各不相同,由负二项参数K值反映出聚集的强度变化,K值越大聚集强度越小,K值越小,聚集强度越大。

  • 标签: 草鱼 台湾棘带吸虫 囊蚴内种群 空间格局参数
  • 简介:目的探究柠檬酸、乙酸、氯化钠、亚硝酸钠和乙醇5种化学保藏剂对离体中华枝睾吸虫生命力的影响。方法从感染中华枝睾吸虫的鱼肉中消化分离出中华枝睾吸虫,吸取一定数量的置于添加有不同食品化学保藏剂的PBS缓冲液中,观察其活动能力及形态结构随时间的变化。结果柠檬酸、氯化钠、亚硝酸钠对中华枝睾吸虫的致死效果微弱,浓度〉5%的乙酸溶液及浓度〉10%的乙醇溶液能够使失去活动力而死亡,但作用时间较长。低浓度乙醇则会刺激内幼虫,使其活动加剧,但随时间延长,活动力减弱。结论化学保藏剂对中华枝睾吸虫的致死效果微弱,其他非热处理方式及作用效果仍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 标签: 中华枝睾吸虫 囊蚴 化学保藏剂
  • 简介:植物提取液"防灵"面世时间较短,其防护效果的研究相对较少,按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血吸虫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之"防治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湖北省子项目技术要求,我们对沙市区玉壶村和西湖村因生产生活接触疫水的村民作为研究对象,观察"防灵"预防血吸虫病效果。

  • 标签: 血吸虫病 防蚴灵 预防 感染 植物提取液 防护效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报道1例难治性皮下曼氏裂头感染合并肺吸虫感染病例。患者曾有食用蛙类及醉虾等流行病学史,反复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伴皮肤瘙痒,经多周期口服治疗剂量的吡喹酮后痊愈。本病例提示临床医师在处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的病例时,需要认真筛查寄生虫感染的可能。

  • 标签: 裂头蚴病 吸虫 嗜酸粒细胞增多
  • 简介:绦虫属是圆叶目的多节绦虫亚纲动物,由1个有4个吸盘的头节、1个小颈部和1个一连串节片形成的大链体组成。头节将寄生虫吸附在小肠粘膜上。接近头节的是未成熟节片,链体中间是成熟节片,包含雄性和雌性性器官(雌雄同体),链体末端是妊娠节片,包含数千个卵。

  • 标签: 多节绦虫亚纲 棘球蚴病 囊尾蚴病 妊娠节片 未成熟 绦虫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型棘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本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9年4月22日至2022年3月5日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15例肝型棘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腹部影像学结果、治疗及转归。结果15例肝型棘球病患者的发病年龄为39~78岁,中位年龄为51岁。15例患者中,农民12例,自由职业者2例,不明职业者1例。11例患者因腹部胀痛、乏力就诊,1例患者出现梗阻性黄疸,3例患者未诉明显不适,为体格检查中发现。8例患者的棘球囊肿位于肝右叶,5例位于肝左叶,2例为肝左、右叶多发。2例患者选择保守治疗,接受手术治疗的13例患者术后均恢复,未出现胆瘘、膈下感染等并发症,术后腹痛、乏力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15例患者住院时间为4~23 d,所有患者均服用阿苯达唑(400 mg/次,每日1次)。结论肝型棘球病以肝右叶多见,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手术是当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需规律服用阿苯达唑。

  • 标签: 肝囊型棘球蚴病 疾病特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肝型棘球病(HCE)是全世界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棘球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因学、流行病学、免疫学、影像学和治疗方案等方面,而忽视其自然衰亡病程的系统研究。现代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普及使研究者能够获得HCE病程不同时期、不同影像学特征及不同病理学状态的临床资料。笔者基于CT检查影像学特征和临床实践,探讨HCE的自然衰亡病程,为其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囊型包虫病 自然病程 死亡 胆瘘 感染 破裂
  • 简介:山羊细颈尾蚴病是由细颈尾蚴(泡状带绦虫的中绦期)寄生于山羊的浆膜、网膜、肠系膜和肝脏等内脏器官引起的绦虫病,犬、狼、狐狸等肉食动物为细颈尾蚴的终末宿主;山羊肝片吸虫病又叫肝蛭病,是由羊肝片吸虫寄生于山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及胆管中的一种吸虫病,多发生于地势低洼的牧场和江河流域等,放牧点存在椎实螺是导致该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细颈囊尾蚴病 肝片吸虫病 山羊 混合感染 诊治 内脏器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肝型棘球病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肝型棘球病患儿44例。根据围手术期是否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将患儿分为ERAS组与对照组。其中,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的患儿设为ERAS组(20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围手术期管理的患儿归为对照组(24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与术后输血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第一天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及空腹血糖水平,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ERAS组术后第1天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分别为5.73 mg/L和8.17 pg/ml低于对照组的7.57 mg/L和11.7 p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第1天降钙素原和空腹血糖值分别为(0.24±0.28)ng/L和(5.05±0.96)mmol/L较对照组的(0.75±1.16)ng/L和(5.77±0.86)mmol/L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患儿无术后并发症出现;对照组出现4例(16.7%),其中残腔积液2例,感染1例,胆漏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分别为(11.1±3.22)h、(17.7±3.61)h、(12.6±6.7)h、(7.75±1.58)d和(14 951±3 418)元,均少于对照组的(16.2±5.32)h、(21.5±3.81)h、(24.8±8.2)h、(9.50±2.57)d和(21 085±5 560)元,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肝型棘球病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可以降低患儿术后应激反应,促进术后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

  • 标签: 儿童 肝囊型棘球蚴病 加速康复外科
  • 简介:吸虫吸虫纲)是不分节的、有2个吸口的片状蠕虫。感染是人畜共患病(传入动物病);人类由于进食被污染的食物而意外感染。在一些地区有大量人被感染。淡水螺是这些感染的中间宿主。吸虫是雌雄同体,因此即使轻度感染也产卵。成虫不复制;重度感染由大量或重复食入传染性后引起。因此,典型的患者并非旅行者而是当地人(如难民)。注意酱油、浸酸、发酵和酒精腌泡都不能杀死鱼或甲壳类动物上的后,而这些是亚洲和其他地区传统饮食的一部分。

  • 标签: 肝吸虫 肺吸虫 意外感染 人畜共患病 中间宿主 重度感染
  • 简介:1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吸虫病是由肺吸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食源性寄生虫病,很少累及肝脏,罕见于胰腺。现报道1例以肝脏、胰腺占位,首发症状为急性胰腺炎且术前诊断为胰腺癌肝转移,但术后病理确诊为临床罕见的肺吸虫病病例,为进一步认识肺吸虫病的临床表现拓宽思路,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术,降低致残率。

  • 标签: 胰腺肺吸虫 肝肺吸虫 治疗经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肝包虫病是全球性的寄生虫疾病,它主要流行于地中海、亚洲、南非及澳大利亚等地。棘球包囊含有清亮液及子包囊。手术切除时会引起包囊液溢出于腹腔,进而引起对包囊的过敏性休克反应及存活头节在腹腔内扩散复发。因此,彻底切除包囊前在内注入杀虫液及吸净液是有必要的。为此,我们设计使用一次住10mm粗的腹腔镜套针及在内注入有杀作用的高渗盐水并吸取液。技术操作首先在切口及周区用泡过10%高渗盐水的填塞物包裹好。通过腹腔镜置入10mm粗的一次性腹腔镜套针至包囊内,再经套针活瓣导入大号吸管以吸取液,其后从套针的侧活塞用吹入法灌入高渗盐水,并让它在内留置10~20分钟。这样反复吸取和灌洗数次,直到内液体及子包囊尽可能被吸净,在退出套针前还需反复灌吸数次。

  • 标签: 腹腔镜 棘球蚴囊 高渗盐水 肝包虫病 套针 过敏性休克
  • 简介:目的探讨MRI对儿童脑裂头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临床确诊的儿童脑裂头病17例,回顾性分析其脑部的MRI表现,部分病例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同时回顾性分析该病就诊时的诊断符合率及统计两位影像学医生在掌握该病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前后诊断检出率的变化。结果增强扫描12例,病灶均显示强化,8例病灶呈环形、串珠状或匐行管状强化。7例MRI复查发现2例病灶强化的位置及形态有改变。病灶匐行管状、串珠状、扭曲条索状强化及随访病例病灶位置及形态的改变是儿童脑裂头病MRI典型征象;17例脑裂头病患儿临床首诊时、行第一次影像学检查后及随访后多次影像学检查后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0%、11.8%和28.6%。两位影像学医生在掌握该病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后诊断检出率提高到64.7%、70.6%与85.7%。结论儿童脑裂头病的脑部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正确把握该病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对减少临床误诊率有很大帮助。

  • 标签: 裂头蚴病 脑疾病 磁共振成像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脑裂头病的临床表现、MRI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进一步探讨其手术指征,显微手术治疗入路选择、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及术中、术后相关药物治疗。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4例伴癫痫发作脑裂头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病例术后病理学分析等确诊为脑裂头病,且完全符合文献中提及的关于脑裂头病的诊断标准。术后未出现偏瘫、失语等并发症,随访6~40个月,影像学检查、血清免疫学化验未见复发,均无癫痫发作发生。结论个人史、MRI特点、病理学及血清免疫学检查等指标具有特征性,有助于脑裂头病的明确诊断和合理治疗;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显微操作,术后药物治疗等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及脑裂头复发可能。

  • 标签: 脑裂头蚴 癫痫 显微手术 皮层脑电图检测
  • 简介:牦牛棘球病,又称多头病,为多头绦虫感染寄生牛脊髓、脑部等诱发的一系列神经症状的寄生虫病。此病多见犬养殖频繁活动区,控制此病的发生,对提升牦牛养殖效益大有裨益。文章由此为出发点,就牦牛棘球病的诊断和防治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牦牛 养殖 棘球蚴病
  • 简介:吸虫病(裂体血吸虫)由吸虫科的蠕虫引起。所有这些吸虫(扁虫)都需要淡水螺作为中间宿主,而且不在人类这个终宿主体内复制。血吸虫病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图1)。感染的患病率及其临床后果视中间宿主的分布与人类的社会和文化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定。

  • 标签: 血吸虫病 中间宿主 体内复制 相互作用 文化活动 临床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