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明确的诊断是创伤神经损伤获得最佳治疗方法和预后的关键。根据不同检查方法反映的神经功能改变、损伤部位及神经形态学变化等信息,可评估神经损伤的性质、程度。该文综述了神经电生理、临床检查、超声及MRI等目前创伤周围神经损伤主要检查方法在诊断、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超声 磁共振成像 神经电生理
  • 简介:摘要周围神经分为脑神经、脊神经和自主神经,遍及全身皮肤、粘膜、肌肉、骨关节、血管及内脏等,由轴索、髓鞘和施万鞘组成。施万鞘由Schwann细胞组成,是神经再生的通道。周围神经可因切割、牵拉、挤压等而损伤,使其功能丧失。临床表现为受损神经所支配的肌群肌力不同程度的减弱或丧失、所支配的区域知觉减退或消失,给患者经济上和精神上均带来沉重打击。因此,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与重建虽是显微外科一大难题,但其意义却深重而远大。目前,自体神经移植、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人工合成导管和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 标签: 周围神经 损伤 修复
  • 简介:摘要周围神经缺损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其治疗原则为恢复神经的连续。自体神经移植是目前临床上修复神经缺损的金标准,但自体神经移植的诸多弊端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神经修复材料逐渐应用于临床,其安全及有效得到初步证实。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的采用神经移植材料修复神经缺损进行综述。

  • 标签: 周围神经缺损 神经移植材料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孙桂兰〔13〕亦曾报道1例以神经、肌肉疼痛为主要表现的LD,  在前苏联发生的90例LD患者,Winward等〔5〕报道6例眼莱姆病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莱姆病周围神经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损伤的B超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病例的时间为2019年7月-2021年2月,全部为得到明确诊断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共纳入78例,健肢、患肢均给予B超形态学检查,分析并比较正常神经损伤神经声像图的差异。结果:B超诊断可将周围神经细微结构清晰显示出来,以周围神经损伤时超声检查获得的特异性表现为依据对病损范围、部位及神经缺损长度进行确定,并对假性神经瘤进行识别。结论:超声诊断周围神经损伤可准确定位,确诊率高,可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评估预后提供参考和指导。

  • 标签: B超 周围神经损伤 诊断价值
  • 简介:周围神经损伤在现代生产生活中极为常见,对于少量缺损可行断端无张力的缝合,对于较大范围的缺损自体神经移植仍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也是研究其他方法治疗周围神经缺损的"金标准".然而粗大的、长段的外周神经移植物较难找到,且有供区神经瘤形成和运动、感觉障碍等并发症,造成新的神经损伤,故这种方法难以推广.

  • 标签: 周围神经缺损 组织 周围神经损伤 外周神经移植物 自体神经移植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仔细探究外伤周围神经损伤神经肌电图诊断及预后评估。 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自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收取的 40 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的模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0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检查,后者应用神经肌电图诊断检查。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 经过研究显示得知,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要高于对照组,其数据分析有显著的差异。在具体的监测结果上要和后续病情随访上,神经肌电图的诊断结果都要高于常规的诊断。 结论 神经肌电图对于周边神经损伤诊断具备重要价值,可以提升诊断率,降低误诊率,通过神经损伤神经电生理来改变整体的判断结果,之后根据结果来制定相关的治疗方式,从而值得临床的推广和采纳。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肌电图 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效果。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18例外伤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病例进行了神经外膜束膜缝合术、神经外膜束膜松解术、神经移植术。结果本组18例全部随访.23条神经,随访6个月至5年,结果优9例11条神经,良7例9条神经,可2例3条神经,优良率达86.9%。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上肢 周围神经损伤 显微修复
  • 简介:目的: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修复外周神经损伤中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及措施。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300例345条神经,手术方法包括神经外膜缝合术、外膜束膜缝合术、束膜缝合术、神经移植术和神经松解术。结果:术后随访6~72个月,平均优良率74.8%。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损伤神经的精确对合和及早修复能够提高疗效。

  • 标签: 外周神经 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周围神经损伤常见于车祸、劳动与日常生活中,多因外伤、压迫及牵拉等原因所致,偶因药物注射到神经干或邻近组织而发生,由于周围神经解剖和功能上的特殊损伤神经功能恢复不理想,一般只有70%左右。如何提高神经再生的速度和质量,寻找新的修复方法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修复 实验研究 现状 显微解剖 神经再生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临床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普遍认为应尽快进行周围神经损伤综合康复的时机,要注意患者的整体疗效和功能恢复。在本文中,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院,并采用了全面的康复疗法,例如微解剖学,神经减压,术后点电刺激和高压氧治疗,并选择了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随访3至15个月,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综合康复 治疗
  • 简介: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是当前神经领域的一大难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着力研究雪旺细胞和生物材料复合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并将其与日益完善的显微外科技术结合起来,提高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水平.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进行回顾,着重从组织工程方面阐述周围神经修复方法的现状与前景.

  • 标签: 组织工程 显微外科 周围神经 神经再生 雪旺细胞
  • 简介:【 摘要 】周围神经损伤 ( PNS )是 由各种原因引起 的 受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出现感觉、运动和营养障碍 的临床常见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后 , 雪旺细胞( SCs )分泌多种营养因子及细胞活性成分 , 这些营养因子维持神经元活性 , 引导轴突生长,促进神经再生。本文试就 SCs 分泌的各种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做一总结, 以期 为临床上治疗 PNS 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神经营养因子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 雪旺细胞
  • 简介:摘要创伤常常会导致周围神经损伤,而较大的神经缺损是需要采用各种手段进行修复的。目前有常见的几种修复方法,其中直接修复和自体或异体神经移植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限制,而使用神经导管可以突破这两种方法的限制,并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当中,本文就此谈一谈不同神经导管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 标签: 神经导管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温针灸治疗外伤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就诊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0例一组。对照组为普通针刺,试验组运用温针灸,其他治疗方式相同。对比2组患者的基本功能、神经电生理、MCV与SCV。结果 试验组优良率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和对照组对比,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获得一定改善,对比显著。结论 在外伤周围神经损伤治疗中,以温针灸为主的治疗效果显著,可加快神经与肌肉功能恢复,减少治疗时间,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温针灸 治疗 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及其功能恢复进行分析,了解生物型人工材料的性能以及应用、功能恢复评定方法。方法使用网络数据库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功能恢复等关键词进行搜索,查找近几年的相关文章,排除主题重复的文章,以筛选出来的文章为主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及其功能恢复进行分析。结果在周围神经损失修复中能够使用的比较理想的支架材料为脱细胞神经基质和人工合成材料构成的复合型材料,这种材料基本不会发生排斥反应,并能够促进周围组织神经细胞的再生。结论虽然我国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人工材料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并没有超出自体神经移植支架材料,脱细胞神经基质和人工合成材料构成的复合型材料能够作为良好的周围神经支架使用,但是仍然需要和种子细胞进行联合构建。

  • 标签: 周围神经 损伤修复 功能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众多临床救治病例中,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也算是相对常见的了,此种病症在经过确诊治疗,分析中毒原因并将其有效消除,或是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将毒素减少,患者的病情就可以明显好转甚至康复。但是由于大部分患者在病症前期都没有明显的发病特征,因此无法有针对进行准确的临床检查和治疗,大大增加了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救治难度。本文就这一疾病展开分析,争取在不断实践临床诊疗中总结出周围神经损伤的中毒原因和发病特征,以便逐渐提高治疗水平降低中毒性周围神经损伤发病率。

  • 标签: 中毒 周围神经损伤 诊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