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辅助显微锁孔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1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采用神经辅助显微锁孔手术治疗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7~62岁;桥小脑肿瘤5例(听神经瘤2例,胆脂瘤3例),蛛网膜囊肿4例(外侧裂池囊肿1例,枕大池囊肿3例),三叉神经痛4例,面肌痉挛2例,椎管内肿瘤5例。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4.5h,平均3.5h。术中出血量100~800mL,平均300mL。20例患者中,3例胆脂瘤患者术后三叉神经痛症状消失,1例听神经症患者听力减退无变化,其余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24h复查头颅CT均未见颅新鲜出血,无脑梗死。20例患者均获随访3~36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期间患者无偏瘫失语、无四肢抽搐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复查头颅MRI示:5例桥小脑肿瘤、5例椎管内肿瘤患者肿瘤全切;4例蛛网膜囊肿患者中,1例囊肿闭合消失,3例明显缩小。结论神经辅助显微锁孔手术具有创伤小、局部照明、视野广阔等优势,可避免术中损伤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神经内镜 显微镜 锁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良性病变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显微NdYAG激光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显微传统手术。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疗效为痊愈、有效、无效分别为23例(46.00%)、26例(52.00%)、1例(2.00%),总有效率达到98.00%;而对照组患者的疗效为痊愈、有效、无效分别为16例(32.00%)、21例(42.00%)、13例(26.00%),总有效率为74.00%。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喉部良性病变患者采用显微NdYAG激光手术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且术后预后良好,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显微 喉手术 喉良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光显微手术与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声带息肉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采用CO2激光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窥镜手术治疗。两组均行电子喉镜和频闪检查。分析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3个月VHI主观评分、GRBAS主观评分及客观嗓音评分。结果:研究组术后1周声音嘶哑(2.1)± 对照组术后1周声音嘶哑(1.6)± 术后1周,对照组声音嘶哑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4,P0.05);t=0.000,P>0.05;t=1.696,P>0.05)。

  • 标签: []声带息肉 CO2激光显微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纤维内窥镜下射频消融治疗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5例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患者采用纤维内窥镜下射频消融治疗术,术后1个月应用纤维喉镜检查来评价声带消融术后的疗效。结果手术运用纤维喉镜在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的部位进行射频消融术,创面很小,对其他部位无任何损伤,105例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患者中,手术治愈95例,治愈率90.5%,有效10例,手术总有效率达100%,声带小结手术较声带息肉手术疗效更好,结论纤维内窥镜下射频消融术是安全、有效,微创地治疗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的较好治疗方法维喉镜在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的部位进行射频消融术,创面很小,对其他部位无任何损伤,105例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患者中,手术治愈95例,治愈率90.5%,有效10例,手术总有效率达100%,声带小结手术较声带息肉手术疗效更好,结论纤维内窥镜下射频消融术是安全、有效,微创地治疗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的较好治疗方法

  • 标签: 纤维鼻咽喉内窥镜 射频消融手术 声带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切除前、中颅底肿瘤中的意义和手术方法。方法应用神经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前、中颅底肿瘤89例,其中包括颅眶沟通瘤9例、颅鼻沟通瘤7例、颅眶鼻沟通瘤6例。在显微下尽可能切除可见的肿瘤部分,再用神经寻找残余的肿瘤并切除。结果在常规显微神经外科切除肿瘤后,仍有不同程度的残余肿瘤,在内下进一步切除,80例(89.9%)肿瘤达全切除,6例(6.7%)获次全切除,3例(3.4%)为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结论神经辅助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前、中颅底肿瘤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手术创伤。

  • 标签: 颅底肿瘤 前中颅窝底 沟通瘤 神经内镜 显微神经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神经外科手术配合质量。方法:针对本院近年来30例神经外科动脉瘤破裂出血手术护理配合难点,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除一名患者因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其余29 例均动脉瘤夹闭成功,手术顺利度过难关。结论:熟练掌握神经外科颅动脉瘤手术配合,及时准确准备抢救物品及器械,手术时机的选择、操作者熟练程度,医护工作者默契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病人安全的重要保证。

  • 标签: 神经外科 颅内动脉瘤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到2021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利用改良枕部经小脑幕入路(Poppen入路),神经联合显微切除的松果体区脑膜瘤的病例资料。肿瘤全切10例,无死亡病例。术后病理学诊断均为脑膜瘤。随访期间肿瘤无进展10例,术后行放疗4例。术中行脑室外引流8例,随访期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0例。术后患者症状好转9例,症状较术前无明显变化1例,术后症状恶化或出现新发症状0例。改良Poppen入路下通过神经联合显微的双技术在进行松果体区脑膜瘤显微手术切除时,通过能直视大脑深静脉系统,有效提升肿瘤的全切率,减少大脑深静脉系统损伤可能,并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神经内镜 显微镜 双镜技术 松果体区脑膜瘤 Poppen入路 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中耳胆脂瘤经耳手术(EES)和显微手术(MES)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CQ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字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到2020年4月。纳入比较EES和MES治疗中耳胆脂瘤的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研究或回顾性研究。从中提取手术时间、并发症和复发率等数据,然后对提取的数据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共764例中耳胆脂瘤患者,其中367例(48%)接受了EES治疗,397例(52%)接受了MES治疗。EES组在手术时间[MD=-18.61,95%CI(-22.21,-15.01),P<0.05]、手术并发症[OR=0.35,95%CI(0.19,0.67),P<0.05]、术后复发率[OR=0.28,95%CI(0.16,0.50),P<0.05]等方面合并效应的结果优于MES。结论初步证实EES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 标签: 胆脂瘤,中耳 耳内镜手术 显微镜手术 Meta分析
  • 简介:   【摘要】 目的:对比神经显微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本院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 51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 n=21)和观察组( n=30)。对照组应用经鼻蝶显微垂体瘤切除术,观察组应用经鼻蝶神经垂体瘤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肿瘤全切除率、手术前后的视觉功能、激素水平及并發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总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肿瘤全切除率( 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 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手术后,两组加权视野指数高于治疗前,而视野平均缺损和模式标准差均低于手术前( P<0.05)。观察组加权视野指数、视野平均缺损和模式标准差均优于对照组( P<0.05)。手术后,两组泌乳素、生长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均低于手术前( P<0.05) ;观察组泌乳素、生长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10.00%)低于对照组( 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垂体瘤患者,神经经鼻蝶手术治疗效果优于显微经鼻蝶手术,可显著提高肿瘤全切除率,促进患者视觉功能的恢复,降低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经鼻蝶显微垂体瘤切除术 经鼻蝶神经垂体瘤切除术 垂体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开颅显微手术与神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神经治疗,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前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mR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首次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45.408、4.824、3.419、5.713、5.140、9.387,P

  • 标签: 开颅显微镜手术 神经内镜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痉挛在神经辅助显微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进行原发性肌痉挛治疗的患者72例,并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6例患者行传统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实验组36例患者行神经辅助下显微减压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辅助显微手术治疗肌痉挛具有显著疗效,可防止对责任血管出现遗漏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肌痉挛 神经内镜 显微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索经蝶骨辅助切除垂体腺瘤对患者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方法网页检索PubMed、Webof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获取有关内切除垂体腺瘤的文献,根据文献纳人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经两位工作人员分别提取文献内资料,用Stata1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经文献筛选后,最终纳入7篇符合要求的文献,包括1080个患者。Meta分析结果:GH[危险度差值(RD)=0.18;95%可信区间(CI):0.06-0.27];PRL(RD=0.20;95%CI:0.14-0.27);ACTH(RD:0.02;95%CI:0.14-0.17)。小腺瘤和大腺瘤两组间,GH和PRL的术后恢复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垂体腺瘤术后,ACTH恢复率在小腺瘤和大腺瘤间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GH和PRL的恢复率在小腺瘤要高于大腺瘤。

  • 标签: 垂体腺瘤 生长激素 催乳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荟萃分析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我院脊柱后路椎间盘治疗椎间盘突出症40例的手术配合情况,总结术前、术中护理配合要点。认为只要术前充分准备病人和用物、熟悉手术步骤及掌握椎间盘的应用方法,术中就能与手术医生默契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椎间盘镜 椎间盘突出 手术配合
  • 简介:目的:探究神经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囊性脑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时间选取于来我院进行就医的98例囊性脑肿瘤患者(2010年11月~2016年10月),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显微手术治疗、神经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探究2组患者肿瘤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以及死亡率的差异性。结果:在肿瘤切除率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以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相比较,并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神经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囊性脑肿瘤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神经内镜 显微手术 囊性脑肿瘤 效果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囊性脑肿瘤应用神经辅助显微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囊性脑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划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显微下肿瘤切除术,实验组接受神经辅助显微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中,4例大部分切除,36例全部切除,全部切除率90.0%;常规组40例患者中,16例大部分切除,24例全部切除,全部切除率60.0%。实验组肿瘤全切除率9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0.0%(P

  • 标签: 显微手术 神经内镜 囊性脑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囊性脑肿瘤应用神经辅助显微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囊性脑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划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显微下肿瘤切除术,实验组接受神经辅助显微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中,4例大部分切除,36例全部切除,全部切除率90.0%;常规组40例患者中,16例大部分切除,24例全部切除,全部切除率60.0%。实验组肿瘤全切除率9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0.0%(P<0.05)。实验组40例患者中36例未复发,4例复发,复发率10.0%。常规组40例患者中28例未复发,12例复发,复发率30.0%。实验组肿瘤复发率10.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0.0%(P<0.05).结论:囊性脑肿瘤治疗中应用神经辅助显微手术效果更好,并复发率较低,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显微手术 神经内镜 囊性脑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