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尖瓣狭窄X线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尖瓣狭窄的基本X线征象是、右室增大,伴有肺淤血及不同程度的肺循环高压。心脏外形多呈“尖瓣”型,仅少数病例呈“尖瓣一普大”型,或正常的中间型(多见于轻度狭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尖瓣狭窄的超声检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尖瓣狭窄患者24例,对其进行超声检查。结果目前超声心动图对尖瓣狭窄的定性诊断几乎为100%。结论超声技术已成为诊断尖瓣狭窄的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不仅可判断房室大小,并可直接观察瓣膜形态学改变和功能障碍,也可通过多普勒超声对其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定量分析。

  • 标签: 二尖瓣狭窄 超声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尖瓣狭窄的内科临床诊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随机抽选我院收治的49例尖瓣狭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患者经临床规范化诊疗后,显效25例(占51.0%),有效21例(42.9%),无效3例(占6.1%),治疗总有效率为93.9%。结论对尖瓣狭窄进行全面的临床分析,及早明确诊断,并予以规范化治疗,可有效提高尖瓣狭窄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出现的并发症亦能及时处理,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二尖瓣狭窄 检查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尖瓣狭窄(mitralstenosis)大多是由风湿性炎症导致的瓣膜损害,常见于40岁以下人群,女性为男性的4倍。正常成人尖瓣口面积为4~6cm2;缩小至2cm2时为轻度狭窄;小于1.5cm2时为中度狭窄;小于1cm2时为重度狭窄尖瓣狭窄主要累及心房和右心室。

  • 标签: 二尖瓣狭窄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哑型尖瓣狭窄易被漏诊或误诊的原因以及如何防范漏诊或误诊,正确诊治本病。方法本文通过对确诊的哑型尖瓣狭窄13例进行总结,分析,研究了该病的病因、易于漏诊或误诊的原因以及如何减少漏诊或误诊等。结果13例患者分别被漏诊或长期误诊,主要被误诊为冠心病、肺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结论哑型尖瓣狭窄易被漏诊或误诊,准确诊断与积极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哑型二尖瓣狭窄 临床症状 体征 影像学检查 病理特点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风湿性心脏病单纯尖瓣狭窄(MS)患者功能。方法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46例风湿性心脏病尖瓣狭窄患者及46例正常健康人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min)、收缩前容积(LAVpre),计算总射血容量(TASV)、被动射血容量(PASV)、房主动射血容量(AASV)、扩张指数(LAEI)、整体射血分数(LAEF)、被动射血分数(LAEFpassive)和房主动射血分数(LAEFactive),计算最大容积指数(LAVmaxI)、最小容积指数(LAVminI)、心房收缩前容积指数(LAVpreI)、总射血容量指数(TASVI)、被动射血容量指数(PASVI)和房主动射血容量指数(AASVI)。结果风湿性心脏病尖瓣狭窄最大容积指数(LAVmaxI)、最小容积指数(LAVminI)和心房收缩前容积指数(LAVpreI)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扩张指数(LAEI)、整体射血分数(LAEF)、被动射血分数(LAEFpassive)和房主动射血分数(LAEFactive)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湿性心脏病尖瓣狭窄最大容积指数(LAVmaxI)、最小容积指数(LAVminI)、心房收缩前容积指数(LAVpreI)、整体射血分数(LAEF)和被动射血分数(LAEFpassive)与尖瓣口面积(MVA)相关(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尖瓣狭窄患者存储器功能、管道功能、泵功能均降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评价风湿性心脏病尖瓣狭窄患者功能。

  • 标签: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 简介: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术(PBMV)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开展PBMV的36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PBMV均获得成功,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明显改善;平均压由术前的(23±3.7mmHg,降至(12±3.8)mmHg,P〈0.01;平均尖瓣口面积由术前的(0.94±0.37)cm^2增至(1.98±0.31)cm^2,P〈0.001;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BMV术成功率高,近期疗效好,严重并发症少。

  • 标签: 二尖瓣狭窄 心脏导管插入术 治疗结果
  • 简介:风湿性心脏病是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原因。非风湿性尖瓣狭窄少见,甚至罕见,我们遇到尖瓣钙化致尖瓣狭窄1例、多发性骨髓留致假性尖瓣狭窄1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非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 瓣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妊娠合并严重尖瓣狭窄患者剖宫产麻醉处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妊娠合并严重尖瓣狭窄患者54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进行硬膜外麻醉处理,研究组采用全身麻醉麻醉处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采用不同麻醉处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尖瓣狭窄患者剖宫产采用全身麻醉处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妊娠 严重二尖瓣狭窄 剖宫产 麻醉处理
  • 简介:摘要风湿性心脏病是指由于风湿性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瓣膜病变,我省为风湿性心脏病的多发地区。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尖瓣狭窄合并心房血栓的超声图像特点及鉴别诊断,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肺静脉隔离(PVI)联合经皮球囊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尖瓣狭窄伴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LSPA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2年7月至2019年7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PVI联合PBMV治疗的风湿性尖瓣狭窄伴LSPAF的患者11例,其中男2例,年龄(58.2±10.0)岁,在三维电解剖系统(Carto)指导下完成PVI,以达到全部肺静脉-心房间电隔离为消融终点,然后采用球囊(Inoue)实施PBMV。比较手术前后尖瓣口面积、心房内径、射血分数等指标,出院后通过电话及门诊随访患者症状、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PVI+PBMV手术,手术时间(189±29)min和X线曝光时间(30±10)min,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与术前相比,术后早期超声心动图显示尖瓣口面积明显增加[(2.13±0.13)cm2对(1.19±0.13)cm2,P<0.001],未发现中重度尖瓣反流。在15~72个月(中位56个月)随访中,4例患者心房颤动(房颤)复发,其中2例接受再次消融,1例在次手术后再次复发;2例拒绝再次消融。在1~2次房颤消融术后,11例患者中8例未复发房颤。结论对于风湿性尖瓣狭窄伴LSPAF患者,PVI联合PBMV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对于多数患者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 肺静脉隔离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