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因果推断研究是一种因果关系检验,目的是评估暴露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试验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均可用于检验暴露因素和结局的因果关联。由于伦理或试验条件等因素影响,试验性研究有时会受到限制。临床研究中观察性研究占有很大比例,但观察性研究如果设计方案不严谨、混杂因素控制不好,则会影响观察性研究的有效性和研究价值。来自世界各国的35个杂志的47位编辑组成了特别小组,制定了《因果推断研究中混杂因素控制与结果报告指南》,给予了研究者很好的指导。本文对该指南进行解读,希望对临床研究者提供帮助。

  • 标签: 流行病学 因果关系 研究设计 混杂因素
  • 简介:摘要观察和实验及其设计、相关的概念和内涵仍然模糊,影响着研究设计的正确认识及因果推断有效性的判断。本文借用物理学的相变概念,结合因果思维与因果图,首先建立了事物的属性及其状态、事件与现象之间的关系;接着识别了两种现象获取方式——人为观察和人为实验之间相反的因果结构,及其与暴露的干预、分配在因果推断研究中受各自的因果机制影响;最后,识别了干预系因果概念,是自然因果律基础上联系已知的现象和/或需经测量而获得的现象之间的核心纽带;基于此分析了研究设计二分类的策略,以干预法和非干预法的分类更为清晰。观察和实验提供了所有科学知识的基础,应是内涵统一的概念。基于因果律及其测量过程可能是实现研究设计精准分类的最佳选项之一,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因果思维 观察 实验
  • 作者: 张斯齐 李梦玲 秦月兰 李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15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15期
  • 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骨科,长沙 410005,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家政系 410004,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办,长沙 410005,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长沙 410005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综述护士临床报警应对的影响因素。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Spischolar、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04年1月—2019年12月,检索护士临床警报应对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内容提取和分析。结果纳入11篇英文文献,其中描述性研究10篇,队列研究1篇。最终提取5个与护士临床警报应对相关的影响因素(P<0.01),分别为大量虚假警报(OR=0.84,95%CI 0.82~0.86)、护士对患者病情风险评估(OR=0.77,95%CI 0.71~0.82)、临床噪音及多重警报(OR=0.87,95%CI 0.85~0.89)、警报的有效管理(OR=0.50,95%CI 0.43~0.58)、护理人员不足(OR=0.63,95%CI 0.57~0.68)。对于护士工作经验、临床护士团队合作程度、临床警报类型的识别、临床警报的持续时间、护士工作时长是否为护士临床警报应对影响因素尚缺乏有力证据。结论护士临床警报应对受诸多因素影响,应针对性管理以提升应对效率,可开展护士临床警报应对的更深入的观察性研究或干预性研究,以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护士 临床警报 警报应对 影响因素 系统综述
  • 简介:【摘要】线性代数是大学理工类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好这门课,实现教书育人的最高目标,在教学中努力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目标中增加课程思政目标,既关注学生的知识生成,更关注学生数学能力,综合能力及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提高。针对课程教学过程的痛点,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教学活动的创新主要表现在: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注重教学难点的突破,学习和答疑途径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注重科学素养的培育,充分发掘课程思政元素,实现全方位育人等。

  • 标签: 线性代数 课程教学创新 诱导启发式。
  • 简介:摘要流行病学是对一定数量的人群进行特征描述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因果推断。研究人群的形成是其第一步。本研究以观察性研究为例,首先定义个体截面和人群截面,并阐明其测量需满足的3个假设:属性真实值随时间保持不变,属性变量间互不干扰,个体间互不干扰;接着指出因果推断研究应以待定因(或暴露)的发生或状态开始的时间为标准进行统一;最后,基于人群截面的双重角色,提出人群的因果推断研究可分为2类:历史重建研究和探索未来研究,并初步梳理了研究设计框架、估计的效应及设计间的关系。从因果思维角度探讨研究人群的形成过程,可为明确因果推断研究设计类型奠定基础,选取合适的效应估计进行因果推断,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因果思维 研究人群 因果推断 横截面 纵向 研究设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驾驶员身体健康状况,降低由驾驶员身体因素所导致的交通事故风险。方法 按《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对x市320名驾驶员进行身体条件检查。结果 身高低于所持准驾车型标准3人,右下肢运动功能障碍2人,听力障碍需带助听器1人;矫正视力仍不合格5人,红绿色盲3人。结论 应重视驾驶员体检问题。

  • 标签: 机动车 驾驶员 体检 视力 辨色力 身高 体重 听力 上肢 下肢 躯干及颈部的自助检测。
  • 简介:摘要国内不同实验室对尿液有形成分的形态描述、名称术语与结果报告不尽一致,尿液中各种有形成分的命名与报告亟须统一规范。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血液学与体液学学组组织专家,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经过近2年的反复讨论、修改,并征求临床医生及一线检验人员意见后,撰写了专家共识。本共识总结在生理与病理状态下尿液中显微镜下可见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病原体等有形成分;提出在大量的尿液检验报告中及在国内外同行交流中应用广泛、实用性较强的形态学名称的建议;提出当尿液检查出现异常尿液有形成分数量和种类时,检验医师的分层报告建议或诊断与描述性诊断;共识对尿液中细胞、管型、结晶、病原体形态进行了描述,提示鉴别要点、来源与机制、意义与应用。

  • 标签: 尿液有形成分 检验 名称术语 结果报告 专家共识
  • 简介:1.2资料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12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接受全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M(QR)]65.5(29.0)岁(范围:48~82岁)。cT3~4a期比例为73.3%(22/30),cN(+)期比例为43.3%(13/30)。患者无影响手术的严重基础疾病,接受全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收集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手术总时间为210(105)min(范围:130~268 min),胸部和腹部操作时间分别为92(46)min(范围:72~136 min)和32(14)min(范围:20~48 min)。R0切除率93.3%(28/30),环周切缘阴性比例96.7%(29/30)。淋巴结清扫总数为21.5(7.2)枚(范围:16.0~28.0枚),其中胸部淋巴结12.0(6.5)枚(范围:9.0~18.0枚),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2.0(1.5)枚(范围:1.0~5.0枚),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1.0(1.0)枚(范围:1.0~3.0枚)。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43.3%(13/30)。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0.0%(3/30),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为26.7%(8/30),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6.7%(2/30)。术后住院时间10(9)d(范围:5~42 d)。结论全俯卧位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安全可行,短期疗效满意。

  • 标签: 食管肿瘤 食管切除术 俯卧位 淋巴结切除术
  • 简介:摘要大气污染的健康危害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效应研究证据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与大气污染治理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因果推断方法逐步引入到环境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中,为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效应的因果关系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统计方法选择。观察性研究的复杂混杂偏倚问题是因果推断的重大挑战。本研究主要介绍了目前应用于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效应研究的混杂因素识别与控制的各因果推断方法,旨在为我国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效应因果推断研究提供方法学上的参考和依据。

  • 标签: 因果律 空气污染 混杂因素(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不良饮食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最重要的可控危险因素之一,但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定量阐明具体饮食因素与健康结局的因果关联面临很多困难。近年来,因果推断的迅速发展为充分利用和发掘观察性研究数据,产生高质量的营养流行病学研究证据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方法工具。其中,因果图模型通过整合大量先验知识将复杂的因果关系系统可视化,提供了识别混杂和确定因果效应估计策略的基础框架,基于不同的因果图,可选择调整混杂、工具变量或中介分析等不同的分析策略。本文对因果图模型的思想和各种分析策略的特点及其在营养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介绍,旨在促进因果图模型在营养领域的应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

  • 标签: 因果推断 因果图模型 营养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癫痫的法医临床检验情况,并对鉴定结果进行伤病因果关系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20年6月本中心接收的64例外伤性癫痫患者,回顾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病史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4例患者中,交通事故所致24例,占37.50%,钝器伤所致20例,占31.25%;21~40岁多大部分,男性多于女性;癫痫发作时间中,晚期发作41例,占64.06%,癫痫发作类型中,小发作45例,占70.31%;致伤3个月后发作癫痫者21例,占32.81%。结论:对外伤性癫痫的法医临床检验需要综合病情、病史、癫痫发作类型、控制情况及影像学检查等资料进行分析、判定。

  • 标签: 外伤性癫痫 法医临床检验 伤病因果关系 法医学鉴定
  • 简介:摘要:在电力企业管理中,变电站恶性电气误操作将对整个电网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做好电气误操作事故分析,避免问题发生而造成生命财产损失。而对于变电站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分析将基于事故因果继承原则展开分析,这种分析法更注重对起因的逐层分析,挖掘其中的存在的因果关系。因此,将通过实际案例探讨了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础原因,从而为变电站电气误操作事故做好应对措施,推动电力企业的科学化发展。

  • 标签: 变电站 电气误操作 事故 因果继承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癫痫的法医临床检验情况,并对鉴定结果进行伤病因果关系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中心接收的64例外伤性癫痫患者,回顾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病史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4例患者中,交通事故所致24例,占37.50%;钝器伤所致20例,占31.25%。其中大部分年龄再21~4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癫痫发作时间中,晚期发作41例,占64.06%;癫痫发作类型中,小发作45例,占70.31%;致伤3个月后发作癫痫者21例,占32.81%。结论:对外伤性癫痫的法医临床检验需要综合病情、病史、癫痫发作类型、控制情况及影像学检查等资料进行分析判定。

  • 标签: 外伤性癫痫 法医临床检验 伤病因果关系 法医学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癫痫的法医临床检验情况,并对鉴定结果进行伤病因果关系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20年6月本中心接收的64例外伤性癫痫患者,回顾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病史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4例患者中,交通事故所致24例,占37.50%,钝器伤所致20例,占31.25%;21~40岁多大部分,男性多于女性;癫痫发作时间中,晚期发作41例,占64.06%,癫痫发作类型中,小发作45例,占70.31%;致伤3个月后发作癫痫者21例,占32.81%。结论:对外伤性癫痫的法医临床检验需要综合病情、病史、癫痫发作类型、控制情况及影像学检查等资料进行分析、判定。

  • 标签: 外伤性癫痫 法医临床检验 伤病因果关系 法医学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癫痫的法医临床检验情况,并对鉴定结果进行伤病因果关系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20年6月本中心接收的64例外伤性癫痫患者,回顾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病史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4例患者中,交通事故所致24例,占37.50%,钝器伤所致20例,占31.25%;21~40岁多大部分,男性多于女性;癫痫发作时间中,晚期发作41例,占64.06%,癫痫发作类型中,小发作45例,占70.31%;致伤3个月后发作癫痫者21例,占32.81%。结论:对外伤性癫痫的法医临床检验需要综合病情、病史、癫痫发作类型、控制情况及影像学检查等资料进行分析、判定。

  • 标签: 外伤性癫痫 法医临床检验 伤病因果关系 法医学鉴定
  • 简介:摘要: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主要指在相关外力的作用下,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但是经过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并没有明显的脊柱骨折脱位的情况。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由于其与其他类型的损伤进行比较,无明显的影像学异常情况,一般又被称为无放射学影像异常的脊髓损伤。但是成人与儿童的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大部分成人常见的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主要发生的部位在脊柱颈段,但是儿童常见的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主要发生部位在脊柱胸段。本次研究选取不同年龄段且经过临床病理鉴定为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患者8例(2例儿童,6例成人),比较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因果关系法医学鉴定的差异,报告如下。

  • 标签: 儿童 成人 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 因果关系 法医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方法:根据流行性病学调查方式,收集剩余食品及涂抹样品进行病原检验分析,掌握分离株的致病性和药敏性。结果:经二次培养后,能够在样本中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本次食物中毒可确认为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因此在进行食品加工、保存及工作人员健康安全状况的检查时,必须保持高度重视和警惕,确保食品安全无污染,才能够有效减少因细菌感染引发的食物中毒。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物中毒 病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