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处所VP"(B式)和"V处所"(C式)是两个具有承继关系的子构式,二者同中有异,共同承继了基于连动构式的平行理据,所以构式义上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允许一定程度的句法可变换性。本文运用构式语法承继关系理论、语篇理论、交互主观性理论,从句法语序、语义关系、时间顺序和语用驱动等方面梳理二者的承继链接和理据。

  • 标签: 在+处所VP V在+处所 构式承继关系 平行理据 语篇召唤结构
  • 简介:当助词“着”依附于动词后表示动作持续义时,“+L+VP着”隶属于构式“+L+VP”,“着”只是动词VP的内在变体;当助词“着”表示状态持续义时,构式“+L+VP着”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本文试图从构式的理据形成、构式意义、构式组件VP的特征、构式对构式论元的选择等方面论证该类“+L+VP着”作为构式存在的独立性。

  • 标签: 状态构式 在+处所 VP着
  • 简介:“进+处所宾语”倾向于包含言外之意,而“去+处所宾语”倾向于不包含言外之意。“进+处所宾语”中的事实主观性倾向非常明显,“去+处所宾语”中的事实则具有客观性倾向。“进+处所宾语”中的处所宾语不一定是特定的,“去+处所宾语”中的处所宾语往往是特定的,至少在说话人心目中是特定的。如果不计语境的影响,“进+处所宾语”中的事实是目的唯一性的事实,“去+处所宾语”中的事实是目的多样性的事实。这些差别是趋向动词的轻易程度与处所宾语的主观性程度合力的结果,因为转喻理论中,空间性越强,发生转喻的可能性越大。

  • 标签: 趋向动词 处所宾语 主观性 转喻
  • 简介:回到圣经寻找神起初给我们预备的职场神学伦理,我们就会明白:任何一个职场都是神赐给我们的"见证神荣耀"的场所,即人生即敬拜、职场即工场。一、艺术的人生"耶和华神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参创2:9)细看这句话极有意思,"各样"的树长出来就长出来吧,可没有一句废话的圣经分明写着"可以悦人的眼目",

  • 标签: 职场 人生 处所 耶和华神 圣经 伦理
  • 简介:摘要自古以来就有“名以食为天”的说法,“吃”这个词在当今社会的使用频率也相当高。因此,“吃+处所名词”这种非常规的结构也一直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本文主要从对“吃+处所名词”这种结构的构件分析入手,再结合挑选出来的短语各个领域出现的比例来分析这种结构的出现和主要构成条件。

  • 标签: 处所名词 演变
  • 简介:动词后面"到"的词性一直以来存在很大的争议,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这一情况严重影响到相关问题的处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现代汉语出现频率极高的动词、形容词为基础,从具有代表性的各种观点入手,分析了这种句型的三种构成形式以及"到"前面动词的情况,参照判断动词的语法标准,弄清了"到"的性质,从中得出结论:动词后面的"到",动词特征比较突出,是动词,并没有介词化。

  • 标签: 语法特征 词性
  • 简介:<正>《现代汉语小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看”字条下列有八个义项,第八个义项是:“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试一试”。本文讨论的就是这种“看”。通过讨论,以便弄清出现在“看”前面的动词或动词结构(以下记作VP)的特点,“VP看”的语用特点,并对“看”的性质作些讨论。

  • 标签: “看” 祈使 动词结构 谓语 小词典 句子
  • 简介:“左VPVP”对举格式可分为三个次类,且三个次类间存在一个语法化等级序列。语料分析发现,此格式的语法化过程贯穿两条线索:一是“左”“右”词汇语义的分化与虚化;一一是“表动作反复”格式语义功能的产生与发展。“左”“右”词汇语义的分化使其“S+VP”结构中由主语降格为状语,加之前后两个VP形式和语义上的变化,古代汉语中两个并列的“S+VP”结构最终重新分析的作用下形成“表动作反复”的新语言形式;而这一语义功能的稳固又促使该结构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最终促成“左一个N,右一个N”这一对举格式。

  • 标签: “左VP右VP” 方位词 对举格式 语义分化 语法化
  • 简介:"+L+VP"结构中的"+L"语义指向上有前指、后指、双指或无指四种情况,语义指向的不同决定了表义功能的差异,从而导致相关句式具有不同的变换形式.当"+L"语义前指或双指时,结构体中的""是动词;当其后指或无指时,""是介词.

  • 标签: "在+L+VP" "在" 语义功能 变换形式
  • 简介: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反演方法:通过采用纵、横波走时数据对(从相同的震源产生的P和S波被同一台站记录)来联合反演纵波速度(Vp)和纵、横波速度比(Vp/Vs),然后单独反演横波速度Vs,反演过程中同时对地震参数进行定位。该方法不需要假设P和S波的射线路径一致,它是沿着P和S波射线路径计算相对慢度扰动值。该方法直接把Vp/Vs作为一个模型参数,由此能获得比采用从独立反演获得的Vp和Vs计算出Vp/Vs的方法更精确的速度比值。该新方法被应用到反演日本东北地区的壳幔速度及波速比结构的研究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反演结果表明,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俯冲板块为一高Vp,高Vs和低Vp/Vs异常区,而在活火山下方的浅部地幔楔以及背弧深部地区为低Vp,低VS和高Vp/VS异常。虽然这些特征在前人的研究中已经报道过,但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比,本次研究所获得的Vp/Vs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小的分散性,同时,它的分布特征能较好的与地震波速度结构相吻合。

  • 标签: 地震层析成像 纵横波走时对 太平洋俯冲板块 地幔楔
  • 简介:现代汉语同形复说格式“X就X”是以情态副词“就”为核心、前后搭配相同的动词词组的复说结构,格式带有言者“自我”的表现成分。本文试从言者的视角、情感、认识三个方面考察结构的主观性表现,分析言者使用该格式时对客观实体的主观识解与言语事件中交互主观性的特点。共时层面分析主观化对该格式语言编码的影响,通过历时考察发现,由于“便”早于“就”完成了副词化,该格式的早期形式为“vp便vp”,直至明清时期凝固为“vpvp”。

  • 标签: “vp就vp” “就” 主观性 主观化
  • 简介:处所介词是汉语介词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类别。通过对处所介词进行定量的研究与分析,予以全面、准确地描写与展示,使《大唐新语》中的处所介词得到进一步地细分,从而反映这一时期处所介词的发展概貌。

  • 标签: 《大唐新语》 处所介词 近代汉语
  • 简介:无论是清代,还是民国,为了自身的工作需要及宣传,介绍服务内容,邮政领导机关总会印制一些《邮政章程》、《邮政舆图》等书刊,在营业商口对外发售。我有一册民国年间交通部邮政总局印制的《通邮处所集》(第12版)。因此书为邮政公用及供公众购阅,非一般的出版物,故无版权页,也不知其印制年份、印数等。但在“凡例”中有“本集截至中华民国十五年一月一日止。关于本集之增添及修改每三个月出补编一册,以便随时参看。由此推断,此集初版似民国十二年,而第12版的印制时间似民国十五年稍前或稍后,不会太早或太迟,即1926年前后。

  • 标签: 中华邮政 印制 营业 工作需要 交通部 服务内容
  • 简介:本文认为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了带处所宾语的“把”字句即“把+O+VR+L”句式中处所宾语的省略和移位。包括:(1)距离临摹动因,处所词和动词之间的距离远近反映了动词对处所词的影响强弱;(2)VR的复杂化程度,经济原则和象似原则对处所词的省略有重要的影响;(3)L的语义性质,处所词结果性的强弱会影响到处所词的省略和移位;(4)动词移动性功能,动词移动性功能的强弱会影响到处所词的省略。文章还讨论了一些其他因素对处所词省略的影响。

  • 标签: 省略 移位 制约因素 认知解释
  • 简介:文章立足“没VP之前”格式,力求探讨“没VP之前”和“VP之前”可以互换的条件和不能互换的限制,力图从语用层面寻求从意义到形式又从形式到意义的双向印证。

  • 标签: 没VP之前 语用层面 意义 形式
  • 简介:处所”短语句中可作状语、补语和定语,占据五种句法位:主语前、谓语动词前(无主语)、主语后谓语动词前、谓语动词后以及定语中心语前。对韩国学生来说,几种句法位中以谓语动词后的句法位最难,其使用规则也影响学生对其他句法位的习得,应加强“处所”短语后置于谓语动词的规则教学。另外,几乎所有句法位都存在方位词的误代、误加和遗漏,“”的遗漏及与其他相关介词的误代;主语前和主语后动词前两种句法位存在较多错序:定语中心语前“的”的遗漏较严重。这些在对韩汉语教学中都应加以注意。

  • 标签: 在+处所 句法位 韩国学生 习得 偏误
  • 简介:本文从"N1++处所+V+N2"句式出发,讨论介词短语"+处所"与N1,N2,以及单音节动词V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空间系统上把"+处所"次范畴化为施事定点、受事起点、受事终点、受事原点;从认知语法中引进时间顺序原则,分析处所范畴与动词的强制性论元之间的时序关系.

  • 标签: 语义指向 语义特征 语义结构 象似性
  • 简介:"很"修饰动词性成分这一语言现象很早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相关论文也有不少,本文从VP的类别和性质,VP被"很"修饰的动因,以及"很"的语义功能等方面对前人的研究加以总结和评述.

  • 标签: 很VP结构 VP的类别与性质 动因 语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