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复方避孕药(COC)自20世纪60年代被应用于临床以来,其安全性及其获益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因其方便、安全、避孕效果可靠、停药后不影响再孕,逐渐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避孕方法之一.现代流行病学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和双盲法的应用,从多方面得到了令人信服的数据,对COC的利弊作出了公正的评价.随着研究的深入,COC无论在药物剂量方面还是激素应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  ……

  • 标签: 口服避孕药 避孕药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COC已成为我国广大女性主要避孕方法之一,经过技术的变革新型的COC效果更好,安全性更优。除了避孕以外,众多研究也表明了COC在治疗和改善其他妇科疾病也有很好的效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后续临床应用中能够更好的应用COC,本文就目前复方避孕药的相关研究现状与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复方口服避孕药 避孕效果 妇科疾病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复方避孕药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通过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行复方避孕药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观察世界结果,发现复方避孕药的实验组各方面情况及月经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相关的诊疗数据,对妇科疾病应用复方避孕药在妇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作用的结果,供同行交流学习。

  • 标签: 复方口服避孕药 妇科疾病 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使用复方避孕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到本单位行药物流产的健康妇女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与对照组(n=100)(分组征得患者本人的知情同意)。观察组于药物流产后第1天开始口服复方避孕(优思明),每天1片(每片含屈螺酮3mg和炔雌醇0.03mg)连服21d。两组均于药物充产后开始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与宫缩剂止血(口服7d),比较两组子宫出血量及出血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情况及再次妊娠率。结果药物流产后,观察组子宫出血量与对照组相似(P>0。05);子宫出血持续时间,月经周期恢复情况及避孕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流产后使用复方避孕药不仅不影响药物流产的效果,而且能有效缩短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持续时间,尽快恢复月经周期,更重要的是同时起到避孕作用,在减少药物流产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方面有重大意义。

  • 标签: 药物流产 复方口服避孕药,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口服避孕药是最常见的药物类避孕方法,是由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配制成,避孕成功率极高。口服避孕药的发明距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给育龄妇女带来了极大的好处。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在口服避孕药的三位发明者中,有一位是中国人,

  • 标签: 口服避孕药 发明者 避孕方法 人工合成 育龄妇女 雌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复方避孕物对患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2例患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常规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18甲基炔诺酮口服避孕药丸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功能性子宫出血症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成功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子宫出血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应用复方避孕物对患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复方避孕药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服避孕药的非避孕益处。方法收集国内外有关口服避孕药避孕作用的研究结果及临床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口服避孕药,除避孕之外还能发挥许多近期及远期的有利于健康的作用。结论口服避孕药不仅可以治疗多种妇科疾病,在降低肿瘤发生预防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口服避孕药 非避孕益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停用复方避孕药(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COC)治疗后无排卵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从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对259例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就诊的原无排卵并经3个月COC降雄激素治疗的PCOS患者开展前瞻性观察研究,进行无排卵复发的随访,使用生存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无排卵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COX多元回归显示,对COC治疗前超重者来说,治疗期间减重幅度达5%以上(HR=0.539,P=0.001)可推迟复发,停用COC时存在糖和胰岛素代谢异常(HR=1.829,P=0.008)为促进复发因素;对COC治疗前非超重者来说,停用COC时仍存在高雄激素血症(HR=2.268,P=0.030)为促进复发因素。K-M检验显示,50例COC治疗期间减重幅度达5%及以上的原超重患者中,停用COC后体质量反增者,复发时间更早[1.0(1.0,2.0)个周期比3.0(2.0,8.0)个周期,P=0.001];35例停用COC时糖和胰岛素代谢恢复正常者,其中停药后继续维持剂量口服二甲双胍者的复发时间晚于未再服用二甲双胍者[2.0(1.0,4.0)个周期比1.0(0.0,3.0)个周期,P=0.022]。结论为推迟PCOS停用COC后无排卵复发,建议超重患者减重一定幅度,并纠正糖和胰岛素代谢异常后再停药;停用COC时糖和胰岛素代谢恢复正常者,宜继续口服维持剂量二甲双胍;非超重患者待雄激素水平降至正常后停药。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无排卵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流术后使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因计划外受孕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健康妇女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实验组在术后第一天开始口服复方炔诺酮片,每天1片,连续口服三周为一疗程,停止服药一周,再以相同剂量及相似方法开始第二疗程,共服六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安全套避孕,两组患者均在术后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及口服宫缩止血剂一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用药结局。结果人工流产术后,实验组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及避孕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使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流产术 短效口服避孕药 复方炔诺酮
  • 简介:口服避孕药的原理,一般是通过丘脑下部促性腺激素释放因子控制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抑制卵巢的排卵功能;有的改变宫颈粘液粘稠度,使其分泌明显减少,并变得粘稠而混浊,不利于精子穿透;有的是改变子宫内膜的状况,使它不能按自然变化规律发展,既有增生期变化又有分泌期改变,这种发育不良的子宫内膜不适宜受精卵着床等等。尽管作用机理相当复杂,但是归根结底就是改变体内性激素的代谢。所以,口服避孕药的应用是十分讲究剂量与用法的。

  • 标签: 口服避孕药 垂体促性腺激素 丘脑下部 子宫内膜 受精卵着床 体内性激素
  • 简介:短效口服避孕药,可谓现代社会的一大进步发明,为女性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但其在国内的使用却比较有限。很多女性也许担心短效口服避孕药的安全性,或者它可能让自己发胖、长痘等。事实上,短效口服避孕药的有效率接近100%,更兼安全性、可靠性和便利性于一身,在欧美国家被广泛使用,已经成为女性避孕的日常选择。

  • 标签: 短效口服避孕药 正名 女性避孕 欧美国家 安全性 有效率
  • 简介:摘要从性激素的发现到将其研制成口服避孕药直至上市,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口服避孕药诞生已有61周年,第一种口服避孕药“异炔诺酮(以Enovid为商标)”于1960年5月由美国联邦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目前口服避孕药仍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节育形式。口服避孕药的研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在这期间,一大批优秀的内分泌学家和化学家为口服避孕药的诞生和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口服避孕药的诞生不仅缓解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爆炸式增长的局面并且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但同时也催化出了性解放运动。

  • 标签: Enovid 性激素 口服避孕药
  • 简介:生活实例李雯结婚一年来,一直服避孕1号避孕.最近,因为尿道不适,又痛又痒,怕有滴虫感染,自己到药房买了红霉素和甲硝唑,服用后,没几天情况就被控制住了.这时却发现一向很准时的"老朋友"没有如期光临,到医院检查证实是怀孕了.用了口服避孕药,为啥还会怀孕?

  • 标签: 怀孕 口服避孕药 滴虫感染 医院检查 服用 尿道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