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妊娠结局。方法对2005年-2010年我院收治的6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主要是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占4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12例,再障5例,HELLP综合征占3例。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病因不同,妊娠结局不同。

  • 标签: 妊娠 血小板减少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分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针对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来我院就诊的妊娠合并血小板患者56例进行分析和探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总结患者的病因、血小板减少程度、治疗方式以及相关结果,以此为基准,着重探讨和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分娩的临床治疗措施。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单纯由妊娠原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患者一共有39例,占总比例的69.64%,由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造成的血小板减少患者一共有5例,占总比例的8.9%,由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造成的血小板减少患者一共有14例,占总比例的25%,再生障碍性贫血造成的血小板减少患者一共有8例,占总比例的14.28%。在所有患者中,有32例患者是行剖宫产术,有24例患者是经阴道分娩。其中,血小板小于50×109/L的患者有6例,在手术前进行血小板10U输注。在手术之后,出现出血问题的患者有8例。结论在临床实践中针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相对应的治疗,要结合患者的疾病病因、血小板减少程度等相关因素,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方法,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呈现出更理想的效果。

  • 标签: 妊娠 合并 血小板减少症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 ] 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分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针对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间来我院就诊的妊娠合并血小板患者 56例进行分析和探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总结患者的病因、血小板减少程度、治疗方式以及相关结果,以此为基准,着重探讨和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分娩的临床治疗措施。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单纯由妊娠原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患者一共有 39例,占总比例的 69.64%,由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造成的血小板减少患者一共有 5例,占总比例的 8.9%,由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造成的血小板减少患者一共有 14例,占总比例的 25%,再生障碍性贫血造成的血小板减少患者一共有 8例,占总比例的 14.28%。在所有患者中,有 32例患者是行剖宫产术,有 24例患者是经阴道分娩。其中,血小板小于 50×109/L的患者有 6例,在手术前进行血小板 10 U输注。在手术之后,出现出血问题的患者有 8例。结论:在临床实践中针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相对应的治疗,要结合患者的疾病病因、血小板减少程度等相关因素,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方法,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呈现出更理想的效果。

  • 标签:    [ ] 妊娠 合并 血小板减少症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前进行的大量剖宫产手术中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产妇是最为常见的麻醉风险之一,常因凝血机能障碍容易在分娩过程中引起大出血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此时选择剖宫产是对麻醉医师严峻的挑战。如何既保障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又能有效地减轻麻醉医师的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观察回顾分析2010—20015年我院367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选择及围术情况,总结结果如下。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剖宫产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血小板减少原因,探讨剖宫产手术的治疗及麻醉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8例妊娠血小板减少症剖宫产病例资料。结果根据患者PLT选择不同治疗及麻醉方式,取得良好效果,产妇未出现异常状况,新生儿5min的Apgar评分全部超过8分。结论妊娠血小板减少症剖宫产应根据产妇实际病情选择针对性的治疗及麻醉方式,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保障母婴安全。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剖宫产 麻醉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分娩处理。方法总结在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住院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14例的临床资料(血小板<50×109/L)。结果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的发病原因依次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再生障碍性贫血。妊娠高血压疾病(包括HELLP综合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van’s综合征)。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于术、分娩前给予输丙种球蛋白、肾上腺皮质激素、新鲜血、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按产科原则决定分娩方式,产后出血2例,无母婴颅内出血。结论ITP为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第一发病原因。

  • 标签: 妊娠 血小板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重度血小板减少相关病因以及不同血小板计数(PL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入院的118例妊娠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资料,其中98例为围产期患者,根据妊娠检测最低值分为PLT<10×109/L组(A组)和10×109/L≤PLT<30×109/L组(B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118例妊娠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中91例(占77.1%)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其次11例(占9.3%)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主要临床表现为牙龈出血、皮肤黏膜出血及形成瘀斑等。骨髓穿刺34例患者,其中26例确诊ITP,4例确诊再生障碍性贫血(AA),3例确诊未分化结缔组织病,1例确诊急性白血病。79例患者给予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治疗或联合使用,给予输注血小板共61例。围产期患者的剖宫产率约56.1%(55/98),产后出血率约14.3%(14/98)。与B组比较,A组患者分娩孕周缩短、剖宫产率增高、产后出血量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分娩前PLT与产后出血量存在明显负相关(r=-0.352,P<0.05),而孕期最低PLT、分娩前PLT与新生儿PLT均无明显相关性(r=0.301、0.197,P均>0.05)。结论妊娠重度血小板减少主要病因包括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明确病因,提升PLT水平,可改善妊娠结局、降低产后出血量。

  • 标签: 血小板减少 妊娠其并发症 妊娠结局
  • 简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是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过程。抗血小板黏膜糖蛋白抗体IgG产生,使网状内皮系统(主要是脾脏)对血小板破坏增加[1]。血小板破坏速度超过骨髓再生能力时出现血小板减少。急性型ITP是自限性疾病,常见于有病毒感染的儿童。慢性型ITP好发于20~30岁女性,发病率为0.0001%~3%[2]。妊娠ITP发生率为1‰~2‰,

  •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妊娠期 血小板破坏 诊断 网状内皮系统 抗体IGG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重度妊娠血小板减少症(gestational thrombocytopenia,GT)及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孕母所生新生儿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检及分娩、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GT孕母和ITP孕母所分娩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为GT组和ITP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与结局。结果共收治血小板计数<100×109/L孕母104例,其中32例(30.8%)为妊娠合并ITP,72例(69.2%)为GT。ITP组新生儿胎龄[(37.0±1.5)周比(38.0±2.0)周]、母亲分娩前24 h内血小板计数(39×109/L比86×109/L)及妊娠血小板最低值(17×109/L比75×109/L)均低于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新生儿生后血小板计数低于GT组(184×109/L比277×109/L,P<0.001),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neonatal thrombocytopenia,NT)发生率高于GT组(43.8%比6.9%,P<0.001),ITP组NT新生儿生后第1天血小板计数(92×109/L比170×109/L,P<0.05)及血小板计数最低值(43×109/L比103×109/L,P<0.05)低于GT组,但两组血小板计数最低值发生时间[(3.5±1.2)d比(4.4±0.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T新生儿均未发生颅内出血。结论妊娠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GT及ITP孕母所生新生儿有发生NT的可能,妊娠合并ITP孕母分娩新生儿NT发生率高于GT孕母所生新生儿,但总体预后良好。

  • 标签: 血小板减少症,妊娠期 血小板减少症,原发免疫性 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病例围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减少妊娠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母婴安全。方法对本科2009~2012年58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病例进行系统性回顾,将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护理进行总结。结果58例均母婴平安,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血小板减少妊娠的较常见并发症,给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恰当的护理干预能保证患者母儿平安度过围生

  • 标签: 妊娠 血小板减少 围生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围生处理.方法分析1995年至2005年间10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病因及临床处理方法.结果106例患者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T)40例(37.74%),子痫前期25例(23.5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3例(12.26%).血小板减少出现最早孕周为20+3周,<28周出现25例(23.58%),>28周出现81例(76.42%).阴道分娩25例,剖宫产81例.产后出血13例(12.26%).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有多种病因,以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最多见,对血小板<50×109/L或有明显出血倾向者,用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球蛋白治疗;分娩前后使用血小板制剂,预防产时或产后出血.PAT一般不作特殊处理.

  • 标签: 妊娠 血小板减少 围生期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诊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共55例病历资料,进行资料的分析、比较。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主要原因是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42例(76.34%),其次为妊娠高血压疾病(包括先兆子痫)8例(14.55%),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例(5.45%),免疫系统疾病2例(3.45%)。结论轻度血小板减少无需治疗,中重度血小板减少治疗以原发病为重点,对症治疗。

  • 标签: 妊娠 血小板减少 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处理。方法对74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由妊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GT)61例(82.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引起5例(6.8%),重度妊高征引起8例(10.8%)。对血小板〈50×109/L者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分娩前后使用血小板制剂,同时考虑剖宫产。大部分GT患者在产后1周血小板恢复正常。结论妊娠血小板减少原因较多,应根据不同病因,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 标签: 妊娠 血小板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血小板输注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为我院78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住院患者,按照血小板计数分为两组,A组为20×109/L<PLT<50×109/L,B组为PLT<20×109/L。两组患者均进行了血小板输注治疗。在输注前及输注后24小时检测患者血小板计数,计算血小板计数增加校正值和血小板回收率,评估两组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结果与A组比较,B组的CCI和PPR明显增高(P<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输注血小板时应结合病情和血小板计数做出正确决定。

  • 标签: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 疗效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血小板减少症(PAT)和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CITP)的鉴别,寻找最佳的处理方法。方法对在成都市青羊区妇幼保健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妊娠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和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发生时期、处理方法、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AT一般发生在妊娠中晚期。血小板计数多大于50×109/l,多在产后一周恢复正常。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PCITP多发生在孕前和妊娠早期,血小板减小程度较重,PCITP组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较PAT组均有显著差异,血小板小于50×109/l,有明显出血倾向或紧急手术前,可输血小板。分娩方式视血小板多少有无产科指征而定。结论ATP和PCITP各有其特点,不同病因可导致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视血小板减少的轻重程度而采取不同处理。

  • 标签: 妊娠相关血小板减少症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对68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由妊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50例(73.5%),重度子痫前期引起10例(14.7%),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引起6例(8.8%),合并肝脏疾病1例(1.5%),RH血型不合1例(1.5%)。对血小板<50×109者用强的松治疗,分娩前后使用血小板制剂,同时考虑剖宫产。结论妊娠血小板减少是最常见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类型。有合并症的血小板减少程度严重。糖皮质激素是治疗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手段。术前血小板仍<50×109/l可输注浓缩血小板

  • 标签: 妊娠合并血小板 病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治疗方法、妊娠方式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7月到2015年9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孕妇发生血小板减少的病症有妊娠血小板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高血压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根据孕妇血小板减少程度确定是否给予特殊治疗以及制定具体治疗方案。结论.多种病症可导致孕妇发生血小板减少,以妊娠血小板减少症将为常见。孕妇血小板计数大于50x109/L且无产科指征应尽量采用阴道分娩;血小板计数小于50x109/L建议采用剖宫产,并于术前给予特殊治疗。

  • 标签: 妊娠 血小板减少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和效果。方法总结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所有产妇均未发生产后出血和严重感染,新生儿未出现一例颅内出血。结论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产后出血和严重感染的发生,保证母婴的安全。

  • 标签: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 妊娠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及围生处理.方法对157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研究.结果孕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12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5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PIH)12例,肝病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例,病毒感染3例,剖宫产93例,占59.2%,阴道分娩64例,占(40.8)%,PAT和PIH患者产后42d血小板较产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新生儿1例血小板为96×109/L,2例出现头皮血肿,其余血小板均正常.产后42d共有136例患者血小板恢复正常,8例ITP、1例SLE、1例肝病患者3个月后血小板仍未恢复正常.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一般发生在妊娠晚期,以PAT最常见,孕期注意观察及给予相应治疗,产前适当提高血小板水平,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妊娠 血小板减少 妊娠结局